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第1卷浪漫主义)(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曾繁亭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站在跨文化比较基点上,以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之核心思想“自由”为切入口,从个人自由与孤独本体、信仰自由与中世纪情怀、政治自由与社会批判、民族自由与文化多元、艺术自由与文学革命等多重角度,阐释浪漫主义的本原性特征与内涵,同时还辨析了浪漫主义与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其世纪末西方文学与文化之关系,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原创性。 目录 引论 “个人解放”与“国家革命”的变奏——西方浪漫主义中国百年传播省思 Ⅰ 浪漫主义文学革命 第一章 浪漫主义的定义与核心观念 第一节 词源追溯:从“罗曼司”到“罗曼蒂克” 第二节 词义汇释:“浪漫主义” 第三节 内核辨识:浪漫主义的“自由”观念 第二章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耶拿派 第二节 海德堡一柏林浪漫派 第三节 后期浪漫派翘楚海涅 第三章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湖畔派笔下的自然与哲思 第二节 撒旦派诗人的诘问与探究 第三节 “浪漫津梁”司各特 第四章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革命时代的流亡作家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中的自由派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中的保皇派 第四节 30年代的转折:从个体自由到社会解放 第五章 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一节 俄罗斯 第二节 美国 Ⅱ 浪漫主义的自由旨要 第六章 个体自由与孤独的本体性 第一节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个体性原则” 第三节 “人群中的孤独”:作为个体本质或命运 第四节 孤独个体:从“忧郁”到“荒诞” 第五节 浪漫主义与“恶”的表现 第六节 个体主义与小说的繁荣 第七章 情感自由与对婚姻问题的探究 第一节 “爱情的本性是自由” 第二节 “道德的忠贞”还是“自由的坚贞”? 第三节 “浪漫之爱”与性爱 第四节 对传统婚姻制度的质疑 第五节 对理想婚姻模式的探究 第八章 “民族自由”与文化多元论 第一节 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纽带 第二节 文化民族主义与浪漫派的民族语言,文学、文化整理 第三节 政治民族主义的文学表达 第四节 超越民族主义:为异族奔走呼告与东方情调 第五节 民族主义底层的民粹主义潜流 第九章 艺术自由与唯美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浪漫派“为艺术而艺术”作家群的形成 第二节 “艺术自由”的内涵 第三节 唯美主义:“美才是真正艺术的唯一命运” 第四节 自由的想象与象征 第五节 悲剧艺术家 Ⅲ 浪漫主义的自由渊源 第十章 浪漫主义“自由”的哲学渊源 第一节 康德与浪漫主义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与浪漫主义的“个体自由” 第三节 浪漫诗学:“有限”对“无限”的永恒渴慕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个体自由”与“荒诞”观念的形成 第五节 克尔凯郭尔:浪漫主义与存在主义之间的桥梁 第十一章 浪漫派之“自由信仰”与“诗化宗教” 第一节 基督教复兴:两股潜流及其成因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宗教情怀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情感乃宗教的基础” 第四节 夏多布里昂:“基督教是最有诗意的” 第十二章 自由与理性:浪漫主义反对启蒙主义 第一节 浪漫主义“反理性” 第二节 浪漫主义反启蒙主义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与科学 第四节 浪漫主义与科幻小说 第十三章 自由与平等:浪漫主义与法国大革命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吗? 第二节 启蒙主义与法国大革命 第三节 小说的新方向:“社会小说”及空想社会主义 第十四章 自由与自然 第一节 浪漫主义自然观:“有机论”与“泛神论” 第二节 “返回自然”及“疯癫”“废墟”意象 第三节 《瓦尔登湖》:另一种“返回自然”的“绿色圣经”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术语名、作品名中外文对照表 序言 与本土文学的演进相比 ,现代西方文学的展开明显 呈现出“思潮”“运动”的形态 与持续“革新”“革命”的特征 。工业革命以降,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 美主义、象征主义、颓废主 义,以及20世纪现代主义诸 流派如烟花般缤纷绽放,一 系列文学思潮和运动在交叉 与交替中奔腾向前,令人眼 花缭乱、目不暇接。先锋作 家以激进的革命姿态挑衅流 行的大众趣味与过时的文学 传统,以运动的形式为独创 性的文学变革开辟道路,愈 发成为西方现代文学展开的 基本方式。在之前的文艺复 兴及古典主义那里,这种情 形虽曾有过最初的预演,但 总体来看,在前工业革命的 悠闲岁月中,文学演进的“ 革命”“运动”形态远未以如 此普遍、激烈的方式进行。 毫无疑问,文学思潮乃 19世纪开始的现代西方文学 展开中的一条红线;而对19 世纪西方文学诸思潮的系统 研究与全面阐发,不惟有助 于达成对19世纪西方文学的 准确理解,而且对深入把握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 代主义思潮亦有重大裨益。 从外国文学学科体系、学术 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 看,研究西方文学思潮,是 研究西方文学史、西方文论 史乃至西方思想文化史所不 可或缺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 程,这也正是本项目研究的 一个根本的动机和核心追求 。 一、文学思潮研究与比 较文学 所谓“文学思潮”,是指 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 潮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某种共 同思想倾向、艺术追求和广 泛影响的文学潮流。一般情 况下,主要可以从四个层面 来对某一文学思潮进行观察 和界定:其一,往往凝结为 哲学世界观的特定社会文化 思潮(其核心是关于人的观 念),此乃该文学思潮产生 、发展的深层文化逻辑(文 学是人学)。其二,完整、 独特的诗学系统,此乃该文 学思潮的理论表达。其三, 文学流派与文学社团的大量 涌现,并往往以文学“运动” 的形式推进文学的发展,此 乃该文学思潮在作家生态层 面的现象显现。其四,新的 文本实验和技巧创新,乃该 文学思潮推进文学创作发展 的最终成果展示。 通常,文学史的研究往 往会面临相互勾连的三个层 面的基本问题:作品研究、 作家研究和思潮研究。其中 ,文学思潮研究是“史”和“ 论”的结合,同时又与作家 、作品的研究密切相关;“ 史”的梳理与论证以作家作 品为基础和个案,“论”的展 开与提炼以作家作品为依据 和归宿。因此,文学思潮研 究是文学史研究中带有基础 性、理论性、宏观性与综合 性的系统工程。“基础性”意 味着文学思潮的研究为作家 、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提 供基本的坐标和指向,赋予 文学史的研究以系统的目标 指向和整体的纲领统摄;“ 理论性”意味着通过文学思 潮的研究有可能对作家作品 和文学史现象的研究在理论 概括与抽象提炼后上升到文 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层面; “宏观性”意味着文学思潮的 研究虽然离不开具体的作家 作品,但又不拘泥于作家作 品,而是从“源”与“流”的角 度梳理文学史演变与发展的 渊源关系和流变方式及路径 、影响,使文学史研究具有 宏阔的视野;“综合性”研究 意味着文学思潮的研究是作 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理 论、美学史、思想史乃至整 个文化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集成。“如果文学史不应满 足于继续充当传记、书目、 选集以及散漫杂乱感情用事 的批评的平庸而又奇怪的混 合物,那么,文学史就必须 研究文学的整个进程。只有 通过探讨各个时期的顺序、 习俗和规范的产生、统治和 解体的状况,才能作到这一 点。”①与个案化的作家、 作品研究相比,以“基础性” “理论性”“宏观性”与“综合 性”见长的西方文学思潮研 究,在西方文学史研究中显 然处于最高的阶位。作为西 方文学史研究的中枢,西方 文学思潮研究毋庸置疑的难 度,很大程度上已然彰显了 其重大学术意义。“批评家 和文学史家都确信,虽然古 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这类宽泛的描述性术语内 涵丰富、含混,但它们却是 有价值且不可或缺的。把作 家、作品、主题或体裁描述 为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或现 实主义的,就是在运用一个 个有效的参照标准并由此展 开进一步的考察和讨论。” ①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学界 ,文学思潮研究历来是屯集 研究力量最多的文学史研究 的主战场,其研究成果亦可 谓车载斗量、汗牛充栋。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推进 与世界统一市场的拓展,使 得西方资本主义的精神产品 与物质产品同时开启了全球 化的旅程;现代交通与传媒 技术的革命性提升使得世界 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结的 村落,各民族文化间的碰撞 与融汇冲决了地理空间与权 力疆域的诸多限制而蓬勃展 开。纵观19世纪西方文学史 不难发现,浪漫主义、现实 主义等西方现代诸思潮产生 后通常都会迅速蔓延至多个 国家、民族和地区。新文化 运动前后,国门洞开后的中 国文坛上就充斥着源自西方 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文 学思潮的嘈杂之声;寻声迷 踪还可见出,日本文坛接受 西方现代思潮的时间更早、 程度更深。在全球化的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