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永远是孩子们的愿望和爱好。已知的世界和我们欲知的世界相比,永远是那么渺小。于是,我们策划了这套求知丛书,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生物、天文、航天、军事等角度,把相关的科学事件和科学意义告诉他们。在无损于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追求写得有趣一些。同时,我们并不回避告诉孩子们一些未定的事件,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是有益的。本书是系列之一,主要介绍星球世界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星球世界多神奇/求知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作者 | 黄元森 |
出版社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科学探索永远是孩子们的愿望和爱好。已知的世界和我们欲知的世界相比,永远是那么渺小。于是,我们策划了这套求知丛书,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生物、天文、航天、军事等角度,把相关的科学事件和科学意义告诉他们。在无损于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追求写得有趣一些。同时,我们并不回避告诉孩子们一些未定的事件,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是有益的。本书是系列之一,主要介绍星球世界知识。 内容推荐 从20世纪初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创立,到粒子结构模型、宇宙爆炸模型、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等重大科学成就的确立,一起到核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的兴起,我们大踏步进入了科技时代,今天的人们也由此享受着祖辈们无法想像的优裕与便利。可是,科学探索永远是孩子们的愿望和爱好。已知的世界和我们欲知的世界相比,永远是那么渺小。于是,我们策划了这套求知丛书,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生物、天文、航天、军事等角度,把相关的科学事件和科学意义告诉他们。在无损于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追求写得有趣一些。同时,我们并不回避告诉孩子们一些未定的事件,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是有益的。 目录 一、龙生九子各不同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生命从何而来 “外星人”早就到过地球了吗 “外星人洞“的故事 从丹尼肯到海尼克 关于飞碟的科学结论 飞碟坠毁事件是真实的吗 “火星人”企图奴役地球 百年争不休的“火星生命” 金星上有没有“原始森林” 天王星真是大海啸的罪魁祸首吗 冥王星为何被贬黜 “新地平线号”飞向冥王星 还能飞得更快吗 它真是“第十大行星”吗 二、在狼星上的“生灵” 离奇的“天狼星人” 白矮星有何特别之处 “宇宙小绿人”的召唤 关于黑洞的遐想 黑洞对地球存在威胁吗 当代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超新星——生命的“元始天尊” 真应感谢超新星 罗斯伯爵的“宠儿” 千姿百态的星云 生死轮回“火凤凰” 三、是“波江ε人”的悄悄话吗 好一个“宇宙动物园” 万物生长靠太阳 解码星座算命 黄金时代主序星 难以想像的距离 波江£星和鲸鱼τ星 50亿年后的太阳 魔术大师的魅力 宇宙中的比翼鸟 壮观无比的集体舞 四、让电波来牵线搭桥 飞出太阳系的使者 我们曾是太空中的“最亮星” 正在播出的“宇宙电台” 深山中将建“巨无霸” 又见星团 比星团更大的星系 三类星系各不同 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 “星海将军”的贡献 最令人困惑的类星体 五、“月亮人”与“月球人” 先哲关于“月亮人”的猜测 嫦娥的住所啥模样 轰动一时的“月亮骗局” 子虚乌有的“月球轰炸机” 屡创奇迹的“月球人” 重返月球势在必然 世界瞩目的“嫦娥工程” 月圆之日沙尘暴高发 火卫是“火星人”的博物馆吗 解开火星“人脸”谜团 “伽利略”为何杀身成仁 对“泰坦人”的亲切问候 最奇特的海王星卫星 六、可能的“送子观音” 腹中空空的庞然大物 凯旋而归“星尘号” 旷世奇闻第一炮 众目睽睽下的太空之吻 “生命种子”的携带者 无意发现的“迷你行星” 首次拥抱“爱神” 让人胆战心惊的近地小行星 天上有时也会掉馅饼 陨星流星故事多 试读章节 在地表之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的表面是土壤和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平均厚33千米,主要成分是花岗岩和玄武岩,质量只占地球的0.4%,但人们所需的一切矿藏都在这里。地幔厚2 865千米,质量占地球的68.1%,它呈固态,平均密度为3~4克/立方厘米。地核物质主要是铁、镍等重元素,平均密度为8克/立方厘米,但在最中心处则可能有13克/立方厘米,温度则高达6 000度。根据放射性测定,构成地壳的岩石年龄只有20亿年,比地球的年龄——46亿年小得多。科学家们认为,它们是地球内部物质通过火山爆发和造山运动形成的。 由于有充盈的流水、宜人的温度、丰富的能源、合适的化学元素,加上大气等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地球上生活着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及10多万种微生物,还有接近70亿的人类。 人类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对地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伊拉克,古代曾经是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公元前2 000多年时是一片葱绿,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但是,由于人们在这里大规模毁林开荒,剥掉了穿在地球身上的绿色外衣,现在已变成了一片干旱的沙漠。 更让人震惊的是,2006年1月4日清晨,一场可怕的泥石流袭击了印尼中爪哇岛上的一个村庄,大约有200个村民在睡梦中被埋在了污浊的泥石下,其直接原因虽然是连续3天暴雨引发的山洪,但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其更深刻的原因是人们对树林无限度的乱砍滥伐!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被毁的森林仍有1 000多亿公顷。按此速度减少下去,不要多久,森林将从地球上消失。伐掉了森林,风沙便猖狂起来。现在,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面临“沙漠化”的威胁。 工业发展所造成的废气、废水污染了江河湖海,污染了大气。有毒的化学农药不仅毒杀了害虫,也毒死了益鸟和益虫,还污染了农作物,损害了人体健康。而益虫和益鸟被毒死后,害虫反而更加放肆猖獗了。工业污染的另一恶果是造成了酸雨。因为酸雨的侵袭,树木生长缓慢,农作物生长受影响,水产养殖难以成活,文物古迹也不能幸存。千古不朽的希腊雅典女神庙和美国纽约宏伟的自由女神像,不得不穿上了“塑料衣”。 一些物种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有的已遭到了灭顶之灾。在1600~1900年的300年中,已有75种鸟兽灭绝。而自1900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一种生物永远消失。大自然的“报复”,不可避免地要轮到人类自己!我们要大吼一声: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要珍惜它,爱护它,再也不能做贻害子孙的蠢事了! 地球生命从何而来 为什么地球是惟一有生命的星球?我们的“根”在哪里?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从腐败的尸体会生出蛆虫等日常现象中得到“启发”,于是提出了朴素的“生命自发产生论”(简称“自生论”)。公元前6世纪时,古希腊有一个名叫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学家认为,生命最初由海底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就像昆虫的幼虫蜕皮那样)而变为陆地生物;太阳的热力会使得泥土起泡,这些泡一旦破裂就会出现生命,就像小鸡从鸡蛋中破壳而出一样;他还主张,人是从鱼衍变而来的。而我国的一些古籍中,同样充斥着诸如“腐肉生蛆”、“腐草化虫”、“白石化羊”之类的记载,与“自生论”有异曲同工之处。“自生论”延续了l 000多年,直到13世纪时,人们还普遍相信,落入河中的树叶都会变成鱼,而鸟则是从那些落在地面上的树叶变来的,牛、羊等也可以由一些瓜果变来。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破绽百出的“自生论”终于被摒弃了。 后来有人开始意识到,地球上的生命可能起源于非生命的无机物。美国一个年轻的研究生米勒,在他的导师、天体化学家尤里的指导下,于1953年设计了一个“制造生命”的实验:在一个密封的装有水的玻璃容器中,对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甲烷与氨两种气体,不断地加温与用电火花冲击,几天后,那瓶“米勒汤”内竟已含有20种有机物质!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氰化氢、尿素物质外,竟然出现了大量的醋酸、乳酸、羟基乙酸,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着11种氨基酸,其中4种还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成分。 米勒所模拟的正是40多亿年前地球的场景,实验告诉人们:只要条件许可,小分子的无机物(如甲烷、氨)可以在漫长的岁月中,完成向有机物的进化,进而产生出原始生命来。也就是说,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完全不需要“上帝”来插手。 P2-4 序言 从20世纪初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创立,到粒子结构模型、宇宙爆炸模型、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等重大科学成就的确立,一直到核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的兴起,我们大踏步进入了科技时代,今天的人们也由此享受着祖辈们无法想像的优裕与便利。可是,科学探索永远是孩子们的愿望和爱好。已知的世界和我们欲知的世界相比,永远是那么渺小。于是,我们策划了这套求知丛书,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生物、天文、航天、军事等角度,把相关的科学事件和科学意义告诉他们。在无损于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追求写得有趣一些。同时,我们并不回避告诉孩子们一些未定的事件,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是有益的。 在此,向为这套丛书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合作者以及关注这套丛书的所有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但是,我们希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求知的快乐。 黄元森 2006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