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贝贝是个唐氏综合征患儿,有轻度智力障碍而且终生无法治愈。贝贝两岁时,父亲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难,母亲难以承受这种生活的打击离家出走,贝贝与奶奶生活在一起。慈爱宽容的奶奶以顽强的毅力训练贝贝,力图使贝贝成为一个自爱自立有尊严的人。奶奶的努力没有白费,贝贝长成了一个心地淳朴,乖顺善良,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贝贝十岁那年,奶奶因心脏病去世,贝贝一下子成了孤儿。贝贝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尤其是小区水电维修工李大勇。大勇是个八〇后小伙子,平时做事有点不靠谱,然而他却深深喜爱上了贝贝的单纯透明,一直关注着贝贝的成长。贝贝在福利院待了一段时间后,舅舅、舅妈带着他们的孩子小胖从农村来到城里,和贝贝生活在一起。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外加一条叫“妹妹”的大狗,彼此之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舅舅、舅妈的小小私心在贝贝无瑕心灵的映照下逐渐得到洗礼,而李大勇也在关照贝贝的同时自身得到了成长,逐渐成熟起来…… 作者简介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没有名字的身体》《所有的》《家人们》;中短篇作品集《在水边》《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请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间》《危险游戏》《忧伤的五月》《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珞珈路》;散文随笔集《窗口风景》《生命激荡的印痕》《玻璃后面的花朵》《片断》《地图上的行走者》等。 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宝贝》《遥远的风铃》《艾晚的水仙球》《余宝的世界》《童眸》等等。作品曾多次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越南文出版。 目录 第一章 一条名叫“妹妹”的狗 第二章 节水模范 第三章 四个小笼包 第四章 亲爱的奶奶 第五章 上学去 第六章 蝴蝶翻飞 第七章 奶奶飞上天了 第八章 妹妹你好吗? 第九章 两个陌生人 第十章 咕咚一声掉下来 第十一章 春天里 第十二章 可怜的贝贝 第十三章 冰淇淋双球 第十四章 学电脑了 第十五章 蝴蝶与蛾子 第十六章 妹妹失踪了 第十七章 生日快乐 第十八章 请你当见证人 第十九章 美如仙境 第二十章 虎凤蝶行动 后记 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宝贝 序言 抡?头的人 曾经,在一天夜里,我 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我住在少年时代住过的 简易平房中,乡村教室那样 的平房,长长的一排,有带 檐的走廊,墙和地面的色调 灰暗沉闷。梦中无风无雨, 却莫名地有一种阴冷的瑟缩 。我接到我母亲的电话,要 我把她的存折找出来,送去 给她。实际上,在现实当中 ,我母亲还活着的时候,只 要出远门一个月以上,存折 之类都是放在我这儿的,我 家里有一只小小的保险箱, 比较可靠。在那个奇怪的梦 境中却不是这样,我的存折 、我母亲的存折、我所有重 要的文件都莫名其妙地藏在 平房走廊下的麦地里,在那 些茂密生长的麦苗下面,和 庄稼的根须缠连在一起,成 为土地的一部分。我接到电 话之后,就找了一把铁锹, 到麦地里挖存折。天色灰蒙 ,四野无人,世界无声。我 走到埋藏我母亲存折的地点 ,翻开麦苗,没有发现我要 找的东西。继续深挖,还是 没有。我愣住了,怀疑是不 是我的记忆有误。于是我试 着寻找出我自己的存折,我 的那些银行卡、国库券、股 票交易卡、房产证、学位证 书、职称资格证书……我把 教室面积那么大的麦地翻了 个遍,绿茵茵的麦苗被我倒 腾得枝残叶碎,但是所有要 找的东西都不见踪影。它们 像渗入泥土的空气,像麦地 追施的肥水,像土壤中的化 学元素,就那么在我的脚底 下倏忽而去。 我站着,在一片残败的 麦苗当中。我心跳如鼓,汗 流如水,又口干舌燥。我试 图喊叫,用喊声把我的惊恐 传递出去,却是用尽力气也 喊不出声音。我清楚地体验 到一种濒死感,灭顶之灾降 临时候的绝望。 我把我的宝物丢失了。 我把宝物丢失在故乡, 我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 所以,如梦中所示,我 这么多年的写作,归根到底 是一种寻找,寻找故乡,寻 找童年,寻找心里秘藏的珍 宝。我像一个抡着镬头的农 人,不停息地挖呀挖,一个 土坑接着一个土坑,不断地 希望,又不断地失望,五十 年里周而复始。 是的,我已经写作五十 年了。五十年里我写出来的 一部部作品,如同挖出来的 那些土坑,高低排列,参差 裸露,暴晒在阳光之下,在 读者的面前,暗自羞惭它们 的粗粝和浅陋。 五十年前,我读高二, 学校举办征文比赛,身为语 文老师的父亲督促并指导我 写了一篇五千字的作文参赛 ,班主任大为赏识,在我的 作文本上一口气打上了98个 “红双圈”。一年之后,这篇 作文神奇地转到上海文艺出 版社的老编辑手中,并发表 于《朝霞》创刊号。从那之 后,我在插队务农的闲暇时 光里,磕磕绊绊向文学迈步 。 还记得我处女作的篇名 叫“补考”。我是中学生,写 的也是中学生活,按今天的 文学分类,应该属于儿童文 学范畴的习作吧?所以,五 十年之后回头来看,我的确 是从儿童文学开始起步的。 最初的十年,农村插队 ,进北大读书,毕业分配到 政府机关工作,人在动荡迁 徙中,思想也是飘忽游移的 。我写成人文学作品,也写 儿童文学作品,东一榔头西 一棒,就好像抡着镬头四面 八方胡乱地挖,觉得哪里有 感觉,想都不太想,一?头 便下去,全国各地的文学刊 物上,遍地都是我留下的深 深浅浅的坑。 也亏得那时的创作环境 好,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 才”。前几日南京市琅琊路 小学的周益民老师转给我一 页《儿童文学选刊》创刊号 目录,目录上选中的儿童小 说一共十篇,其中我的名字 居然紧挨着出现两次,是《 阿兔》和《小船,小船》。 若放在今天,怎么着也要分 成两期再发吧?还记得八十 年代有一次,我翻《小说选 刊》后面的篇名汇总,数了 一下,我的名字在那个月的 各地刊物上出现了六次,也 就是说,那个月我总共发表 了六个中短篇,实在是匪夷 所思。 感谢当年那些年长的编 辑们,他们欣赏了我,包容 了我,也鼓舞了我。没有他 们那一封接一封热情的催稿 信,我也许就收了镬头去干 另外的活儿了。在那个时代 里,万物待兴,意气风发, 一个踌躇满志的大学毕业生 ,想走的、可以走的路实在 有太多太多条了啊。 1984年,我从政府机关 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当专 业作家。那一年我不满三十 岁。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 和思考,有许许多多澎湃的 激情要述说和喷发,感觉儿 童文学不足以承载我对这个 世界的渴慕和爱恋,于是在 之后将近十五年的时间里, 我放弃了一块园地,弓腰曲 背地去耕耘另一块园地。我 写了几百万字的成人文学作 品,长篇小说、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散文,甚至剧本 ,除了诗歌没有尝试,其余 都过过瘾了。如果不是一个 偶然的契机,可能我这辈子 跟儿童文学就再无交集。 因缘在我的女儿身上, 1996年,她小学毕业考初 中,我陪着她经历了整整一 个学期的升学大战。战罢舔 伤,心里涌出很多感慨。到 单位聊天,发现同龄人中居 然个个都有这样的伤痛。谈 到愤慨时,单位同事就怂恿 我写一本书,写出家长和孩 子在教育问题上的困境。我 那时候也算年轻气盛吧,心 高耳朵软,经不起别人撺掇 ,回到家中,连必要的准备 都没 导语 《你是我的宝贝》为长篇小说。描写残障儿童的生活故事和情感世界。本书告诉大家,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宝贝。去爱他们。去关心他们。去把他们抱在怀里,亲吻他们,心疼他们,给他们空间,让他们长大。 后记 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 宝贝 我一直忘不了那个患唐 氏综合征的孩子。我坐在他 的身边,看他跟他的同学们 上美术课。画的是一顶帽子 。他先是用铅笔画线条,咬 着牙,屏住气,使出九牛二 虎的力。之后,嫌画出来的 帽子不够圆,就拿橡皮去擦 ,发狠地擦,一块橡皮眨眼 间被他耗去了一半。好不容 易画妥一顶大南瓜样的帽子 ,他开始拿水彩笔涂颜色。 是蓝色。他喜欢蓝色的帽子 吗?因为有唐氏综合征,手 上没有准头,一不小心,颜 色涂到帽子外面去了,帽子 怎么看都不像帽子,最终成 了瑟缩在图画纸上的一块蓝 莹莹的疤。 我笑。 他回头,惊诧地看我, 奇怪我怎么会入侵他的教室 ,偷窥他的秘密。其实他的 老师刚刚对一个班的孩子们 介绍了我。他回头的瞬间, 手里的蓝色水笔碰在我的裤 子上,白色的裤子,膝盖处 顿时染出一小块蓝斑。 我“哎呀”一声,是下意 识的。 他活跃起来了,脸上居 然漾开了笑,一种带点狡黠 的、带点恶作剧的笑。他笑 嘻嘻地看我,抬手一划,在 我的裤子上又补一笔。出手 很快,我的膝盖闪避不及, 蓝色污渍即刻扩大,变得醒 目。 他好像跟我有一种本能 的亲近。他是喜欢我才跟我 玩恶作剧。这是他表达“喜 欢”的方式。 我憋住笑,故意板脸, 逗他:“把阿姨的衣服弄脏 了!怎么办?” 他歪头看我,笑,不说 话,一脸得胜的神情。 我的同伴小郁参加进来 ,故作吃惊和紧张:“怎么 办啊?你要赔阿姨的裤子了 !” 他一点儿也不慌张,举 起一根食指,从舌头上取了 一指尖的口水,奋力擦我裤 子上的蓝斑。他知道自己犯 了小小的错,所以要在形式 上安慰我一下。 那张胖乎乎的、眼梢斜 挑的面孔,那一脸恶作剧之 后的得意的笑容,那根痒痒 地戳在我腿上的、口水沥拉 的手指,我永远无法忘记。 智障的孩子是生活在另 一个世界里的孩子。我们总 喜欢悲天悯人地认为他们的 世界是地狱,以为他们的生 活一团漆黑,深重,艰难, 压抑,无望。其实对于他们 来说,世界是天堂,轻松, 明亮,自由,舒展,鸟语花 香,天高云淡。他们不需要 知道世事艰难,也不必去了 解尔虞我诈。他们的心灵因 为简单而快乐,因为本真而 纯粹。所以在他们的脸上, 你永远看不到尖刻,看不到 凶狠,也看不到愁苦和沮丧 。 我写这样的一本书,不 是为了“关注弱势群体”。绝 对不是。我没有任何资格站 在某种位置上“关注”这些孩 子们。我对他们只有喜爱, 像喜爱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对他们更有尊重,因为他 们生活的姿态是如此放松而 详和。我甚至想,在这个地 球上,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 系都简化成贝贝这样,世界 叉该是什么模样? 一个智障的儿童,就是 一块透明的玻璃,一面光亮 的镜子,会把我们生活中种 种的肮脏和丑陋照得原形毕 露。在纯洁如水晶的灵魂面 前,人不能虚伪,不能自私 ,不能狭隘,更不能起任何 恶念。善和恶本来是相对的 东西,一旦“善良”变成绝对 ,“恶”也就分崩离析,因为 它无处藏身。所以在这本书 中,才有了李大勇、舅舅、 舅妈、方秀丽、小胖这些人 的自我救赎。 谢谢陪同我去培智学校 访问的南京市教育局的朋友 们,谢谢培智学校的校长老 师们,也谢谢帮助我联系学 校的小郁。和这些智障的孩 子们相处之后,我对生命的 本义有了很多思考。我想告 诉大家,世界上所有的孩子 ,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宝贝 。去爱他们。去关心他们。 去把他们抱在怀里,亲吻他 们,心疼他们,给他们空间 ,让他们长大。 黄蓓佳 2008年1月 精彩页 第一章一条名叫“妹妹”的狗 下午时分,太阳从一个灼目的火球变成了一只黄澄澄的甜橙,康盛小区的人行道上流淌着一层蜜色的光,初春刚刚发芽的榉树啦、香樟树啦、桉树啦、棕榈树啦,还有花坛里的散尾葵、绿萝、桃叶珊瑚、鹅掌楸,全都沐浴在雾气朦胧的光晕里,浅紫色、嫩黄色、银白色的芽尖上顶着薄薄的一片金箔,像小火苗儿一样,像流光溢彩的玻璃树一样。 连着晴朗了好几天,土地就渴了,穿着淡绿色工作服的园林工人轮着片地给草地和树木浇水。他们把黑胶皮的管子接在水龙头上,蜿蜿蜒蜒长蛇般的拖出来,用胳膊夹着,举向天空。水流扑突突地奔出,莲花一样地散开,在空中飞出一道柔软的彩虹,而后沙沙地落在地面。无数晶莹的水珠随风飘洒,落在道路上,车棚上,住宅楼的山墙和玻璃上,毛茸茸的,亮闪闪的。空气中弥漫着水的气味,湿润的气味,生命的气味,清凉,甘甜。 从一栋淡黄色楼房的门洞里撒着欢儿地冲出来一条狗和一个孩子。 狗是一条大狗,若是昂了头,脑袋差不多有小桌面那么高了。毛色是灰黄的,从嘴巴往下到肚腹,有巴掌那么宽的一片纯白漫下去,远看像狗戴着一块婴儿用的白围嘴,很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狗的耳朵跟它的大脑袋不怎么成比例,尖细,笔直地支棱着,像狐狸,透着精明。脸却又憨厚,尤其两个圆圆的黑眼圈,仿佛被人猛击两拳,眼睛打乌了,无处申冤,于是就这么委委屈屈地看着你,等着你上前安抚和怜悯,真叫人又好气又好笑。 孩子约摸十岁的样子,白白胖胖,鼻子扁平,嘴唇有一点厚,往上翻翘着,露出一点点粉色的牙龈,唇色却是鲜红的,娇嫩得像一朵花,像两瓣柔软的贝类动物的身体。每当他抬眼看人时,湿漉漉的嘴唇半张不张,好像急切地要表示什么意思,要询问别人:我说对了吗?是这样的吗?如果你肯抱住这张脸,在这两片肥美的嘴唇上轻轻吻一下,表达你的爱意,孩子就会仰脸无声地笑,表情非常享受,粉色的牙龈暴露得更多。 小区里的水电工李大勇,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肩头和肘部镶着柔软小羊皮的名牌夹克衫,骑了一辆克啷克啷直响的老旧自行车,车篓里放着一沓浅蓝色派工单,从花坛边的小路上拐过来。他只用一只手扶车把,另一只手凌空里旋转着一支测电笔,把车骑得歪歪扭扭像是演杂技。他的耳朵里还塞了MP4的可调耳机,时不时地跟着耳机里的旋律猛然吼上一嗓子,让路过的小区居民忍不住笑。看见孩子和狗,他一捏手刹,长腿一撩下了车,同时低头看一眼腕上的表:哈,不多不少,刚刚五点整。他心里一声叹,真是奇了啊,孩子和狗,每天都是这个时间出门玩耍,他们之中,到底是谁能把钟点掐得这么准确? 李大勇放下自行车的脚撑,横跨着坐在后座上,一边旋转着手里的笔,一边很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孩子和狗。他那副嬉笑闲散的模样,不像个已经工作挣钱的小伙子,倒像个游手好闲的大顽童。 此刻,兴奋的大狗跑得有点快,孩子动作不够灵活,跟不上,脚步不由得踉跄,所以他在后面一个劲地叫:“妹妹!妹妹妹妹妹妹!” 狗的名字叫妹妹。很有趣,这么威猛的一条大狗,叫了这么柔顺的一个名字。 孩子不光是走路踉跄,他一开口,你会发现他的口齿也不清楚,舌头堵在齿缝里一样,嘴唇合不到位,发出来的声音像一团抹布,松松散散的,皱皱巴巴的,呜里呜噜的。他喊“妹妹”的时候,听上去好像在喊“慢慢”,像是要求那狗慢一点儿。他的脸型也奇怪,铺展、扁平、呆板,两眼分得极开,眼角斜着往上挑,眉间却过于宽坦,简直就是一片一马平川的开阔地。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