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作者高诵芬出身名门,家族命运在历史中起落沉浮。她的回忆更像是历史尘埃落定后的闲谈。 书中记录有上百人,她细细写下记忆里的食物、风俗习惯、长辈、师友、医生与面目鲜活的仆人。有一年四季的风俗,有出嫁的礼仪和制作的点心、糕饼与桂花糖,也有哄孩子入睡的故事…… 笔下大家庭的旧时日常、满目繁华,虽家声显赫、佣人众多,却从不见骄矜辞色,反而有种穆穆闲闲的素洁之美。她写经历过的那些普通人的普通事,这些熙熙攘攘、承平风物,是“一个闺房小姐和家庭妇女眼中、历经半世纪的生活看到的世界”,更像一部生动的地方志。一个世纪的往事如过眼云烟,充满了人生悲凉和慨叹。这位大家闺秀记忆在温婉如水的文字中浸透心扉,令人彻夜心静。 作者简介 高诵芬,191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在家塾延师授读。18岁时,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同邑徐定戡。从此相夫教子,恪尽职守。1994年1月,双双定居于澳洲,2005年去世。 目录 壹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贰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叁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肆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伍章 曾祖母二三事 陆章 叶妈 柒章 招姑娘 捌章 褚先生 玖章 黄先生 拾章 鬼故事 拾壹章 再说鬼故事 拾贰章 孙云章医生 拾叁章 阮师傅和杨海师傅 拾肆章 民四嫂 拾伍章 绣花沈妈 拾陆章 扶乩 拾柒章 陈妈 拾捌章 桂花糖 拾玖章 我的父母 贰拾章 结婚之一 贰拾壹章 结婚之二 贰拾贰章 结婚之三 贰拾叁章 结婚之四 贰拾肆章 我的公婆 贰拾伍章 我的太婆 贰拾陆章 黄妈 贰拾柒章 吴烈忠医生 贰拾捌章 昆明叔叔 贰拾玖章 寡妇 叁拾章 姨太太 叁拾壹章 香市 叁拾贰章 放生 叁拾叁章 我的弟弟宜官 叁拾肆章 我的哥哥恺之 叁拾伍章 家乡的吃 叁拾陆章 我的烹饪经历 叁拾柒章 逃难之一 叁拾捌章 逃难之二 叁拾玖章 逃难之三 肆拾章 一位朱先生和三位朱师母 肆拾壹章 黄山之游前后 肆拾贰章 周端臣和沈颂南 肆拾叁章 丁蕙女士 肆拾肆章 阿苏和阿大 肆拾伍章 吴汉槎先生 肆拾陆章 汤书年医生 肆拾柒章 说说沪杭的私人医生 肆拾捌章 奶婶婶 肆拾玖章 阿四老太 伍拾章 倪兄 伍拾壹章 依然静好楼记 后记 增订版后记 序言 徐定戡 老妻高诵芬,年十八始 来归。今且七十有八,结缡 亦周六十岁星矣。时海上文 坛正以周作人、林语堂诸君 之倡,风靡明季公安、竟陵 所谓小品文者。偶于余插架 中翻得明末越人张岱国变后 所著《陶庵梦忆》。撷读数 则,爱玩不去手,曰:“明 白简洁,言之有物,而抚时 感事,令人低回涵咏,不能 自已,真佳作也。”余曰:“ 曷不效颦为之?”则逊谢不 遑也。嗣后此六十年中,兵 戈布迁之危,疾病刀圭之惧 ,儿女抚育之劳,井臼操持 之烦,乞无宁晷得以从容闲 暇,伸纸濡毫。 癸酉岁冬,与余同来澳 大利亚南部定居,就养长子 家祯斯陡林山馆。白头翁媪 ,远适异邦,逭谢嚣尘,耳 目清旷,栽瓜种豆,抱瓮灌 园,时日颇裕,因复怂恿为 文,俾偿六十年前夙愿。初 以姜芽敛手为解,强而后可 ,乃复排日追忆儿时情景, 以时序为次,寻绎杭州岁时 伏腊,节物风光。一一委缕 ,笔而出之。其有记忆未确 ,余为补缀而得。每一篇成 ,儿子辄润色朗读,全以为 可,稿乃定。偶以文中所述 情节举以儿辈,已有茫然如 闻开天遗事者矣。 《后汉书·班彪列传》曰 :“摅怀旧之蓄念。”其亦人 之恒情,为贤者所不废乎? 稼研病叟 1995年3月8日 书于斯陡林红叶山庄 时年八十 导语 一位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一部传统中国的温情记录。堪称近代中国《百年孤独》。 《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最佳畅销书,被誉为“近30年九大女性回忆录”之一。 精装珍藏,典雅品质。护封采用进口云萱纸,时光如在流水在纹理间流走;内文纸张采用瑞典轻型+顺纹印刷,纸张柔软可摊开阅读。 全书收录100余幅珍贵老照片,再现百年影像,重读传统中国之温情记录。 后记 我和家母合作的《山居 杂忆》终于结束了。历时半 年有余。本来以为只要五个 月即可完成,结果多花了一 个半月;本来以为只用二十 万字就可写完,现在也多用 了八万字。写完之后意犹未 尽,就再加个《后记》。 《山居杂忆》是家母的 回忆录。一般来说,回忆录 多按时间顺序来写。这次我 们按的却是以人或事为纲的 写法,这倒有点像司马迁的 《史记》。但是在开始动笔 的时候,我们却并未有意识 想要如此。只是因为一开始 是写杭州的四时风俗,后来 就想到了写人,于是自然形 成了《史记》以记人记事为 纲的格式。 不过,跟《史记》不同 的是,《史记》把人分成主 次:以“本纪”序帝王,以“ 世家”述将相,以“列传”志 士庶。各篇排列先后有序, 绝不颠倒错乱。而《山居杂 忆》却有意把各种人物混杂 在一起,不分先后、主次。 这正是为了要体现“人人平 等”的思想。 事实上,本书内只有很 小一部分写的是自己家人。 其余篇幅,大多用于写亲戚 、朋友、医生、老师;还有 很大的篇幅用来写女仆、男 用。这是遵循周作人先生的 主张,要写“人的文学”,将 一个时代的人物、风貌记录 下来。 家母从来没有正式进过 学堂,她所受的教育只局限 于十八岁结婚前的私塾教育 。结婚以后,家母从来没有 正式到社会上去工作过。她 的唯一社会活动经验就是二 十世纪五十年代被里弄推选 为妇女代表,以及差不多同 一时期,响应政府要把妇女 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号召, 去里弄生产组参加了一段短 时间的劳动。所以总体上来 说,家母婚前只是一个闺房 小姐,婚后只是一个贤母良 妻。即使如此,她也能通过 她的亲戚、朋友、仆人来接 触社会、了解社会。再加她 出身于世家大族,后来又嫁 到一个社会关系很多的大家 庭中去,所以即使她本人的 社会活动有限,却并不影响 此书表现的社会面。其实, 作家的创作能力和作品的社 会意义跟他的社会活动并不 一定成正比,这点在文学史 上也可找到根据。美国著名 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1830- 1886)一生住在家乡,除 了三次外出访友或求医,几 乎足不出户。生前,狄金森 只发表过七首小诗,但在她 去世之后,却在她的遗物中 发现大量诗作,总数达一千 七百首之多,成为美国文学 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可 见,即使毫无社会活动,也 并不妨碍诗人的创作。 事实上,本书所涉及的 人物很多,仅是作为主题来 叙述的人物就有几十个。如 果把书中各篇提到的人物也 计算在内,则有上百人之多 。上到“总统”、大臣,下到 贩夫、走卒,可以说二十世 纪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 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一点踪迹 。这可能是本书最大价值之 所在。 作为主题来叙述的几十 人中,恐怕除了倪兄之外, 全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 ,倪兄应该以作为活人而能 有与死者同时列入史册的资 格而感到荣耀! 在写人物时,我们尽量 做到客观、公正地加以描述 和记叙,不因人“讳”言,让 读者自己对文中的人物做出 评价。虽然作为作者,有时 也不免要在文中做一些评论 ,但我们希望读者能把这些 评论看作是作者的一家之言 而已,作者并不想把自己的 意见强加于人。 幸亏家母的记忆力很佳 ,所以能把几十年前的细节 、小事都一一记下。在写初 稿的过程中,家父也帮忙回 忆。我在整理的阶段,则尽 我之所能再加以补充或做些 查考工作,尽量使文中所述 准确可靠。但散文究竟不是 历史,由于记忆的不确而造 成的错误在所难免。好在即 使历史书里,有意或无意的 错误也难免存在,所以散文 中有些无意识造成的错误当 然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 本书不但所有的材料都 来自家母的回忆,而且绝大 多数篇幅确是家母亲自动手 写的原稿,我只是在篇章结 构和文字语句上做必要的调 整和润色。在整理时,我尽 量保留家母底稿中的词句, 以使文章更有特色。在写作 过程中,家父的参考意见很 多。很多细节都是由他提供 的,尤其是有关历史和典故 方面的材料。书中有极少几 篇,是由家父起草,再由我 修改、整理的。每篇文章写 完,都由我们三人共同讨论 修改。所以,这本书可以说 是三人合作写成。但既然家 父不想署名,我们就仍用两 个人的名字,这样也显得前 后一致。 今年是家父八十岁寿辰 ,也是家父、家母结婚六十 周年。《山居杂忆》的完成 倒正是对这两个喜庆的最好 纪念! 徐家祯 1995年9月21日 于斯陡林红叶山庄 书评(媒体评论) 冬至前一夜称为“冬至夜 ”。这是全年最长的一夜, 据说那夜做的梦最准,能预 言以后的事。 ——高诵芬《山居杂忆》 《山居杂忆》里,除了 四季流转的风俗之外,这本 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高 老太太谈到“人际”时的情味 ,除了现实血亲之外,对仆 人也要宽待体恤,为他们养 老送终。《山居杂忆》之味 ,就是人情味,是高诵芬蕴 藉含蓄的朴厚之美。东方文 学与美学的基础,恰恰就在 于人情迂回、世故周旋,在 秩序之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 味、不疾不徐。人和人之间 ,有着散淡但绵实的关系。 这些细碎隐晦的人情得失, 将永远牵系着我们,夯实笃 定,地久天长。老太太身上 有种让人舒服的低调:顺时 不炫富,追忆不炫苦,写作 不炫智,而这个不夸张不造 势的淡然,又保护了她自己 。 ——黎戈 我开始尝试写故乡风土 ,可以说主要是受了此书( 《山居杂忆》)的感召。《 乌糯米饭》一篇里介绍的立 夏乌米饭的做法,也完全是 跟着高老太太这位前辈学的 。虽然最初是“纸上得来”, “躬行”几次后,现在我已能 把这项技能教给有兴趣的朋 友了。当然,受益于《山居 杂忆》处远不止此。 ——宋乐天 精彩页 壹章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新年的农历新年是在澳大利亚度过的。虽说有的华人社团也庆祝新年,而且澳大利亚政府也第一次发行了猪年邮票,以示庆祝。但是因为周围毫无节日的气息,于是少数几个华人的庆祝活动也就显得冷冷清清而生气全无了。再说这儿的华人大多来自粤、闽,他们的风俗与我家乡也有很大不同。现在我回想儿时过年过节的情景,已是恍若隔世了。有些风俗习惯现在早已绝迹多年,有些则是只有在《红楼梦》般的封建大家庭中生活过的人才能知道。最近阅读丰子恺先生的《端阳忆旧》,使我联想到儿时家中一年四季节日的旧风俗习惯,现在写出,或许能够帮助年轻人了解一点中国的旧传统。 我儿时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中。我家是杭州的名门望族,几房人家世代聚族而居。虽然大家住在一个墙门之中,但除了公用的门房、走道、厅堂之类以外,每房还有自己的小天地,与外界隔绝。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世时,虽然我的祖父早就故世,但是他的兄弟还在,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四世同堂”。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过年,因为那时有吃、有穿、有看、有玩,真是一年之中最为高兴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早晨一睁开眼,不等我开口说话,保姆(即专门照看孩子的女仆)就会将冷冰冰的橘子和干荔枝塞进我的嘴中。这是因为“橘”和“荔”两个字是“吉利”两字的近音字。再加过年时放在果盘中的橘子是福建出产的,叫“福橘”,当然会带来福气,那就更为吉利了。于是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吃“橘荔”,象征着整年都会大吉大利。 橘子和荔枝是每年父母给孩子的果盘中必有的两种水果。果盘也叫岁盆,里边还装着各种干果和糖果。除夕之夜,等我们孩子睡着了,母亲就轻轻地放在枕边,让我们第二天醒来时看见感到高兴,好像外国人把礼物装在红袜子中,圣诞前夕挂起来对小孩说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一样。除了岁盘,母亲还在我们的枕下放一个红包,里面是压岁钱。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事先关照好,第二天醒来先吃什么,后吃什么,不可弄错。小的孩子弄不清,也记不住,于是关照保姆按次序塞进我们的嘴里。记得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他的保姆长妈妈也在年初一大清早给他嘴里塞进一瓣冷冰冰的橘子,可见这一习俗不只在杭州,而是在江浙一带都有。 岁盆里的糖果过了初十、十五渐渐吃完,而父母给的压岁钱却是不用的。这大约是以前有教养的旧式家庭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的方法之一。过了初五,小孩把红包交给母亲,存入每个小孩自立的存折内。这个折子是孩子出生时就立的,存入的是长辈给的见面钱,以及每年除夕、正月家中长辈、亲友给的压岁钱等。孩子长到十岁,长辈就不再给压岁钱了。存的钱要到成年时才可用于购买田地、房产,算自己的私蓄。最近看杨绛的杂忆,她家以前连仆佣的私蓄都交给东家去管,这种习俗一定也出自同一来源。 初一早上起来保姆替我们换上新衣、新鞋,辫子上还要扎一朵红花,这又是使孩子高兴的事。以前的人生活俭朴节省。平时很少给孩子穿新衣。小的孩子就穿大的孩子穿旧的衣服。丰子恺先生也是江浙一带的人,有同样的风俗习惯,所以有“老大新、老二旧、缝缝补补给老三”的漫画。我们家还有小孩不准穿绸衣的习惯,说是“折福”,所以终年穿的是布衣,而且常常是大人穿旧的衣服改一改给小孩穿。家中有女裁缝(称为“女手”),还有专管绣花的女用人,轮流在各房中做衣服,吃、穿都在我家,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衣服。可见那时人工比材料要便宜得多。否则,像现在人工这么贵的时代,家中常年雇着个女工做新衣、改旧衣,倒不如买现成的新衣服来得便宜呢! 我们家以前也不准小孩穿丝绵和皮货,说是因为“小孩骨头嫩,要焐烊的”,其实也是要孩子懂得节俭。到了十六岁,男孩子戴冠,女孩子梳髻,算长大成人了,才可以穿绸衣、皮衣和丝绵的衣服。女孩十六岁还要穿了红裙子去拜祖先。那时家里的房子很大,各房隔开很远,平时大家不见面,只有在从大门进出或去账房、大厅、花厅等公用的地方时大家才有见面的可能。而大厅则是办喜丧之事、祖宗生日死忌的地方,那时也是大家庭团聚的时候。我穿红裙子去大厅拜祖宗的那天十分害羞。拜完之后飞快地跑进自己家的房里,怕被人家看见我穿着红裙、梳了头,已成大人了。 大年初一早上打扮好了以后,先向父母说“恭喜”、再去拜灶司菩萨、大厅内“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和祖宗堂。然后向父母、长辈叩头,叫“拜年”。用人们要向主人道“恭喜”,向阿官道“恭喜”。“阿官”者,乃用人对小主人之尊称也。 年初一早上吃的东西是固定的,有糖汤年糕、肉棕、豆沙粽、枣泥粽、红枣莲心粽,还有栗子红枣粽等,各择所爱而食之。早饭后跟大人到宅内各房长辈处依次拜年。他们也来回拜,于是这样一上午很快过去了。我曾祖父母在世时,年初一早上还有账房先生、坟亲和店里、厂里的经理们来拜年。所谓“坟亲”就是管祖坟的人和他的家人。因为他替主人照管祖先的坟墓,情重如亲戚,所以尊称他为“坟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