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秋水长天(精)/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选·散文卷”中的一本,共收录包括贾平凹、林海音等二十余位知名作家的经典散文作品,如《五味巷》《秋的气味》《乡愁,是与生俱来的胎记》《稻天朗朗》等。秋代表着丰收,稻谷成熟、硕果累累;秋代表着思念与牵挂,是背井离乡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秋也代表着重生,枯萎的花草来年的春天依旧生长。作家在文中谈论亲情、友谊,故乡的回忆、逝去的往事,秋的丰收、人间美味等等,或直击主题,或慢慢铺陈,却都饱含巨大的能量。
作者简介
李兴海,笔名一路开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阅读写作的倡导者、推动者。《读者》《青年文摘》等畅销期刊签约作家,《语文报》《疯狂阅读》等教育媒体专栏作家。主编出版有“麦田少年文库”、“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系列、“冰心儿童文学奖新锐作家典藏馆”系列等。
目录
五味巷
秋的气味
乡愁,是与生俱来的胎记
稻天朗朗
生生之水
菌子王
打谷记
年味
母亲的疆场
姥姥一百岁
娘月亭
爷爷
家族里最后一位大家闺秀
欢聚在傣家竹楼——记文学大师丁玲暮年远赴西双版纳
婚礼,在南柯南巴
彼如乡村
水墨色的铜钹山
漫游太姥山小记
高山云雾听茶香
绝色哈播
乡间小路
静静的山间草原
酒仙湖散曲
跟鼠
猫猫石上的粗陶和红茶
约见石头
过年
味蕾上的故乡
百里滩的四季之贻
序言
伺为散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
这个概念显然并非立足于其
形式和内容方面的‘散’或‘不
散’,而是相对于韵文而言
的散行文体。”著名学者林
非认为:“这种韵散之别的
表达方式,在上古时期并未
被引起重视,汉晋以来对文
体的辨析渐趋细致,逐步形
成了对韵散各种问题的论列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以为‘今之常言有文有笔,
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
也’,他在《文心雕龙》中
所列举_的21种文体,属于
他所说的‘笔’的部分16种,
大体都可归入广义散文的范
畴。”如此来看,“形散而神
不散”只是中国当代散文写
作中的一种写法,并不能代
表所有散文的写法,更不能
给散文写作者套上这个“紧
箍咒”,提前设置这个不必
要的清规戒律。我们需要打
破散文创作的陈规,力求创
新。比方说,可不可以“神
散而形不散”“精短美文”?
可不可以“大文化散文”“民
生散文”“军旅散文”“亲情散
文”“纪实散文”“动植物微观
随笔”“禅意小品”“哲思札记
”“笔记体散文”“手机短信散
文”“微信散文”“民间语文式
散文”,甚至说,可不可以“
散文的诗歌化语言”“诗散文
的想象与叙事”?……在创
新的过程中寻找一条出路,
思想才会飞翔,飞得越来越
远。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
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写
好散文?”郁达夫在《中国
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
《导言》中,也介绍过散文
分类的方法,他倾向于将散
文用“实写、抒情、说理”三
项来概括,认为这种分类方
法“合理而简明”。其中所说
的“实写”,带有当代散文写
作中纪实、叙事和写人的意
味,属于非虚构写作,表达
形式也是林林总总,对文学
技法的要求不高,很容易被
大众接受和喜爱。练习者一
多,经常写散文、发表散文
的作者也便成了散文家,有
了自己较为熟练的技巧和经
验,有了自己或激情四射、
或思想空灵的个性。这种个
性,就是文学创作中所讲的
特立独行,也只有这样,读
者才能从世界上浩如烟海的
散文作品当中一下子认出你
的作品。
文学创作的形式、技巧
,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内
核不能变。说起来,小说应
该有小说的样子:虚构和想
象。散文也应该有散文的样
子:善良,特别是埋藏于人
性深处的善良。我认为,散
文家的笔下,首先讲究真实
,然后,善良才是一篇散文
作品的内核。
“我们需要好人的存在!
”著名作家梁晓声始终在呼
吁中国社会要提倡好人文化
。他说:“好的文化会有许
多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
条,就是关于好人。好人最
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善良,
这是根。秉持着善良这一点
,对许多事情的判断都不会
那么复杂,变得相对简单了
。”“我们希望有一天,做一
个好人能成为生活幸福指数
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
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好人
多一些。换句话说,好人作
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个体,可
以阻止时代向不好的方面倒
退。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
好人呢?在这里,梁晓声所
说的好人并不是老好人,而
是自身有文化、有知识、有
价值观的人。
善良,不仅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个人的情怀。所以
说,我们写散文的人,包括
许多还在学校写作文的小学
生、中学生、大学生,要做
一个善良的人,写出善良的
文字。
写到这里,我不由自主
地想起了90岁高龄的林非先
生。林非先生一生致力于中
国散文和鲁迅研究,作文严
谨,著作等身,不知扶持了
多少后生晚辈,做过多少件
善良的事情!乃至,多得连
林非先生自己都忘了。印象
最深刻的是,每次我给他打
电话,还没等我张口,他就
抢先说:“你刚刚发表的文
章我看了,写得很好——”
他把最后一个字的余音拖得
很长,有肯定,有鼓励,有
期许,让人心底好一阵温暖
。近年来,他困顿于病床之
上,然读书仍不知疲倦。
2020年春节前,我和林非
先生的爱人、作家肖凤短暂
通话,谈及先生的病况,很
是牵念。这之后,全球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反
反复复侵扰,已经两年多没
有他的消息了。想起他面对
面对我的教导,想起他对于
我的创作的关爱和批评,泪
水翻涌,心音默默,唯有遥
祝他老人家早日康复。我的
耳边,时常响起林非先生的
两句话:“一切出于真挚和
至诚,才是散文创作唯一可
以走的路。”“千万注意坦率
地表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
内心图景,千万别将内心封
闭起来假装崇高,否则,是
无法让读者相信作者真正是
崇高的。”
我们所擅长的东西,也
正是需要我们保持万分警惕
的东西。北宋初年文坛有一
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以
欧阳修等人为代表的文人群
体探讨着如何继承与发展韩
愈、柳宗元的散文传统,他
们对于“道统”还是“文统”进
行了反复激烈的大争论,这
充分显示出他们在自己发起
的古文运动中,具有十分自
觉的建树散文文体的意识。
这也说明,散文写作不
是一成不变的,是能够求新
、求变的,我们通过一篇篇
的摸索和实践,一次次的思
考和参悟,一次次的碰壁、
被打倒、站起来,然后继续
碰壁、碰壁,不断地在否定
导语
汇聚贾平凹、林海音、顾晓蕊、石红许、叶浅韵、朱华胜、曾明山、陈蕙卿等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家,尽显散文之美,提高青少年读者有效阅读量;所选作品作者斩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40余项奖项;题材丰富,文笔优美,给予青少年读者写作借鉴;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作者早邂逅。
精彩页
五味巷
贾平凹
长安城内有一条巷:北边为头,南边为尾,千百米长短;五丈一棵小柳,十丈一棵大柳。那柳都长得老高,一直突出两层木楼,巷面就全阴了,如进了深谷峡底;天只剩下一带,又尽被柳条割成一道儿的,一溜儿的。路灯就藏在树中,远看隐隐约约,羞涩像云中半露的明月,近看光芒成束,乍长乍短在绿缝里激射。在巷头一抬脚起步,巷尾就有了响动,背着灯往巷里走,身影比人长,越走越长,人还在半巷,身影已到巷尾去了。巷中并无别的建筑,一堵侧墙下,孤零零站一竿铁管,安有龙头,那便是水站了;水站常常断水,家家少不了备有水瓮、水桶、水盆儿,水站来了水,一个才会说话的孩子喊一声“水来了!”全巷便被调动起来。缺水时节,地震时期,巷里是一个神经,每一个人都可以当将军。买高档商品,是要去西大街、南大街,但生活日用,却极方便:巷北口就有了四间门面,一间卖醋,一间卖椒,一间卖盐,一问卖碱:巷南口又有一大铺,专售甘蔗,最受孩子喜爱,每天门口拥集很多,来了就赶,赶了又来。巷本无名,借得巷头巷尾酸辣苦咸甜,便“五味,五味”,从此命名叫开了。
这巷子,离大街是最远的了,车从未从这里路过,或许就最保守着古老,也因保守的成分最多,便一直未被人注意过、改造过。但居民却看重这地方,住户越来越多,门窗越安越稠。东边木楼,从北向南,一百二十户,西边木楼,从南向北,一百零三户。门上窗上,挂竹帘的、吊门帘的、搭凉棚的、遮雨布的,一人巷口,各人一眼就可以看见自己门窗的标志。楼下的房子,没有一间不阴暗,楼上的房子,没有一间不裂缝;白天人人在巷里忙活,夜里就到每一个门窗去,门窗杂乱无章,却谁也不曾走错过。房间里,布幔拉开三道,三代界线划开;一张木床,妻子,儿子,香甜了一个家庭,屋外再吵再闹,也彻夜酣眠不醒了。
城内大街是少栽柳的,这巷里柳就觉得稀奇。冬天过去,春天几时到来,城里没有山河草林,惟有这巷子最知道。忽有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巷里人倒觉得来得突然,近看那柳枝,却不见一片绿叶,以为是迷了眼儿。再从远处看,那黄黄的,绿绿的,又弥漫在巷中。这奇观儿曾惹得好多人来,看了就叹,叹了就折,巷中人就有了制度:君子动眼不动手。只有远道的客人难得来了,才折一枝二枝送去瓶插。瓶要瓷瓶,水要净水,在茶桌几案上置了,一夜便皮儿全绿,一天便嫩芽暴绽,三天吐出几片绿叶,一直可以长出五指长短,不肯脱落,娟秀如美人的长眉。
到了夏日,柳树全挂了叶子,枝条柔软修长如长发,数十缕一撮,数十撮一道,在空中吊了绿帘,巷面上看不见楼上窗,楼窗里却看清巷道人。只是天愈来愈热,家家门窗对门窗,火炉对火炉,巷里热气散不出去,人就全到了巷道。天一擦黑,男的一律裤头,女的一律裙子,老人孩子无顾忌,便赤着上身,将那竹床、竹椅、竹席、竹凳,巷道两边摆严,用水哗地泼了,侧身躺着卧着上去,茶一碗一碗喝,扇一时一刻摇,旁边还放盆凉水,一刻钟去擦一次。有月,白花花一片,无月,烟火头点点,一直到了夜阑,打鼾的、低谈的、坐的、躺的,横七竖八,如到了青岛的海滩。
若是秋天,这里便最潮湿,砖块铺成的路面上,人脚踏出坑凹,每一个砖缝都长出野草,又长不出砖面,就嵌满了砖缝,自然分出一块一块的绿的方格儿。房基都很潮,外面的砖墙上印着泛潮后一片一片的白渍,内屋脚地,湿湿虫繁生,半夜小解一拉灯,满地湿湿虫乱跑,使人毛骨悚然,正待要捉,却霎时无影。难得的却有了呜叫的蛐蛐,水泥大楼上,柏油街道上都有着蛐蛐,这砖缝、木隙里却是它们的家园。孩子们喜爱,大人也不去捕杀,夜里懒散地坐在家中,倒听出一种生命之歌,欢乐之歌。三天,五天,秋雨就落一场,风一起,一巷乒乒乓乓,门窗皆响,索索瑟瑟,枯叶乱飞。雨丝接着斜斜下来,和柳丝一同飘落,一会儿拂到东边窗下,一会儿拂到西边窗下。末了,雨戛然而止,太阳又出来,复照玻璃窗上,这儿一闪,那儿一亮,两边人家的动静,各自又对映在玻璃上,如演电影,自有了天然之趣。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