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秘白马山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白马山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爱情文化、盐茶文化、红色文化、科普文化,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寻秘白马山》对白马山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同时收录了部分作家的采风作品。
为广大游客打开一扇观察了解白马山的窗口,从人文的角度引发人们更深的解读和思考。
目录
策马扬鞭自奋蹄(代序)
第一辑 白马山景区景点
白马山概况
黄柏渡
黔蜀门屏
万营洞
城门洞
豹崖
黄柏淌高山湿地
杜鹃花海
万寿桥
嘹望台
天尺茶场
望仙崖
羊子阡洞
山虎关水库
大洞河
赵云山
黄莺大峡谷
天星寨
白马山战役遗址
白马山土特产
第二辑 白马山故事
白马山的传说/杨友仁
天池坪上仙女配神童/黄乾松
贞节牌坊的故事/陈炜
老熊崖传说/邹胜发
仙人指路修双堰/黄乾松
力夫断界/李玉生
白马山万寿桥的传说/曾光全
“望夫石”传说/杨友仁
白马山草梨传奇/白水人
天尺茶的传说/江华
龙洞的由来/黄莺乡
张天师骑龙/黄莺乡
天星寨剿匪记/宙瑜
大洞河传奇/徐大慧
大佛崖的传说/杨友仁
第三辑 白马山文化探源
清香悠远白马茶/刘民
白马山上的爱情故事/白水人
白马山盐茶古道/白水人
白马山战役/江华
白马山剿匪/邵秋林
白马山生物基因库/江华
第四辑 白马山文苑拾萃
夜宿天尺坪/王明凯
又见喜鹊/刘运勇
多情的白马山/邢秀玲
赴一场杜鹃花的盛宴/邢秀玲
白马山水一壶茶/刘建春
白马山的茶/游龙奇
白马山小札,李成琳
雨游大洞河峡谷,殷恕
白马山畅想曲/钱昀
爱情白马山/刘雪梅
白马山英雄山/含山
白马山土豆,诗一般的佳肴/邓玉霞
黩武白马/强雯
初识白马山/邓玉霞
那匹白马/杨莙
情意绵绵白马山/海清涓
夏住白马山/杨爱平
永远的白马山/罗晓红
灵山志异/武陵人
天上的黄柏淌/杨友仁
白马山喁语/哑铁
花彩森林:从水芸涧到黄柏淌/郑立
行走白马山/李春霞
一湖云水满淌风/白水人
白马山寻缘/杨武均
白马山里有芬芳/江华
绿色净地白马山/朱迎军
风光无限黄柏淌舸良建
心中的神圣之地——黄柏淌/余兴建
流年/肖继娅
白马山天尺坪抒怀/邓帮华
游白马天尺坪(组诗)/大木子
后记
序言
当武隆旅游走过20年
的辉煌发展历程之后,一
个承载着新的梦想与希望
的旅游胜地——白马山旅
游度假区又吹响了开发的
号角,擂响了发展的战鼓

地处乌江南岸的白马
山,南与贵州省道真县毗
邻,西与南川区接壤,幅
员面积454平方公里,平
均海拔1200米,主峰最
高海拔1980米,森林覆
盖率高达90%以上,是武
隆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
的林区,有“生物基因库”
之称。
白马山山体雄浑、坪
川相连、河谷众多,地形
为东北—西南走向。在喀
斯特地形的蕴育下,在亚
热带湿润气候的浸润下,
这里沟壑纵横,峡谷幽深
,风光秀丽,景色怡人,
各种珍稀物种繁衍于此,
具有极高的地质科考和生
物研究价值。
曾经的白马山是黔蜀
门屏,渝东南门户,古往
今来的战略要地。乌江水
道从白马山穿峡而过,古
兵道蜿蜒从南川连接过来
,几条盐道纵贯南北。在
新世纪,国道319线穿越
其问,渝怀铁路、渝湘高
速从山麓通过,武道路贯
通南北,结束了盐茶古道
那闭塞蛮荒的历史。
如今的白马山在旅游
中崛起,与仙女山比翼齐
飞。随着文化的挖掘,旅
游的打造,白马山凭着良
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天然
的区位优势,正在成为武
隆的新兴旅游胜地。
白马山历史悠久,人
文厚重。
历史上的白马山虽属
巴山渝水,但天高地远。
由于区位、政治、民族及
军事战略等原因,这里历
来是巴人混居、少数民族
杂居的地方。西南学者在
《山海经》《华阳国志》
《史记·夏本记》等古代
文献中,找到了巴人部族
的三个来源。一是起于成
纪的羌氐蛮人部落,以白
虎为图腾,在秦朝的战争
扩张中占领巴蜀。二是属
东南的濮越夷人部落,以
龙蛇为图腾,因灾祸或其
他原因逐渐西迁。三是属
本地巴渝儿女的少数民族
部落,在民族融合中得到
了发展壮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白马山发生过多次
民族大融合,其中影响较
大的有四次。一是秦占巴
蜀,伐楚睦黔,先秦民族
向巴蜀的渗透,巴蜀民族
与夜郎民族的交融,让白
马山有了丰富多元的图腾
文化。二是元蒙占渝涪,
巴蜀赵王遗系向南蛮逃亡
,藏身白马山腹地,在明
朝中兴时形成的赵家、龙
洞两大土司,把中原文化
带人了白马山。三是明清
战乱至民国时期,西南各
义军的纷争暴乱导致人口
锐减,在清康熙乾隆年间
的江西湖广移民,楚荆民
族涌人有宗族关系的白马
山,形成了现在的民族混
居局面,构成了河流连接
、山系分隔、堡寨纵连的
乡村田园格局。四是解放
时期,乡镇的治理和村堡
的管理更加细致,出现了
前进、努力、红色、先锋
等红色革命村庄。
在历史演进、民族融
合、文化交融的进程中,
白马山有幸存留的山寨古
堡、盐茶古道、茶山竹海
、石刻碑文、战壕弹坑等
大量文化遗迹和神话传说
,让雄伟壮阔的白马山显
得更加沧桑厚重、魅力无
穷,也为后世之人追寻山
的往事、品读山的内涵,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
的空间。
近年来,武隆作为重
庆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大
县,旅游持续增温,热度
不减,以仙女山为核心的
景区景点超容超量,已经
不能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而白马山风光迷人,可
看可赏;文化厚重,耐读
耐品,极具开发潜力和价
值。为些,武隆区委区政
府着眼长远,站在全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毅然作出开发白马山的重
大决策。这是时势所趋,
民心所向。
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白
马山景区开发作为未来全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主
战场和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建设的第二战场,按照“
生态、文化、休闲、养生
、科普”定位,建设国家
水准的森林湿地、科普基
地、农庄茶园、森林人家
、文化园地、风情小镇,
打造国际知名的恋爱圣地
、全国著名的科普基地、
全市一流的养生福地,力
争一年初见效、三年初建
成、五年出成果,建成白
马山国家5A级景区和国
家级旅游度假区。
2016年,以望仙崖景
区和车盘原始森林景区为
突破口,白马山景区开发
建设正式启动。一年来,
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
推进,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重大项目相继实施,景
观改造快速提升,初见成
效目标基本实现。我们相
信,在不久的将来白马山
将以全新的面貌、绚丽的
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武隆又将留给世人一段新
的传奇和神话。
走文旅融合发展的路
子,让文化与旅游共生共
长,既是武隆旅游发展的
显著特征,也是武隆旅游
发展的宝贵经验。
白马山原生态的自然
景观和千百年沉淀下来的
爱情文化、盐茶文化、红
色文化、科普文化,是极
其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在白马山景区开发中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白马山的文化挖掘工作,
白马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
员会和区文联积极推动文
化探源、景区探秘等相关
工作,经过一年的艰苦努
力,编辑形成了《寻秘白
马山》一书。该书对白马
山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
、民间传说、历史文化作
了全面介绍,同时收录了
部分作家的采风作品。编
辑该书的目的,一是为白
马山的开发建设提供文化
支撑,以便更加准确地把
握白马山的
导语
走进白马山,就如走进了云雾天堂,可览秀美的自然风光,可体验多彩民族风情,可寻访盐茶古道,可沐风洗尘品茶人生,可仰天放歌拥抱高天流云。
本书分为白马山景点介绍、白马山故事、白马山文化探源、白马山文苑拾萃等四章,配有相关的精致图片。
后记
白马山是一座英雄神
山,更是一座爱情神山。
这里曾是国共鏖战的烽火
战场;这里曾是僚人、濮
人先民开荒斩棘繁衍生息
的热土;这里曾是白马王
子与青衣仙子相识相恋的
爱情圣地;这里曾是黔蜀
人民互通有无的门屏通道
。白马山深邃广袤,神秘
绚丽。这里有壮阔的原始
森林,有圣洁的王子湖泊
,有雄浑的山虎雄关,有
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有
清香四溢的天尺茶叶,有
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有
的优美动听民间故事……
走进白马山,就如走进了
云雾天堂,可览秀美的自
然风光,可体验多彩民族
风情,可寻访盐茶古道,
可沐风洗尘品茶人生,可
仰天放歌拥抱高天流云。
白马山,绝对令人神往。
武隆是全国著名旅游
胜地,旅游资源富庶独特
。为了实施全域旅游,打
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区
委政府决定开辟武隆旅游
第二战场,全力开发大白
马山,深度挖掘白马山旅
游资源,把白马山建设国
家级5A景区。为了全力
配合区委政府开发白马山
景区,加快推进景区建设
进程,我们在社会各界的
关心和支持下,编撰了《
寻秘白马山》文集,旨在
宣传推介白马山,为景区
开发提供一点文化支撑。
由于白马山的文化资
源都散落于民间,没有现
成的资料可查,编辑难度
很大。2016年3月,武隆
文联与白马山管委会就着
手文集的编辑工作,成立
了《寻秘白马山》编委会
,策划文集内容。先后举
办“白马山文学笔会”、“
白马山故事征集”、“白马
山摄影大赛”等活动,邀
请知名作家、摄影家到白
马山采风,通过文学的形
式呈现白马山秀丽风光和
丰富的民俗风情,通过摄
影家锐利的镜头,留下一
幅幅壮丽的画卷。经过一
系列的收集、整理,在大
家的努力下,《寻秘白马
山》终于编竣,与广大读
者见面了。
本书分为白马山景点
介绍、白马山故事、白马
山文化探源、白马山文苑
拾萃等四章,配有相关的
精致图片。大白马山包括
“三镇三乡”所辖区域,即
巷口镇、白马镇、羊角镇
、黄莺乡、赵家乡、大洞
河乡,在此感谢六个乡镇
的大力配合,并提供的大
量素材和人力物力的支持

此书的编撰整理和出
版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和
情感。在此,感谢区委区
政府的高度重视,感谢相
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感谢
相关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
和各位作者的不吝赐稿。
由于编印时间仓促,编者
水平有限,书中的错漏在
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
正。
精彩页
白马山位于武隆区境内中南部,与仙女山遥相对应,原国道319线蜿蜒其间,区内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最高海拔1980米,面积478平方公里。远望白马山,恰似一匹飞驰蓝天的骏马。山上清泉四溢,冈峦连绵,古树老藤满目,青树翠蔓遍野。松杉森林面积17万亩,拥有各种植物1500余种,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61种。被誉为“亚洲植物基因库”。
白马山群峰耸立,诸峰相映,苍翠环照,景色佳绝,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春天,山花烂漫,处处锦绣;夏天,烟云飘渺,翁郁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冬天,玉树银花,琼峰瑶壑。峰顶看云海有如置身海岛,银涛茫茫,看雪景一片净土,看日出景色瑰丽,看林海流绿溢翠,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白马山主要风景名胜有:黄柏淌高山湿地、原始森林、神龙湖、望仙崖、黄莺大峡谷、大佛岩、大洞河、赵云山等自然景观,以及黔蜀门屏、朝天望、天尺坪茶海等人文景观。
黄柏渡——位于武隆区西南部白马山脚,距城区3公里处的长途河下游。景区群山环抱,溪流淙淙,峡谷幽深,曲径通幽,两岸郁郁葱葱的竹海与闲清怡致的沙滩互相辉映,被誉为武隆城区的后花园。其中核心地带更是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山岭巍峨,拥有大面积的灌木丛和草丛覆盖地表,加上成片的竹林和茂密的柏树林,植物起到了固水保土的作用,使得区内山青水碧,山体,水体和植物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自然景观。
黄柏渡是长途河下游的精采河段。是武隆人夏天戏水、游泳的天堂,每到下午炎热的时候或是傍晚闲暇时,武隆人都喜欢驱车到黄柏渡去戏水、游泳。那里汇聚到溪流里的水很多都是山泉水,所以水质清澈。黄柏渡漂流自长途河上游的黄泥槽起漂,漂程8公里,至黄柏渡黄鱼峡终漂,全程约需2小时。
黄柏渡漂流属典型的峡谷自助型漂流,两人或三人一组。情人、夫妇、二人世界,朋友、弟兄、三口之家,自操船桨,自取河道,在青山绿水间,时而静水流淌,时而浪头扑面,时而直下千里,趣味横生,其乐无穷。整个河段既有静水悠悠,又有滩头拍船,给人以心旷神怡,如痴如醉之感,青少年,中老年,男人,女人均乐之。
黔蜀门屏
黔蜀门屏——中国西南海拔最高、最富人文色彩的省界“门屏”,矗立于重庆武隆区白马山分岭密林古道中。这里与贵州省道真县接壤,现隶属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沙河村,海拔1800余米,距武隆城区50公里,系川、黔(今渝、黔)两省界碑,当地群众称之为“大碑”。此地当时属川、黔边区通道,常发生边界纠纷,事端频繁。清光绪二十七年,贵州遵义府正安州事蜀东人郎承谟以睦邻为重,树碑立界。石屏高2米宽0.8米厚0.2米。“黔蜀门屏”4字为行楷,字长47厘米,宽30厘米。上款为“知贵州遵义府正安州事蜀东郎承谟谨识并书”,下款为“光绪壬寅岁季夏月中浣谷旦”,字长6厘米,宽5厘米。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