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南非曾是一个英国殖民地、布尔共和国和非洲酋长领地共存的混乱地区,这片土地被认为毫无价值,直到探矿者们发现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钻石和黄金矿藏。一场争夺南非土地控制权的血腥冲突由此拉开了帷幕。英国人与布尔人展开了激烈争夺,甚至不惜发动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昂贵、最血腥、最屈辱的战争,最终,英国重创了布尔共和国。现代南非便是在这一混乱、激烈、痛苦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整个19世纪,展示现代南非诞生的血与泪。 在今天,南非仍是非洲最富有的国家。19世纪探明的钻石和黄金,为南非发展成为高度繁荣和运转良好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只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享受。正如作者所说,如果忽视历史的痛苦和动荡,钻石和黄金意味着巨大的财富。但对南非的原住民而言,这只是不断遭受劫掠、动荡、冲突、压迫的祸根罢了。不论是在钻石和黄金的开采过程中,还是冲突过后,白人都利用掌控的财富在当地强制实施白人至上主义,不断加深种族隔离,而南非的土著黑人则只能忍受贫穷、落后、悲惨的命运。南非经历的这些悲剧,从未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落幕。 作者简介 李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历史学硕士,曾翻译《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等书。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钻石狂热 第二章 深色地层 第三章 金伯利公司 第四章 挖掘者起义 第五章 变身大亨 第二部分 第六章 帝国大业 第七章 “保罗大叔” 第八章 鲜血洗矛 第九章 马朱巴之战 第三部分 第十章 钻石泡沫 第十一章 剥削条款 第十二章 梦想与幻想 第十三章 通往北方之路 第十四章 日耳曼的幽灵 第十五章 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 第四部分 第十六章 天命之人 第十七章 约翰内斯堡 第十八章 街角之屋 第十九章 逢场作戏的联姻 第五部分 第二十章 杀戮之地 第二十一章 非洲的平衡 第二十二章 前往俄斐 第二十三章 克鲁格的保护领 第六部分 第二十四章 “大谷仓”别墅 第二十五章 非洲的账单 第二十六章 此非久留之地 第二十七章 战利品委员会 第七部分 第二十八章 双城记 第二十九章 兰德金矿的老爷们 第三十章 罗德斯的阴谋 第三十一章 詹森远征 第三十二章 消失的电报 第三十三章 以征服之名 第八部分 第三十四章 地球上最富饶的地方 第三十五章 复仇女神 第三十六章 大博弈 第三十七章 战鼓敲响 第三十八章 最后通牒 第九部分 第三十九章 战事多险变 第四十章 向比勒陀利亚进军 第四十一章 焦土政策 第四十二章 痛苦的结局 第四十三章 和平使者 第十部分 第四十四章 阳光边疆战略 第四十五章 “起来,班图人!” 第四十六章 “黑人法令” 第四十七章 斯芬克斯之谜 尾声 注释 参考文献 序言 当今的世界与中国正在 经历巨大的转型与变迁, 她们过去经历了什么、正 在面对什么、将会走向哪 里,是每一个活在当下的 思考者都需要追问的问题 ,也是我们作为出版者应 该努力回应、解答的问题 。出版者应该成为文明的 瞭望者和传播者,面对生 活,应该永远在场,永远 开放,永远创新。出版“好 望角”书系,正是我们回应 时代之问、历史之问,解 答读者灵魂之惑、精神之 惑、道路之惑的尝试和努 力。 本书系所选书目经专家 团队和出版者反复商讨、 比较后确定。作者来自不 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 的思维方式,我们希望通 过“好望角”,让读者看见一 个新的世界,打开新的视 野,突破一隅之见。当然 ,书中的局限和偏见在所 难免,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 非洲南部“好望角”本名“ 风暴角”,海浪汹涌,风暴 不断。1488年2月,当葡萄 牙航海家迪亚士的船队抵 达这片海域时,恰风和日 丽,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 这个隐藏了许多个世纪的 壮美岬角,随船历史学家 巴若斯记录了这一时刻: “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个 海角,而且是一个新的世 界!” 浙江人民出版社 导语 这部《钻石、黄金与战争:英国人、布尔人和南非的诞生》,作为理解南非、理解非洲的读物。相信读者们在阅读本书时,不仅可以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理解他们对当今南非的影响,也可以更好地理解19世纪的非洲和世界,思考与财富相关的人性,以及那些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书评(媒体评论) 《钻石、黄金与战争》 是一位深谙非洲历史的作 家的作品。梅雷迪斯筛选 了一个世纪以来关于英国 人和布尔人之间战争的背 景与原因的争论,最终呈 现出这些引人入胜的叙述 。他还对故事的主要参与 者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 捕捉这其中难以磨灭的细 节。本书将目光聚焦于 1871一1910年南非的发展 。紧张的局势、疯狂的经 济变化、派系忠诚的转变 、操纵性的帝国野心以及 一系列的阴谋人物,使得 梅雷迪斯关于南非的最新 著作听起来比他对整个非 洲大陆的调查要复杂得多 。 ——《纽约时报》 在出版了一本广受好评 的《非洲的命运》一年后 ,梅雷迪斯将注意力转向 了南非复杂的历史。对于 任何想要了解从19世纪中 叶到20世纪初南非强权政 治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 必读的。 ——泛非通讯社 本书所讲述的南非的这 段历史始于1866年在奥兰 治河沿岸发现钻石,并以 南非联盟的成立结束。梅 雷迪斯的笔触跟随着英国 金融家塞西尔·罗德斯的崛 起,经历了南非钻石和黄 金的繁荣,描述了英国政 府与阿非利卡人之间关系 的变化。面对自然资源带 来的巨大财富的诱惑,英 国政府在其自身的沙文主 义以及南非亲英商界的怂 恿下,制造了一系列政治 危机,最终导致1899年第 二次布尔战争爆发。梅雷 迪斯很好地讲述了这个故 事,在简短的章节中,加 入了相关的个人和事件的 小插曲。 ——《外交事务》 在《钻石、黄金与战争 》一书中,梅雷迪斯将视 野转向19世纪末,探索了 南非联邦诞生的历史。梅 雷迪斯提供了一个引人入 胜的叙述,这无疑将满足 大多数对这个主题知之甚 少或根本没有该方面知识 背景的读者。本书提供了 对于该时期历史的基本概 述,非常值得一读。读者 也许会被鼓励进一步阅读 这个主题的其他相关书籍 。 ——斯蒂芬·米勒(美国 缅因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通俗易懂、生动的关于 种族隔离前南非诞生的历 史。 ——《华盛顿邮报》 梅雷迪斯熟练地展示了 钻石(然后是淘金)热潮 是如何为种族隔离奠定基 础的。 ——《纽约客》 原始的权力、腐败、种 族主义和第二次布尔战争 (1899-1902),在这本杰 出的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 叙述。梅雷迪斯将所有的 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呈 现了钻石巨头塞西尔·罗德 斯和布尔人领袖保罗·克鲁 格在南非诞生前的历史中 所扮演的角色。梅雷迪斯 彻底地让我们卷入了这段 扣人心弦的历史。 ——《图书馆杂志》 有关钻石和黄金的发现 如何改变南非的故事,以 前已经被讲述过很多次了 ,但从来没有谁能比梅雷 迪斯更生动、更清晰、更 引人入胜。 ——《洛杉矶时报》 精彩页 第一章 钻石狂热 随着对钻石的狂热蔓延到整个南部非洲和更远的地方,人们争先恐后、不顾一切地奔赴格里夸兰的钻石矿场,开普敦的一家报纸把它形容成“一场危险的狂潮”。成千上万的小店主、贸易商、办事员和农民,被一夜暴富的梦想所刺激,纷纷赶着牛车和骡车前往格里夸兰,因为在那荒凉而又烈日灼人的灌木丛地里发现了钻石。有些人从遥远的开普敦出发,徒步而来,穿越卡鲁干旱地区,走过700英里的旅程。 加入他们的还有一群外国冒险家:来自澳大利亚金矿的经验丰富的挖掘者,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四十九”①,来自伦敦后街的英国商人,爱尔兰异见者,德国投机者,休假的军官,船上的逃兵,冒牌贵族,讼棍和江湖郎中。一位钻石商在回忆录中写道:“每一辆邮车和牛车都带来了一群肮脏的、一钱不值的地痞流氓。” 关于惊人财富的故事是千真万确的。在早期,钻石在靠近地表的地方,挖掘者使用铁锹就能挖到。运气好的人,干一天可以挖到10-20颗钻石。有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发了财。一个身无分文的英国人发现了一块175克拉的原石,价值3.3万英镑。一次次的重大发现点燃了人们对冒险的热情。许多人一夜暴富,决定衣锦还乡,他们鸣枪庆祝自己的离去,向外界炫耀着他们的财富。 但不久之后,格里夸兰的采矿定居点就以绝望、疫病和死亡而闻名,如同那里的财富闻名于世一样。这里的恶臭与肮脏使新来的人感到震惊。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驮畜的尸体,它们因疲惫不堪而倒地死去,但人们视而不见,任其腐烂。挖掘者就地住宿,搭建起杂乱无章的帐篷,再在四周挖一些露天的壕沟当作公共厕所,蝇虫到处肆虐。曾于1871年11月到过这里的英国旅行家弗雷德里克·博伊尔(Frederick Boyle)写道:“装食物的盘子和饮料里都是蝇虫。”空气中充满了细小的灰尘,因为人们在这里从早到晚片刻不停地挖掘、筛选和分类矿石。水源严重短缺,这意味着大多数挖掘者很少能洗漱;离这里最近的能洗澡的河流,在20英里开外。在夏天,尘土飞扬、四处晦暗的格里夸兰平原就像烤炉一样灼热;而在冬天,夜晚的营地则变得异常寒冷。下雨的时候,“营地热”——主要是痢疾,就会大行其道,使挖掘者们受尽折磨。沙尘暴也经常会突然暴发,将帐篷从固定着的地面上扯下来,将固定建筑物屋顶的瓦楞带向空中。“在暂时寂静的空气中,人们可以看到,远处平原上升起了一堵墙,”一名曾居住在那里的人回忆道,“再过几分钟,我们的耳朵里就会充斥着风暴的轰鸣,眼前一片天昏地暗,眼睛、鼻子和耳朵里充斥着尘土,脸上刺痛,不得不背过身去。”然后,一层厚厚的灰尘覆盖了一切。 1871年11月,《钻石新闻》(Diamond News)的一名记者抱怨说:“矿区的沙尘问题之严重,几与鼠患、瘟疫和饥荒不相上下,如果还有更糟的,也不会比它坏到哪里去。” P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