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 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 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民间传说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 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 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 《三国演义(无障碍阅读美绘本)》(作者罗贯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之一。 《三国演义(无障碍阅读学生版)》采用文中名师导读和名师注解的方式,使学生真正无障碍阅读原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无障碍阅读美绘本)》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它以战争为主线,描写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统一期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重点展现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小说描绘了一幕幕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刻画了近五百个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对后世的政治、军事、谋略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名师解读:吕布战败,董卓失利,李儒曲解童谣,劝董卓迁都长安。曹操见董卓弃洛阳而去,便乘势引兵追袭。不料身为盟主的袁绍胸无谋略,气量狭小,不肯发兵相助,致使曹操孤军兵败,并险些丧命,幸而遇曹洪相救才转危为安。孙坚救灭宫中大火,得到传国玉玺,于是假托有病欲回江东。由于孙坚手下人的出卖,袁绍得知此事后步步相逼,孙坚无奈只能离开洛阳。曹操、刘备见袁绍不能共谋大事均选择离去,另谋大业。
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绍遂移檄孙坚,令其进兵。坚引程普、黄盖至袁术寨中相见。坚以杖画地日:“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术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孙坚。
忽人报坚日:“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坚辞袁术,归到本寨,唤来问时,乃董卓爱将李傕。坚日:“汝来何为?”催日:“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坚大怒,叱日:“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
李傕抱头鼠窜,回见董卓,说孙坚如此无礼。卓怒,问李儒。儒日:“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日:‘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卓大喜日:“非汝言,吾实不悟。”遂引吕布星夜回洛阳,商议迁都。聚文武于朝堂,卓日:“汉东都洛阳,二百馀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司徒杨彪日:“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鉴察。”卓怒日:“汝阻国家大计耶?”太尉黄琬日:“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卓日:“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馀。汝等再休乱言。”司徒苟爽谏日:“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卓大怒日:“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卓出上车,只见二人望车而揖,视之,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卓问有何事,毖日:“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卓大怒日:“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绍已反,是汝等一党!”叱武士推出都门斩首。遂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李儒日:“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馀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
且说孙坚飞奔洛阳,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坚先发兵救灭了火,令众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军马。曹操来见袁绍日:“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绍日:“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操大怒日:“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馀,领夏侯悖、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日:“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竞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吕布骂日:“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悖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悖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布引铁骑掩杀,操军大败,回望荥阳而走。走至一荒山脚下,时约二更,月明如昼。方才聚集残兵,正欲埋锅造饭,只听得四周喊声,徐荣伏兵尽出。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带箭逃命,踅过山坡。两个军士伏于草中,见操马来,二枪齐发,操马中枪而倒。操翻身落马,被二卒擒住。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日:“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日:“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日:“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洪日:“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操日:“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馀,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
……
P51-53
张炯
高尔基曾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文学书籍自然也不例外。
文学作为人类精神凝结的花朵,作为语言符号的艺术,不独在满足人们审美需要,教育人们认识现实、培植灵智、陶冶情操、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等方面,历来都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它在帮助青少年提高审美欣赏水平、提高运用语言的作文能力方面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文学艺术不但描绘人类的灵魂,也塑造人类的灵魂。人类超越动物,从野蛮时代进人文明时代,具备优美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如莎士比亚所赞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与社会历史的进步分不开,也与文学艺术对人的陶冶和升华的作用分不开。
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一套值得向广大青少年推荐的高品位的文学艺术方面的读本。被选人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作品,都是国内外受到广泛赞誉的经典文学名著,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过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优秀之作。该套丛书作为青少年的课外读物,题材和主题广泛,形式和风格多样,涵盖了人们历史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但有世界著名的中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简·爱》《呼啸山庄》《复活》《我的大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汤姆·索耶历险记》《汤姆叔叔的小屋》《鲁滨孙漂流记》《少年维特之烦恼》《老人与海》等,也有《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选》《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等短篇小说,更有科学幻想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和童话小说《木偶奇遇记》。此外,也选人了戏剧、诗歌、散文方面的《莎士比亚悲剧集》《莎士比亚喜剧集》《泰戈尔诗选》《瓦尔登湖》。中国文学名著部分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呐喊》《鲁迅杂文集》《朱自清散文》《徐志摩精品集》《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及其他》《小桔灯及其他》以及古代的诗文《论语通译》《孟子选注》《庄子选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初中生必背古诗文》《高中生必背古诗文》等。可见,这套丛书视野开阔,兼顾古今中外,选取考虑周全而选择标准严格。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实现强国富民、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接班人和有生力量。他们读的文学作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智力结构、人格塑造,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接受新事物、培养感受力的最佳阶段。时下,快餐文学泛滥,不仅其拙劣的文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其流于浮躁的文化内涵也不利于学生的思想进步。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学生该如何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了众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难题。我以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选编的世界文学史上一流的作品,在帮助解决这个难题方面,是可以起到良好作用的。它们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进步的思想追求和独特的艺术创造。经典名著中没有严肃的说教,也没有枯燥的讲解,只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鲜明如画的艺术境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在轻松的阅读中,使读者拓展知识、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的价值,领会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正是名著给予人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这套丛书的编选还有如下特点:严格选择权威版本,名家翻译,专家注释,避免知识偏误;全彩足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还增设了“阅读准备”“阅读指导”“阅读链接”“阅读训练”诸栏目。这些设计可以为读者在阅读名著之前先进行知识铺垫,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主题意蕴和文学特色,有效帮助读者在“准备”阶段打好阅读基础。名师导读中的点评,妙语不断,见解独到,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华赏析、延伸思考,点评章节要点,深入探查写作方法和文章意蕴;融合作者、译者与名师智慧的精彩注释,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并获得更多与原文相关的课外知识;提炼出作品中最典型的写作手法,深入分析,指导学生有效地应用于日常写作之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真正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总之,该套丛书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读者深入阅读的兴趣和效果,能帮助学生快速洞悉全书结构,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充分展示了经典的魅力。
实际上,这套丛书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也适合成年人阅读。在我国文化大发展、文艺大繁荣、教育大普及的时代,出版这套丛书,尤有重大的意义。
我热烈祝贺这套丛书的出版,并向策划和选编这套丛书的编者和译者以及有关工作人员表达自己的敬意!
是为序。
2013年6月24日
于北京花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