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元代文学散论(精) |
分类 | |
作者 | 查洪德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元代文学散论》为元代文学研究名家查洪德教授新著,内容包括40余篇学术论文、序文和专访,涵盖了元代文学各体裁作家作品及元代文人精神、民族关系、文学思潮、文化现象等研究,深入论述了元代文风、世风和文学观念的变迁,对元代文学诸多问题展开思辨,得出新的结论。“附录”发论深刻,廓清了长期以来对元代文学的误解,以新的学术眼光重新审视与评价元代文学。本书是作者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集,显示出新时代学人辛勤治学的轨迹,具有极强的学术启迪和理论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查洪德,1957年11月生,河南内黄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元代文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元代文学研究与文献整理,中国诗学研究,为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姚燧集》(整理)、《元代诗学通论》《元代文学文献学》(与李军合作)、《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金元卷》(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辽金元文学研究》(与李修生教授共同主编)等,其中《元代诗学通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获省级学术成果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摘登四十多篇次。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目录 自序 元代文学的多元丰富性 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学关系的思考 理学与元代文学思潮 理学之人格追求与元人之文风追求 辽金元诗歌研究之成就与未来的任务 元代诗文论研究概述 元人的文道观与文章功用论 元人诗宗唐观念之演变 元诗发展述论 元诗四大家 “金华四先生”的诗文成就 《全元文》:新世纪元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辽金元笔记文献整理述论 《看钱奴》元明刊本的比较研究 论《楚昭公》的主题与郑廷玉杂剧的思想性 元曲“蛤蜊味”说献疑 金元之际杨奂的诗文成就及影响 耶律楚材与北京 刘秉忠文学成就综论 方回的诗人修养论 以传奇为传记:姚燧文章读札 元代文化史上的“刘因现象” 袁桷的学术渊源 诗人李洞和他的湖上园亭宴集题咏 耶律楚材著述的流传与整理 刘秉忠文学文献留存情况之考查 行秀著述考 研究中国文学须有中国思维 近古诗学的“变”与“复” 于东新《金词风貌研究》序 郭中华《金元全真道教文学研究》序 何跞《元代文学新论》序 刘嘉伟《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序 胡蓉《元代色目作家研究》序 张艳《元代雅俗双栖作家研究》序 杜改俊《忽必烈潜邸幕僚形成研究》序 任红敏《忽必烈潜邸儒士与元代文学发展》序 王双梅《元上都文学活动研究》序 杨富有教授《元上都扈从诗辑注》序 罗海燕《金华文派研究》序 陈才生校注《存复斋文集》序 附录 查洪德:元代文学的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序言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 过为自己编一部集子。编这 部集子的缘起,也很偶然。 2019年底《元代文学通论 》出版后,加之之前的《元 代诗学通论》《理学背景下 的元代文论与诗文》以及其 他几本书,本以为自己以往 发表的元代文学研究文章, 大致都在这些书里了。但此 后,我从知网查看自己发表 过的论文,发现曾在《文学 遗产》和《文献》上发表过 的刘秉忠研究的文章,哪部 书也没有收。为什么不把这 些文章作附录收在《元代文 学通论》里呢?后来我把已 经发表过而没有收入任何一 部书的论文清理一下,竟然 还有二三十篇。其中有的发 表在一些辑刊上,现在已经 很难找到。这促使我下决心 编一部集子,把这些文章收 进去。这些文章不写于一时 ,讨论的问题也比较分散, 那就取个老实的书名,叫《 元代文学散论》吧,尽管这 名字既乏文采,也不够学术 ,但它体现了书的内容:研 究的是元代文学问题,文章 的性质主要是“论”;讨论元 代文学多方面的问题,是“ 散”。 编这本集子,也给自己 一个机会同顾一下三十多年 来走过的学术之路。2020 年,《中华读书报》王洪波 先生采访我,他给我的采访 题目,有一个是“如何走上 元代文学研究之路的”,当 时没有作具体回答,这里可 以作一个补充,也算对王洪 波先生美意的回报。 我是“文革”后第一届专 科生,考入当时的安阳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1980年底 毕业,1981年即留校在教 务处_T作,岗位是行政。 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难以言 说的繁忙,没有上班下班、 白天晚上,假期里的星期天 也难得休息。但出于对学术 的向往,自己挤时间读点书 ,中文系的老师们也愿意让 我跟他们一起做些事,但并 没有一定的方向,准确地说 ,也不懂得什么是研究方向 。先后与老师们合作整理出 版了笔记《才鬼记》《青泥 莲花记》,又做了《沈俭期 诗集校注》,都由中州古籍 出版社出版。做这些事,年 龄在二十多到三十岁时。回 想起来,除了无知大胆,并 没有多少值得赞赏的东西。 当时我的工作,除教务处日 常事务外,还曾兼做《安阳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 编务。1984年学报整顿, 当时我已脱离学报,但学报 的几位老师还是找到我,商 量如何应对及写整顿报告。 我建议,把学报更名《殷都 学刊》,并建议着力办好殷 商史与甲骨文研究栏目,以 此为特色,带动刊物上层次 。我的意见被老师们采纳, 改刊后引起河南省教育厅高 教处主管科研工作的孙顺霖 处长的高度重视,在他的大 力帮助和推动下,《殷都学 刊》很快产生影响,成为国 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当时 我还为《殷都学刊》设计了 一个地方文学研究栏目,叫 “邺下风流”(安阳是古邺城) ,这成为影响我后来学术走 向的一个伏线。那时有一个 思路:地方性低层次学校, 应该研究地方文化。整理《 沈俭期诗集》与此有关;研 读郑廷玉戏曲作品,也与此 有关。 据《录鬼簿》记载,元 代曲家郑廷玉是彰德(今安 阳)人。至于彰德何处人(古 彰德很多地方不属今安阳) ,没有记载,现在就把他视 为安阳人了。我读他的作品 ,写成《(看钱奴)元明刊本 的比较研究》,时间是在 1989年。这是我写的第一 篇元代文学研究论文,当然 是摸索着写的。当时《河北 师范学院学报》有一个“元 曲研究”专栏,我投了稿, 发表在该刊1991年第1期。 后来张月中编《元曲通融》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收入了我这篇文章。沿着 同一思路,我后来又写成《 论(楚昭公)的主题与郑廷玉 杂剧的思想性》,发表在《 中州学刊》1993年第4期, 这篇文章也收入张月中主编 的《元曲通融》。这是我早 期在元杂剧研究方面留下的 痕迹。 1987年,我从教务处调 《殷都学刊》编辑部工作, 尽管我在编辑部的岗位还是 行政,但我个人觉得,来编 辑部总得搞学术吧。此时我 看到北京师范大学招收访问 学者的信息,导师有李修生 先生。我当时已经校点注释 过《才鬼记》和《青泥莲花 记》,正在整理《沈俭期诗 集》。由于工作和其他原因 ,我参加过多次河南省的古 籍整理工作会议,会上听老 先生发言,知道古籍整理需 要很大的学问。但自己懵懵 懂懂,不明白这很大的学问 是什么。既然全国名校古籍 整理研究所招收古籍整理访 问学者,何不去学习呢?抱 着这样的想法,我报了名。 到了北京才知道,北京师范 大学古籍所承担了《全元文 》编纂的重大项目,由此招 收古籍整理方向的访问学者 。当时正在做文献普查,我 们访问学者参与了一些工作 ,但主要还是自己搞研究。 由此机缘,我开始走上元代 文学研究之路。 访学时间只有一个学年 ,约九个月,但在我一生读 书经历中,这是真正的读书 时间。我的中小学时期在“ 文革”中度过,“文革”结束 ,我考取了大专,那时我们 读书都特别努力,但我所在 的学校是中等师范基础,加 上“文革”刚刚结束,图书馆 本来没有多少书,很多书尚 未解禁,能读的书其实极少 。大专毕业留校做学校行政 工作,要读书,那只能是古 人说的“三更灯火五更鸡”了 。而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