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浪游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恺//韩松落//尼佬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对自在旅行的渴盼,为现实所束缚,如何排遣心中的那份念想,或许可以“纸上相逢”,在这本《浪游记》的文字中,感受旅行中的“自在、乡愁、尘间、味道、温度、遇见、阅世”,在“纸上”共赴一场山川间、江河旁、城市中的豁然闯荡。
本书作者,一位是曾跑遍山川的媒体人,一位是深耕文字的作家,一位是行迹遍布海外的旅行家。他们都是“七零后”,也是生活中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热爱旅行,并热衷于用敏锐的细腻笔触,无所掩饰地记录着行迹所至的那些小城镇的独特风物,那些被时间长河冲刷过依然感动人心的景致,那些奔波于尘俗生活中却依然充满质朴向往的旅人。
从兰州附近一座几近被遗忘的小镇,到长江流经的那座叫宜昌的城市;从湄公河畔王宫附近的古老银器店,到西湖边凌晨四点的茶会;从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脚夏尔巴人那碗豆汤饭,到印度那场与神庙频繁相遇之行;从寻觅真的张爱玲故居,到偶见西域的那片霞光……
作者简介
韩松落,70后,1997年开始散文及小说写作,2004年开始专栏写作,在多家媒体开有电影、音乐、娱乐、文化评论专栏。著有《为了报仇看电影》《我们的她们》《窃美记》《怒河春醒》等。《看电影》及《香港电影》杂志举办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GQ》中文版2012年“年度人物之专栏作家”。
“松落”是笔名,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
目录
序|火把或堕泪碑 李修文
1 自在
西域|霞光映照之地
伊犁|花下埋骨,树下种酒
青州|那些微笑的佛像
2 乡愁
宜昌|长江从我们身边流过
兰州之内|一个城市的所有
兰州之外|乡村里的花朵和被遗忘
3 尘间
佛山、徐闻、包头|关于“杀人”的回忆
震余记|片刻印画
从云南到缅甸|穿不过的边界
4 味道
嵊州|吃是一种漂流的命运
净慈寺|凌晨四点的茶会
四味摩洛哥|薄荷茶、蜗牛汤、塔吉锅和葡萄酒
5 温度
热汤|进入温度的漫长旅程
波斯火山|阿布与达玛万德
老挝|银匠、Beer Lao、湄公河畔
6 遇见
繁花|相遇和一个女人的花园
拉达克|伊雪的故事
马路巡阅记|真的张爱玲故居,理应只是废墟
7 阅世
敦煌|梦中之梦
尼泊尔|三十碗豆汤饭的旅行
印度之梦|追寻朝圣者的脚印
后记 没有一次旅行,不是回到故乡 王恺
序言
火把或堕泪碑
李修文
就算远上雪山,抑或奔
行在戈壁尘沙深处,韩松
落,仍然是我认识的那个
韩松落,不管行至何处,
这个人总是一如既往地敬
天惜人。沙洲里的白鹤、
戈壁石旁的骆驼刺、被风
吹动的榆钱等等,只要被
他遇见,总归都有着落,
就好像,不是他走过了它
们,而是它们走过了他。
如此甚好:我们当然时常
忍不住,要在荆棘草莽间
碾压自己,以使自己获得
实在,却也别忘了,河山
其实不在他处,它们就长
在我们身上,我们在哪里
,河山即在哪里。所以,
韩松落所踏足过的河山,
全都长成了他的样子——
朗星高悬,风吹草低,山
间草木与地上百兽都要在
震惊里止息,都要满怀温
良与体恤之心,都要先朋
友一步偷偷地把酒钱结掉

王恺之行迹,几近于幕
府时代武士们的浪游:裹
布挂杖,不平则鸣,该吃
饭的时候吃饭,该动手的
时候动手;也有一些时候
,他受困于旷野,或者说
,旷野因之而疑虑和踟蹰
,东临碣石,西出伊犁,
濯缨还是濯足,仍然不见
分晓,因此便要挣脱:“我
喜欢这些风景,但是这些
风景与我无关。我庆幸它
们与我无关——我已经逃
离了它们。”事实果真如此
吗?要知道,王恺在宜昌
长大,此地可谓是楚风渊
薮,是屈原问天和撞鬼的
所在,我怀疑,王恺的身
上也住着一个屈原,事实
上,要想和屈原真正作别
是多么难啊,滋兰树蕙,
终究意难平,花团锦簇之
地,偏偏逢到了怀沙自沉
之时,于是便要天人交战
,道路延伸到哪里,战火
自然就烧到了哪里。
显然,在穿林过河的路
上,尼佬是自在的,这自
在当然不是证悟之后的脱
落,反倒像是红烧肉就在
眼前,又像沙弥向着藏经
堂奔去,只要一路往下走
,真经总会现身,生米迟
早都要被煮成熟饭。有时
候,他是赴宴者,面对一
席酒菜全无分别心;有时
候,他是报信人,却也分
明不是《约伯记》里的那
个唯一逃出来向你通风报
信的人,他不过是要对你
说:尼泊尔的豆汤饭堪称
鲜美,印度小旅馆的床单
上有洗不掉的酥油味。正
所谓:“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几乎可
以认为:在古代,未被文
字描述过的山河是幽暗和
不存在的,神仙洞府也好
,飞沙走石也罢,唯有被
法显和徐霞客踏足与描述
过了,它们才得以在这世
上真正显影,也因此,法
显和徐霞客,虽说受了苦
,但也常有欢喜与创世之
意,要我说,尼佬的行踪
里也含有法显和徐霞客之
意,然而,在各种人迹罕
至之地都逃不过旅游攻略
的今天,欢喜与创世,只
怕也都是些残山剩水了。
是啊,那么多地方,已
经被那么多人去过了,他
们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
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来问
问我自己,我的答案是:
非得要去烟尘泥沙里打滚
,非得要从石缝山间拽出
几个人和几棵草来,再与
之相亲相近,我才能重新
做人,所谓重新做人,不
过是腾空一个“我”字。唯有
腾空了“我”,我才能认命,
我才知道这世上无法战胜
的东西永远比能够战胜的
东西要多得多,所以,管
它远上寒山还是骑鹤下扬
州,前方来者是骡子还是
马,你们不过都是一块块
提醒我就此安营扎寨的堕
泪碑。
且慢,安营扎寨又谈何
容易?我和韩松落曾经有
过共同的旅行,一路上,
我目睹过他如何耐心地给
一条被盐碱充满的小路拍
照,也曾见他长时间地沉
浸在一片野杏花林里流连
不去,我知道,这个人对
世界怀有深悲,并因此对
一路遭逢全都献上了安静
、们匐和专注——一朵花
、一条路,你们都受过苦
,从前,我也像你们一样
受过苦,而今天,于你于
我,好歹都是崭新的一天
。作为韩松落的朋友,我
当然要感谢我们旅途上的
那些灯火、佛像和龙卷风
,是它们扑面而来,不由
分说地裹挟了他,才使得
一个经受过损伤的人尚能
大口吃肉,尚能重整自己
体内的波涛,只不过,我
还是觉得,在这旅途中颠
沛着的,只有一半的韩松
落,另外一半的他仍在奔
赴此地的道路上,披头散
发且又合二为一的时刻还
没有真正到来。
还有王恺和尼佬。嵊州
有好吃好喝,却不免让王
恺倍觉肉身被割裂,命运
向着吃喝奔走,自己竟然
做不了自己的主;东京泡
汤,花瓣落进汤池里,爽
则爽矣,多少也有些尴尬
;最不忍的,是在一场巨
大地震的震余中,“上穷碧
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
见”,人至此境,已经与被
打回原形的兽类没有什么
不同,除了像一只狐狸般
在废墟边低走、呜咽,再
怅望首丘,其人又当如何
呢?即使是经年累月远在
天边的尼佬,这位筋斗云
上的悟空,写了不少遇见
,更写了不少再见,在缅
甸,萍水相逢的人跟他说
:“我知道我们不会再见,
不会再见了。”波斯雪山底
下,他跟自己说:“在热情
没有化作消耗之前,让我
们愉快地再见吧。”拉达克
的山顶上,他与重逢的故
人一起往山下奔跑,故人
跑向她的男孩,而他自己
,则终须回到“当下的人间”
,没错,就是那个幻梦中
断、炎凉堆垒的人间。我
猜,即使在幻梦之中,尼
佬只怕也没少面对过匮乏
和凉锅冷灶吧,诸多热情
和欢喜,弄不好,只是他
对它们的反对和抵御
导语
自在、乡愁、尘间、味道、温度、遇见、阅世。
共赴一场山川间、江河旁、城市中的豁然闯荡。
在书中,三位作者“六手联弹”,写给读者的文字,不仅仅关于彼此的旅行,也关于各自人生某一阶段的旅程。沉淀下来,能读出光阴荏苒之后对生活细微点滴的耐心与从容,以及他们这一代人对朴素美好的本真热爱。
后记
没有一次旅行,不是回
到故乡
王恺
这本书的起因在我,部
分主意也是我出的。把几
个人关于旅行的文章编辑
成一本书的想法得之于偶
然,完全是随心所欲,任
性而无知。有位我认识不
久的资深编辑,听说我想
做这件事情,摇摇头说,
没有人会买一本三个作者
的书的,我也点头赞同,
三个作者,简直名字都没
法排在封面上,太拥挤了
。但后来一想,这是设计
的事,专业的活交给专业
的人做,我就不操心了。
书籍设计找了周安迪,
前同事,和我一样从北京
的公司辞职,回到上海做
自己的事。他在天平路的
小书店“梯”,堆叠的书籍非
常紧凑好看,我自己上一
本书《浪食记》本来也是
找他设计,后来不知道怎
么就黄了。这次这本《浪
游记》,也算是圆梦。尽
管他拖稿的能力让人瞠目
结舌,但看到封面上那些
精致如同从《千里江山图
》里挖取出的青绿小山,
我觉得,所有的拖欠,所
有的潜藏的恨意,都可以
一笔勾销了。
顺便说一句,《浪食记
》之后有本《浪游记》,
算是“北大培文”陪着作者任
性,感谢他们。
插图作者“小民老二”,
是我在微博上随意撞见的
。有次看到他拍的一组弥
渡县百货商店的照片,一
下子把我击中,空阔的无
人问津的空间,却堆满了
各种过时或努力行时的物
品,神奇的人类制造的废
物,凄凉而完美。巧得很
,这个县城我曾经去过,
县城里还有马车做代步工
具,云南的矮种马,一路
小跑着,只有我和马车夫
在乡村的公路上,一路聊
着游客的话题,收入、谋
生、风景什么的。路边是
满池塘的荷花,让我想到
了中国古典的图案“满池娇”
。我喜欢那花,却又不想
爬坡,想不到中年的马车
夫,居然下车帮我摘了几
朵,大约觉得我是难得的
远方的客人。这大概是看
到老二的那组照片会心动
的原因——后来发现他也
是插图作者,有几组插画
,充满了生命的细节感,
同样是堆出来的满满当当
无用的细节。我们都是用
细节去填补生命的空虚的
人,且他也爱旅行。在这
几点原因的驱使下,贸然
找素不相识的他去做《浪
游记》的插画,没想到,
他一口就答应了。
我一个曾经的朋友告诉
我,写任何介绍,包括后
记类的文字,千万别以为
自己得了奥斯卡奖,一开
始就感谢这个那个的,但
这两位不太熟悉的合作者
,确实是我要感谢的。
接下来才是正经的话。
确实没道理要出一本三
个人的旅行文章合集,更
何况我和韩松落、尼佬也
不是形影不离的朋友,都
没有三人一起旅行过。也
不知道我怎么就迷了心窍
,心心念念想把这件事情
做成,想了几年。三个人
中,大约只有Lonely
Planet的专业作者尼佬是地
道的旅行家,他是我早年
博客时代的朋友。我遇见
他的时候,他还有一丝佤
族美少年的影子残留在面
孔之上,尽管那时候他已
经是深圳的精英白领,可
那种少数民族不拘束的天
性,我已在他文章中看熟
了,就觉得这个工作未必
他能干长久。果然,没几
年他就辞职去当了旅游专
栏的作者,进一步成了专
业的徒步旅行的导游,美
少年变成了浪游中年,一
丝彪悍的、与荒野达成共
谋的气息,开始弥漫于他
的周身。
某一年,我动了徒步的
心思,和他一起去格鲁吉
亚晃荡。最经典的场景是
,他指着我们面前的荒山
,说,今天我们要海拔升
降1000米,然后就消失了
,这让我这种体重身大的
冒牌徒步爱好者非常惊慌
,开始叫唤着要找马来做
骑行,当然是没有,高加
索内陆的小村落不满足无
能游客的需求。
爬了十小时,终于能看
到雪山,捆绑过普罗米修
斯的神话里的雪山,尼佬
在山头悠闲地喝着可乐,
他可能无法理解我的狼狈
。后来写了《热汤|进人温
度的漫长旅程》,浑然忘
了这件事,只写了格鲁吉
亚的酒,还有公路旁的大
车店、无穷无尽的道路,
埋葬了多少心事,这时候
也才明白,在尼佬的旅行
文字里,是没有这些浅薄
的困难和游客眼里的艳丽
图景的,他看见的世界是
他的道路,注定要走的是
一条荒芜的道路。
大概还是因为自身少数
民族的天性,他特别能走
,也爱走。那次在格鲁吉
亚,某天我们爬了五小时
后几乎精疲力竭,而他还
要走一条更远的道路,去
看另一处无名的雪山;尤
其是现在,一年总有三百
多天在路上。这样的道路
,满是泥泞,满是坎坷,
几乎都是荒野,这样的人
,不就是天生的浪荡族?
他不写《浪游记》,还有
谁能写?
松落也是老朋友,现在
提起第一次见面,我都彻
底模糊,潜意识是想忘掉
我们已经是一定年纪的人
?只记得他说自己也很能
走路,甚至有当过某次高
原徒步比赛冠军的经历,
这也得益于他常年在兰州
周围的荒山野岭行走的缘
故,经常看到他发的一些
荒野照片,花、荒凉的草
甸,偶尔路过的闲人的一
句话,天外飞音似的。更
多的还是路,不知道去向
哪里的道路。
他说他喜欢看抖音上陌
生人踩雪的视频——普通
人不会去多看一眼的东西
,都不知道地理坐标的荒
野之境。原谅我,我用了
太多“荒野”这个词,但是我
发现,我们几个人,
精彩页
西域|霞光映照之地
霞光记
怎样才算“去过”一个地方,有位旅行家朋友的结论是:“至少待一个白天或歇一晚。路过当然不算。”在我看来,“去过”仍然可以分出许多层次,有浅度的“去过”,也有深度的“去过”。深度的“去过”里,应该有一条硬指标:是不是看见过一个地方的朝霞和晚霞。因为,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只有在一个地方停留得足够久,才有可能遇到上天的馈赠。
在西部,尤其在敦煌以西的地方,例如新疆,常常可以看到朝霞和晚霞,因为,霞光是阳光和云层、水汽、尘埃联合生产出来的,西部的气候,特别适合生产霞光。晴朗往往特别彻底,暴雨也经常猝不及防,干燥和湿润的对比来得非常强烈,霞光就在这种动荡里产生。它是戏剧化的、激烈的、大开大合的,是天空最暴烈的情绪表达。我在沿海地区生活过很久,从没看见过西北那样的霞光,因为那里常年水汽蒙蒙,阳光不够强烈,缺乏这种暴烈和戏剧性。
记忆里最美的霞光,是十五岁时看到的,那时我读高二,每天要上晚自习。晚自习是晚上七点开始,而西北的夏天和秋天,太阳是八点半以后才落山。那天,我们在教室里自习,起初的一个小时,什么都很正常,落日的光芒,金灿灿地洒进教室里,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八点刚过,天空之上,似乎有什么机关被启动了,晚霞开始变换各种颜色,金红、火红、淡粉、深棕、黑红、灰红,艳丽浓烈的云,翻江倒海一样地在天上翻滚,云层的缝隙里,金光像探照灯一样照下来。
起初,只有几个人发现了天空的异样,以为很快会过去,只是随意张望了几眼,但十几分钟后,天空各种颜色的翻滚越来越剧烈,似乎有一场战争在天上发生。我们全都涌到窗前去,又惊又喜地凝望,别的窗户里,也传来叽叽喳喳的语声,整座教学楼,慢慢喧闹起来。直到九点,天彻底黑下去,天地交接的地方,镶着一点熔岩一样的金红色,算是霞光存在过的最后一点证据。
又一年的早晨,我醒得特别早,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我看见秋天的天空,朝霞像疯了一样汹涌,微光中,什么地方的树在轰鸣,声音像海,鸟群惊慌失措,急雨一样从窗户外飞过去。那朝霞非常有力量,地上的屋子好像被那力量带着,歪斜了。向着一个方向斜过去,于是屋顶更尖峭,窗户变成菱形。但这景象只持续了几分钟,很快,朝霞消失了,天上甚至连一点死灰一样的痕迹也没有留下。
后来,我再也没遇见过那种近乎礼遇的霞光。但一年四季,在这霞光地带里,我们还是经常会因为天空的暴烈与戏剧,涌到窗前去,每一次都和第一次看到时一样惊奇。
天空的戏剧,还要地上的事物与之配合,所以,西部的最佳观霞点,应该是沙漠和丹霞地貌。朝霞或者晚霞,映照在金色的沙丘、红色和赭色的山崖上,是非常壮丽的,只是,很多人在西部生活过好多年,却从来都没有遇到过,只在别人拍摄的照片里,看到过那种想象中的情景。都是因为,那是一种可遇不可求之景。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