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增材制造也称为3D打印,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发明。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构与优化、对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了更加系统、客观、全面、翔实的介绍和论述。全书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基本问题:增材制造的前处理;光敏材料选择性固化增材制造;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增材制造;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增材制造;薄型材料分层切制增材制造;其他增材制造技术及技术选用;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增材制造的后处理及精度检测;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本科和高职高专机械、机电、汽车、材料成形及控制、管理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杨占尧,二级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持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主持人、国家级精品教材主编。2009年、2011年和2013年连续三届河南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主持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主持人。河南省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杨占尧教授学术造诣高深,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具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实的专业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科研奖励10多项,正式出版著作和教材26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8项。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增材制造技术 1.1.1 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 1.1.2 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方法的区别 1.1.3 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方法的关系 1.2 增材制造主要技术方法与使用材料 1.2.1 增材制造主要技术方法 1.2.2 增材制造技术使用的材料 1.3 增材制造过程 1.4 增材制造技术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增材制造的前处理 2.1 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 2.1.1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构建三维模型 2.1.2 利用反求工程构建三维模型 2.2 三维模型的STL格式化 2.2.1 STL格式文件的规则 2.2.2 STL格式文件的错误和纠错软件 2.3 三维模型的切片处理 2.3.1 成形方向的选择 2.3.2 增材制造中的主要切片方式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光敏材料选择性固化增材制造 3.1 SLA增材制造的原理和分类 3.1.1 SLA增材制造原理 3.1.2 SLA增材制造的分类 3.2 SLA增材制造的基本过程及支撑结构 3.2.1 SLA增材制造的基本过程 3.2.2 SLA增材制造的支撑结构 3.3 SLA增材制造的材料及选择 3.3.1 对SLA增材制造材料的要求 3.3.2 SLA增材制造材料的分类 3.3.3 SLA增材制造材料的选择 3.4 SLA增材制造的优点与缺点 3.4.1 SLA增材制造的优点 3.4.2 SLA增材制造的缺点 3.5 典型SLA增材制造设备简介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增材制造 4.1 SLS增材制造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4.1.1 SLS增材制造成形原理 4.1.2 SLS增材制造烧结机理 4.1.3 SLS增材制造的激光扫描系统 4.1.4 SLS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的影响 4.2 SLS增材制造的成形过程 4.2.1 SLS增材制造的烧结 4.2.2 烧结件的后处理 4.3 SLS增材制造的材料及其选择 4.3.1 SLS增材制造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4.3.2 SLS增材制造材料的种类 4.4 SLS增材制造的优缺点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增材制造 5.1 FDM增材制造的工作原理和成形过程 5.1.1 FDM增材制造的工作原理 5.1.2 FDM增材制造的成形过程 5.1.3 FDM增材制造装备构成 5.2 FDM增材制造的材料及选择 5.2.1 FDM增材制造对成形材料的要求 5.2.2 FDM增材制造对支撑材料的要求 5.3 FDM增材制造的优点与缺点 5.4 FDM增材制造常用控制软件 5.5 典型FDM增材制造装备简介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薄型材料分层切割增材制造 6.1 LOM增材制造的工作原理 6.2 LOM增材制造的工艺参数和后处理 6.2.1 LOM增材制造的工艺参数 6.2.2 LOM增材制造的后处理 6.2.3 易于去除废料的LOM增材制造工艺 6.3 LOM增材制造的材料及选择 6.3.1 纸的性能 6.3.2 热熔胶 6.3.3 涂布工艺 6.3.4 KINERGY公司的纸基卷材 6.4 LOM增材制造的优点与缺点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其他增材制造技术及技术选用 7.1 其他增材制造技术 7.1.1 DLP光固化技术 7.1.23 DP打印技术 7.1.3 掩膜光刻成形技术 7.1.4 弹道微粒制造技术 7.1.5 三维焊接成形技术 7.1.6 数码累积成形技术 7.2 主要增材制造技术的比较与选用 7.2.1 主要增材制造技术的比较 7.2.2 主要增材制造技术的选用原则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 8.1 金属材料增材制造的发展历程 8.2 选区激光熔化制造技术 8.2.1 SLM的成形原理 8.2.2 SLM的成形工艺 8.2.3 SLM的成形特点 8.2.4 SLM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8.3 激光立体成形制造技术 8.3.1 LSF的成形原理 8.3.2 LSF技术的成形工艺 8.3.3 LSF的主要特点 8.3.4 LSF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8.4 电子束选区熔化制造技术 8.4.1 EBSM成形的原理 8.4.2 EBSM成形工艺 8.4.3 EBSM成形特点 8.4.4 EBSM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8.5 电子束熔丝沉积制造技术 8.5.1 EBF的成形原理 8.5.2 EBF的成形特点 8.5.3 EBF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8.6 复合增材制造技术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增材制造的后处理及精度检测 9.1 增材制造的后处理 9.1.1 非金属聚合物类材料的后处理 9.1.2 金属合金类材料的后处理 9.2 增材制造制件的精度检测 9.2.1 增材制造制件的精度 9.2.2 增材制造制件的检测技术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10.1 在模具领域的应用 10.1.1 硅橡胶快速制模 10.1.2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 10.1.3 金属树脂快速制模 10.1.4 等离子喷涂快速制模 10.1.5 铸造模的快速铸造技术 10.2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0.3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0.4 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 10.4.1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0.4.2 在雕刻创作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