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西关系略论》成书于光绪二年(1876年),底本在此之前已于《万国公报》上陆续发布,主要内容为林乐知就晚清时期中国的外交、内政问题系统发表的意见。林乐知在书中广言家国大政,一方面是希望借自己的所学所知、思想言论对官绅产生影响,自上而下推动中国的渐进改革;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国在变法图强的同时,能善待基督教。因此本书有维新实用和护教传教的双重用意。本书对当时中国落后方面的批评,切中要害;提出的中国谋富之法,发人深思,这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对《中西关系略论》进行整理、校注和出版,意义有二:一是文献价值。该书附录了以往的一些稀见、难见、散见的文献,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二是历史价值。该书曾对晚清社会和思想界产生影响,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东西方交流史的颇具价值的资料。三是学术价值。对《中西关系略论》的校注是一种学术研究,本书在根本上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李彬,男,山东新泰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清史、中国近现代史。 目录 卷一 地球图 一、节录南北洋通商大臣、各省督抚、总理衙门奏稿 二、论各大臣奏稿节略 三、欧州与中国关系紧要略论 四、申说欧州人分布天下 五、论欧州人分布天下之意 六、论欧州人散布中原而英俄与中原为接壤之国 七、论中外交接宜如何联络如何维持并图 八、论中外交接其联络维持之法究竟如何办理 九、论谋富之法 十、续论谋富之法 卷二 一、天道之学第一稿 论传教来历 二、天道之学第二稿 论传教为人解疑 三、天道之学第三稿 论传教各分其类 四、天道之学第四稿 论天主等教 五、论鸦片烟之害 六、总结前论 卷三 一、论回教本末 二、续论回教本末 三、论回教散开形势 四、论回教来中国缘由 五、论西域舆图与喀什噶尔叛逆情形并图 六、总论西域关系情形 七、总结前论 八、补中国宜招抚喀什噶尔之阿古柏论略 卷四 一、录总税务司赫公德《局外旁观论》 二、录英钦差威公妥玛新议论略照会 三、新议论略 四、录曾文正公奏稿 五、译录总理衙门致各国驻京大臣信稿并章程八条 六、译录美国钦差镂公斐迪复总理衙门信稿 跋一 跋二 跋三 参考文献 序言 近三十余年来,西学东 渐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尤其是晚明清初时 段的研究,产生了不少新成 果,在学界有不小的影响。 从晚明延至晚清民国的西学 东渐研究,这是很合理的研 究趋势。晚清民国的西学东 渐,并非从零开始,而是与 晚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前,晚 明开始引入的西学,潜移默 化之间已经渗透进中国社会 文化的各个领域。 2006年,在倪梁康教授 的领导下,中山大学组建了 西学东渐文献馆,其宗旨在 于借助广东的地缘优势,进 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 理和研究工作,以推进西学 东渐方面的研究。围绕着这 一目标,文献馆稳步推进有 关工作。比如,目前已连续 出版了学术辑刊《西学东渐 研究》,共8辑。2015年, 文献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周 伟驰教授、中山大学姚达兑 副教授筹划出版《晚清西学 丛书》,侧重于晚清时具有 一定影响力但当前还未作整 理校注的西学著作。2016 年,经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 领导小组批准,在文献馆的 基础上设立了广州市人文社 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 山大学广州与中外文化交流 研究中心。中心亦随即加入 推动落实《晚清西学丛书》 的整理和出版计划。2018 年,《晚清西学丛书》第一 辑(共计七册)付梓。现在 ,丛书的第二辑亦将印行, 包括《劝世良言》《普法战 纪》《中西关系略论》《辨 学启蒙》《西学略述西学考 略》《格致新机格致新法》 《时事新论》《百年一觉》 《富国策》等九册十一种。 除了《劝世良言》和《西学 略述》在1980年代初曾经 出版之外,其他的并没有再 版,不易寻觅。这些著作涉 及哲学、文学、政治、科学 、经济等学科,呈现出晚清 时期西学东渐的丰富性,同 时对于追溯现代中国的西方 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 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建立 及发展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信这些书的出版,能有助 于高校师生和普通读者更为 深入地了解晚清知识界的世 界视野,以及西方知识在中 国的传播过程。 在晚明清初的中西交流 中,广州扮演了很重要的角 色。延至晚清,尽管上海逐 渐兴起,但广州在文化交流 上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衰 落,在译介及出版方面仍处 于领先地位。《晚清西学丛 书》第二辑收入的一批曾经 产生很大影响的文献,与广 州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密切相关。《劝世良言》为 基督新教第一位华人传道人 、广东人梁发的著作。此书 还收入了稀见的梁发《言行 日记》《熟学圣理略论》《 真道问答浅解》等。梁发一 家曾生活在广州海珠区龙导 尾附近。梁氏逝世之后,其 墓还曾迁到岭南大学校园中 央。《普法战纪》为王韬在 香港撰写,在晚清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重印数次。《劝 世良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百年一觉》《时事新论 》等对康有为、梁启超等维 新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 些著作,提供了理解广东敢 为天下先这一改革开放精神 的思想背景。这些对于广州 (乃至广东的)的历史文化 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整理文献不是很起眼的 工作,但需要相当的付出。 好的整理工作,需要很谨慎 ,需要做很多研究性的工作 。而在当前管理制度下,文 献整理很难获得好的“工分” 。因此,这一吃力不讨好的 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要非常 感谢参与本辑丛书整理工作 的杨汤琛、叶杨曦、周伟驰 、李彬、吕飞跃、肖清和、 马永康、王雨、张锦冬、姚 达兑等诸位学者的付出,同 时也感谢南方日报出版社编 辑团队的精心编辑。 此外,本辑丛书获得了 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和 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 设项目的资助,特此致谢。 2020年6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