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豪放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两枝奇葩,它们的魅力是永不消减的。因此,本书汇集了唐代至清的大量优秀词作,兼求各家评论,力求为读者呈献更为精准、更加全面的《婉约词·豪放词》读本。
本书在体例结构上,以词作风格、作者生活年代为经纬,词作原文、译文,都配以词作背景说明和作者生平介绍及词人逸事,使读者能更好地“知人知事论词”。许多词作后面的白话词解和精彩词评,通俗易懂地总结了词作风格、写作特点和词句精妙之处,帮助读者高屋建瓴地把握该词作意蕴。
另外,本书配有大量精美的古代画作,可以使读者更真切地了解古人的形貌和生活环境。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大多入乐歌唱。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牌(词调)。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相应的规定。另外,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于晚唐兴起,经过五代十国的发展,到了宋代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婉约词与豪放词分属词的两个不同的风格流派。婉约词多表现儿女情长、欢爱离别,风格婉转含蓄,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欧阳修、晏几道、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豪放词则侧重借军情国事、览游边塞古迹,抒发理想抱负,风骨豪健,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张孝祥、陈亮、刘过等。婉约词与豪放词共同见证着词这种艺求形式的繁荣。在婉约词和豪放词的华美词句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离别相思的惆怅、壮志未酬的忧愤,和古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