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晓声作品:我的生命哲思
分类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1.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汇集写作、交游、阅读之思考,以生命百态,写人生百感。

2. 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和担当。这位跨时代的亲历者站在国家生命角度比照今昔,发出自己对于时代的感悟与思考。。

3. 生命体验上的理性思辨。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当下,我们或许应该停下脚步多做些思考,关于普遍的人性、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等等。

4. 探寻人生哲理,守护精神故乡。作为一个与新时代同龄的作家,梁晓声用自己深切的平民意识写出了关于普通人平凡人生的感悟,读者可从中感受一位过来人的“人生哲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深度思考生命厚度与广度的散文作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回溯与感怀,又从时代、历史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多层面文化问题的批判与思考以及关于时代变迁发展的种种遐想。作为老一辈知识分子,他用同理心和同情心发出了对人性本质、人生坐标及成长的思考,我们从这本散文中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梁晓声。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当代知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至今创作了包括散文、小说、杂论、纪实文学等在内的作品逾千万字。代表作有《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凭借作品《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目录

D一章 做“减法”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002

我和橘皮的往事 005

复黄益庸

——生活、知识、责任 008

本命年杂感 013

何妨减之 019

第二章 文化断想

关于传统文化之断想 028

中国人文文化的现状 034

论“苦行文化”之流弊 045

文学八问 049

关于爱情文学的“规律” 054

浅谈电影与文学 059

阅读一颗心 065

我们“拿什么送给”他们? 072

第三章 偶遇千年之交

关于真理与道理 078

千年之交,我心肃然 082

西西弗斯及思想的“石头” 085

这个时代的“三套车” 088

“划时代”

——韧性和力度 095

时代与戏剧 097

做创造者是光荣的

——致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的信 100

倘不温故,何以知新 108

虎年随想 110

第四章 闲望人间

鞋的话语 116

一万元可以买什么 121

“绿叶”断想 126

感觉动物 129

在保护野生动物年想到的 159

女娲和夏娃 164

裸体画之美 168

有的诗人像…… 174

电影的“宣言” 178

精彩书摘

本命年杂感

今年是我本命年。

Z切身的体会,是意识到自己开始和许多中年人经常迷惘地诉说到,或嘴上自我限制得很紧,但内心里却免不了经常联想到的一个字“接火”了。

这个字便是那令人多愁善感的“老”。

“老”也是一个令人意念沮丧心里恓惶的字。一种通身被什么毛茸茸的东西粘住,扯不开甩不掉的感觉。它的征兆,首先总是表现在记忆的衰退方面。

我锁上家门却忘带钥匙的时候越来越多了。仅去年一年内,已七八次了。

以前发生这样的事儿,便往妻的单位打电话。妻单位的电话号码是永远也记不清的。把它抄在小本儿上,而那小本儿自然不可能带在身上。每次得拨“114”询问。于是妻接到电话通告后,骑自行车匆匆往家赶。送交了钥匙,还要再赶回单位上班。再一再二又再三再四,妻的抱怨一次比一次甚,自己的惭愧也就一次比一次大。

于是再发生,就采取较为勇敢的举动,不劳驾妻骑自行车匆匆地赶回来替我开家门了。而冒险从邻家厨房的窗口攀住雨水管道,上爬或下坠到自己家厨房的窗口,捅破纱窗,开了窗子钻入室内。去年一年内,进行了七八次这样的攀爬锻炼。有一次四楼五楼和一楼二楼的邻家也皆无人,是从六楼攀住雨水管道下坠至三楼的,破了我自己的纪录。前年和大前年每年也总是要进行几次这样的攀爬锻炼的。那时身手还算矫健敏捷,轻舒猿臂,探扭狼腰,上爬下坠,头不晕,心不慌。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自去年起就不行了,就觉身手吃力了。上爬手臂发颤了,攀不大住雨水管道了。下坠双腿发抖了,双脚也蹬不大稳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于是必得在腰间牢系一条长长的绳索保份儿险了。仅仅一年之差,“老”便由记忆扩散向体魄了,心内的悲凉也便多了几重。

也不只是出家门经常忘带钥匙,办公室的钥匙,丢了配,配了丢的,现有的一把,已是第五代“翻版”了。一个时期内再丢也无妨了,Z后一次我配了十把。

信箱的钥匙也丢,丢了便得换一次锁。不好意思再求别人换锁,自己懒得换。干脆不上锁了。童影厂一排信箱柜中,W一没锁的,小门儿上一个圆锁洞的,便是梁晓声的信箱无疑了。

春节前给《中篇小说选刊》的一位女同志回信,不知怎么,寄去的又是空信封。也不知写给她的信,塞往寄给另外什么人的信封邮走了。所幸非是情书,所幸没有情人。否则,非落得个自行的将绯闻传播的下场不可。

Z使自己陷入难堪的,乃是其后的一件事儿——因替友人讨公道,致信某官员,历数其官僚主义作风一二三四诸条。同时给那受委屈的人去信,告知我已替他“讨公道”了。且言,倘无答复,定代其向更上一级申诉。结果,两封信相互塞错了信封。

于是数日后友人来长途电话说:“晓声,坏了坏了,你怎么把写给某某官员的信寄给了我?”我说:“别慌别慌,我再给他写一封信寄给他就是了嘛!”友人说:“我能不慌么?你应该寄给我的信中,都写了人家些什么话呀?人家肯定也收到了,不七窍生烟才怪了呢!你给他本人写的信措辞都那么的不客气,该寄给我的信里,还不尽是骂人家的话呀?我完了,以后没好果子吃了。你这不是替我‘讨公道’,你这等于是害我啊!”

所幸那官员的秘书同日也来了电话询问怎么回事儿,我急反问:“那信给领导看了么?”她说:“你又不是写给领导的,我怎么能给领导看呢?”我说:“撕掉撕掉!塞错信封了。我近日再给领导写一封……”她说:“我关心的是,你把本该寄给领导的信寄哪儿去了?如果让不该收到的人收到了,影响多不好呀?”我说:“放心放心。那是绝不会的。本该寄给领导的那封信其实没寄出……我……我已经销毁了……”

而此事之后,与几位文学师长同住某招待所观看某电视剧——结束前两日往家中打电话,嘱妻将钥匙留在传达室(不敢随身带着住在招待所,怕丢了)。

有人见我不停地拨,就说兴许你家没人吧?我说不是家里没人,是电话中说——无此号码!这不是咄咄怪事嘛!对方说:“是够怪的。晓声你不至于连你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都记不清吧?”我不太有把握地说:“我想,也不至于的吧?”Z终还是不得不往厂里打电话,请总机值班员查查电话表上我家的电话号码告诉我……总机值班员连说好好好——我听出她在那—端强忍着笑。从始至终恰在一旁的林斤澜老,一本正经地说:“晓声你以后不要再叫我老师了。咱俩就算平辈儿,论哥们儿得了。不过我还能记住我家的电话号码,冲这一点,我称你晓声老哥,似乎也称得的。”想想,不知将记错了的家中的电话号码,虔虔诚诚地抄给过多少人呢!天地良心,绝非成心的。三十儿晚上,给朋友们打电话——拨通了冯亦代老师家的电话,却开口给袁鹰老师大拜其年……

而拨通了邵燕祥老师家电话,耳听燕祥老师在那一端问找谁——竟一时的头脑空白,愣愣的说不出自己找谁。我想燕祥老师在那一端,必定以为是滋扰电话,静候数秒,也就挂断了。自己赶快看一眼小本儿,心中默念着“邵燕祥,邵燕祥”,继续重拨……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