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的素质,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14门专业主干课程的通知要求,我们邀请政法院校和实务部门的法学教授及专家编写出版了这批教材。 这批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的意见,吸收国内外法学教育的最新成果,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正确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本书包含了,第一编总论;第二编著作权法律制度;第三编专利权法律制度;第四编商标权法律制度;第五编其他知识产权制度;第六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六编。 作者简介 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方首席专家,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著有“当代中国法学家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七卷本,另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论文、专著曾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类)、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2006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上为国家领导人讲解“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2009年、2011年两次被评为“年度十大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2009年、2011年两度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MIP)评为“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50人”。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主体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客体 第五节 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六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与地位 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第四节 著作权的性质 第五节 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 第三章 著作权客体 第一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第四章 著作权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其他著作权人 第四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第五章 著作权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六章 著作权取得和期限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第二节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第七章 相关权 第一节 相关权概述 第二节 出版者的权利 第三节 表演者的权利 第四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第五节 广播组织的权利 第八章 著作权限制 第一节 合理使用 第二节 法定许可 第三节 强制许可 第九章 著作权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转让 第二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 第三节 著作权合同 第十章 著作权管理 第一节 著作权行政管理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十一章 著作权法律保护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 第三编 专利权法律制度 第四编 商标权法律制度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制度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