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文天水(天水文史资料)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材角度广,题材类型多样,时间跨度大,尽可能全面反映天水自古以来的人文内涵,以期全景式展现天水历史文化进程、地理风貌和民俗风情演变,以及功勋卓著的历史文化名人对天水的重大影响,内容丰富而厚重。全书的编辑工作充分发挥天水人文资源优势与新时代融合的特点,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编选出了具有天水文化底色、鲜明时代精神的人文精品力作,既有体现地域特色的“人文地理”,又有彰显天水历史文化名人的“人物轶事”,也有推崇天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精粹和历史探源,亦有充满生机的“味觉记忆”,以及多元博大的民俗风貌。全书着力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在弘扬主流价值、提升作品内涵的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编辑理念,努力构筑“多彩天水”宣传品牌,对提升天水人文魅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羁旅见闻 据鞍录(节选)/(清)杨应琚 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节选)/(芬兰)马达汉 到西北来(节选)/张扬明 中国的西北角(节选)/范长江 蒲梢沧桑(节选)/傅振伦 人文地理 《水经注·渭水》和《水经注·漾水》(节选)/郦道元 新阳镇/雷达 大地湾的声音/秦岭 烟火人间之天水民居/李晓东 天水古巷/王若冰 安远镇/高小我 陇城纪行/漆应得 牧马西垂/安俊维 “庞公仙境”小华山/黄晓鸿 箭子川太原府/杨来江 月明南郭寺/汪渺 东柯杜甫草堂小记/刘雁翔 静雅禅殿寺/令陆胤 永清堡——清水文化的摇篮/陆兆魁 史海钩沉 “天水”探源/赵逵夫 传承与发展——天水市首次公祭伏羲典礼叙记/王振宇 天水地域文化的演变及其特点/雍际春 智慧门——画卦之思/杨清汀 “秦”归何处/董丁诚 赢秦故事中的天水/辛轩 张家川摩崖汉碑摭谈/李佳音 北魏上邽城与上邦寿丘山/李自宏 《西游记》中的天水/一言 玉泉观赵孟頫诗碑札记/赵卓 天水五大特色历史文化小语/刘雁翔 杜甫诗中的天水/吴凯飞 文史纪实 我的家世与童年/霍松林 天水,让我梦魂牵绕的地方/牛汉 传承发展守正创新——写在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举办30年之际/李宁民 天水最早的照片/高小我 名取洋之助拍摄麦积山石窟始末/靳一元 岷山厂区的黄昏/李子伟 人民币上的渭河三号桥/李春 来日方长——记清水县两首县歌的诞生/刘志伟 黄晓鸿 街子木版窗花调查记/靳一元 人物轶事 清末谭嗣同在甘肃天水的生活片段/丁楠 秦人先祖秦非子/黄晓鸿 至今犹忆李将军/薛俱增 话说赵充国/陆兆源 靴子坪上拜姜维/李春 邓艾与天水农业/广阳 分水岭上:杜甫与秦州/阜笠 乡贤名宦门克新/雍际春 “陇上铁汉”的多面人生/仙岭客 民国初期陇南孔繁锦——《客从何处来》讲述孔繁锦后人钮承泽寻祖视频资料/王耀 民族工业先驱哈锐与近代天水城市发展/李志刚 张大千过天水/雪临融 甘肃的抗日功臣朱青选唐国桢夫妇/朱毓麒 邓园往事/汪彤 木公文得权与麦积山石窟/雪临融 味觉记忆 清水人与扁食/李晓东 三阳川凉粉/李石红 秦安辣子面/雪潇 张川十三花/铁志光 馓饭/王选 老三片/叶梓 手工磨制的浆水豆腐才是过年的味道/王启珍 后记 序言 文化是无形的,但其 显示出来的精神力量却是 无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要论述中强调,文化是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 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 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 特征。中华民族在长期生 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 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 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 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天水有着8000多年的文明 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 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 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 、先秦文化、三国文化、 石窟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 化,犹如五盏光芒四射的 彩色明灯照亮了中国几千 年的历史长廊。如诗如歌 的悠悠渭水,孕育了数千 年的天水沃土,中华文明 从这里肇启,诗经在这里 传唱,雄伟壮阔的关山绵 延境内,“中央空调”秦岭 庇佑民生,旖旎多姿的地 理优势、独特深厚的历史 文化底蕴和多民族融合共 生、团结进步的民族风情 ,构成了天水迥异独特的 社会人文精神风貌。作为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五 大文化资源下,又有诸多 细支,比如关山文化、花 儿文化、西戎文化、驿站 文化、丝路文化与摩崖石 刻文化等交相辉映,相互 影响又各有特色,任何一 个细枝末节只要深入进去 ,都会有取之不完的丰富 宝藏。 天水是古代商贸之路 上的“丝路明珠”,素有“陇 上江南”之美誉。伏羲、 女娲在这里诞生,李广、 赵充国、隗嚣、姜维、苻 坚、胡缵宗、任其昌、安 维峻、邓宝珊等一大批名 士将军在这里建立功勋, 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诗仙李白出生于天水,诗 圣杜甫在这里留下了脍炙 人口的著名诗篇,热情好 客、勤劳淳朴的天水人在 这里代代绵延,生生不息 ,文明的星火在这里燎原 ,历史的文脉在这里传承 ,那一驿一站、一堡一亭 、一街一巷,都浸润着天 水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 回忆着天水辉煌的过往, 也感受着天水人在新时代 奋斗和奉献的累累硕果, 更憧憬着天水锦绣的未来 ,而这一切凝重或沧桑、 深情或喜悦,都是我们书 写的对象,是我们向全社 会展现的人文天水的主要 内容。 天水市政协编选的《 人文天水》一书,是市政 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 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 要讲话精神,结合全国上 下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 点,客观公正地挖掘、整 理和弘扬天水丰厚的文化 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 措。本书选材角度广,题 材类型多样,时间跨度大 ,尽可能全面反映天水自 古以来的人文内涵,以期 全景式展现天水历史文化 进程、地理风貌和民俗风 情演变,以及功勋卓著的 历史文化名人对天水的重 大影响,内容丰富而厚重 。全书的编辑工作充分发 挥天水人文资源优势与新 时代融合的特点,秉持客 观科学的态度,编选出了 具有天水文化底色、鲜明 时代精神的人文精品力作 ,既有体现地域特色的“ 人文地理”,又有彰显天 水历史文化名人的“人物 轶事”,也有推崇天水深 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文精 粹和历史探源,亦有充满 生机的“味觉记忆”,以及 多元博大的民俗风貌。全 书着力提炼符合当今时代 需要的人文精神、道德规 范和价值追求,在弘扬主 流价值、提升作品内涵的 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 陈出新的编辑理念,努力 构筑“多彩天水”宣传品牌 ,对提升天水人文魅力、 打造文化旅游强市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文天水》是政协 文史资料工作的外伸和内 延,是讲好天水故事、展 示天水魅力、宣传天水历 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新的窗 口。政协文史工作具有“ 存史、资政、团结、育人 ”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和重视,不但要记录过去 的历史,也要记录当下已 经成为史实的重大事件, 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发展的步伐,有“匡史书 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 学之证”的独特价值。《 人文天水》的编辑,是一 次梳理和概括,也是一次 补充和完善。编辑工作自 启动以来,得到了市委主 要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受 到了全市社会各界文史爱 好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 作家朋友们的热情参与, 在此,谨向为本书的出版 倾注心力、关心和支持的 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 文化是社会文明和进 步程度的一面镜子,也是 民族复兴的基石,地方文 史资料收集整理挖掘既是 增强地方文化厚度的重要 方式,也是宣传地方文化 的窗口,我们有责任、有 义务,也有自身优势把天 水文化发扬光大。历史是 我们认识现实、展望未来 的客观关照,在新的历史 时期,天水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和丰硕的人文资源 ,为天水的腾飞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智慧力量。我们 当借此继续深入挖掘博大 精深的传统文化、多姿多 彩的民族文化、昂扬向上 的红色文化,以“人文天 水”系列文史资料为平台 ,讲好天水故事,展示天 水魅力,为提升天水文化 软实力而贡献力量。 赵卫东 2020年12月 导语 《人文天水》客观公正地挖掘、整理和弘扬天水丰厚的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人文天水》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外伸和内延,是讲好天水故事、展示天水魅力、宣传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新的窗口。 《人文天水》的编辑,是一次梳理和概括,也是一次补充和完善。 后记 编纂“天水人文”系列文 史资料,通过系统挖掘天 水文化文史、旅游资源等 方面的资料,全景式综合 展现天水文化风貌,为讲 好天水故事、传播天水声 音、宣传天水旅游文化和 发展成就搭建了一个重要 平台,是政协文化文史委 今年文史资料工作的初衷 。征稿启事发布之后,得 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我 们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相 关政协委员的意见,优化 了编纂方案。在这多半年 时间,通过征文、约稿、 荐稿的形式,收到大量来 稿,其中还有许多省外作 者寄来的稿件。在选稿中 ,既注重文史资料价值, 也注重可读性,全面反映 天水人文特征、地理风貌 、民俗风物,挖掘天水文 化历史资源,反映天水发 展变化,力图呈现天水人 文历史和时代精神。 这辑资料在编纂过程 中,得到了天水师范学院 、天水日报社、天水文联 专家学者的支持。刘雁翔 、王耀、关春明、王新亮 、年葆东、周健红、丁建 太、成应全提供了大量资 料和图片,在此表示感谢 !编纂“人文天水”系列文 史资料,这仅仅是开始, 这辑资料的涵盖面还不全 ,文稿还有许多缺欠和不 足,有些史料方面还可能 不够准确,今后将不断弥 补不足,作为系列资料, 经过不断挖掘,定能体现 天水人文历史的厚重。 编委会 2021年1月 精彩页 据鞍录(节选) (清)杨应琚 陇西为巩属首邑。《汉书》云:“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至今犹然。民俗好稼稿,水草宜畜牧,陇邑有耕天村,其田曰“云下田”。古谚云:“郎枢女枢,十马九驹;安阳大角,十牛九犊。”其宜畜牧可知也。李贺故里在城南二里袁家坪。是日立秋。 (乾隆四年七月)六日,饭于四十里铺之官廨,屋梁将倾,以一木支之,可危!行十里至沙湾,有大碑一,白洁细润,非近山产也,但尘埋已久,仅余额篆,乃元太师巩昌安懿王完泽墓碑也。又行十里至广吴山下,宋所置广吴城犹有遗址,广吴河绕其下,流人渭,山陡峻,上下五里。又二十里至宁远县宿。始见稻田,一路闻莺声。 七日,早行,明星未落,日脚浙红,渭水屏山,时隐时见,客人自以为旱,而村农驱牛入田矣。问种冬麦,河西地寒,惟种春麦暨燕麦,燕麦草饲马最宜,此一带又有玉麦,然二者皆系秋田,色味亦逊色,麦之支蔗也。三十里次洛门镇,即古落门聚。汉建武十年来歙攻降隗纯,三国时姜维攻狄道,至落门引还,唐吐蕃得洛门守之,落门即落门也。东达秦、阶,南通汉中,乃扼要之区,居民有五百余户。饭罢行,夹道柳阴,鸟声断续,村园绿竹数竿摇曳墙外。九年尘土,见此风味,怅然不胜故乡之思。经永宁城。宋崇宁三年置县,金为寨,元省。永宁河绕其下,水亦人渭,据高临流,围垣半缺半存,仰望仅有庙屋面已。至朱圉山,色如马肝,《禹贡》朱圉即此,距伏羌县二十里,涉渭河二次,水几至马腹。又经大像山,距县五里,宋嘉祐四年凿大佛像于峭壁,长十余丈,覆以楼七层,左侧穿洞道以通,余处惟飞鸟可到。相传兹山上有隗器歇凉亭云。至县不入城,宿三官庙。距落门计程七十里。有汉平襄侯姜维故里碑,墓亦在境内。渭水在县北一里,东北流人秦安县界。自水发于渭源,经陇西、宁远、伏宪诸邑,溉田、转硙无不赖焉。起于彼而利于此,亦事有固然者。是日始食稻粮。晚颇热,蝇渐多,可厌。携凳坐寺后空院,呼寺僧人问诘朝途程,指曰:公背后山径是也望之屈曲极高。 八日,过沙石坡,至巅二十里,然土肥可耕。山田青苗错杂,野花红紫相间,殊可观。每于山缺处,又时见渭水。下坡二十里,至关子镇,屋瓦望若鳞次,自此居民皆瓦屋矣。然止用仰瓦,不旋合瓦,尚从俭耳。大都五方风俗、语音,始犹以渐而更,终则判然各别,亦如天之四时,潜移默运,寒署遂至迥异,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午后遇大雨,忽晴忽阴,山色苍茫可画。六十里,入伏羲城,谒伏羲庙,殿宇雄深,惜岁久倾圮,古木往往数百年物。李州牧鋐捐俸葺理,碑碣屡经兵火,秦人亦不知珍重,惜无元代以上者。是日借寓胡副宪麟征居第,丛竹片石颇雅洁。秦州,古成纪地,陇蜀会区也,长接五城,土人谓之木筏城,东、西关城乃宋守臣韩魏公琦于庆历二年筑以捍民,故又称为魏公城。出城将谒汉将军李广墓,奈日已沉山,遥望隐然坌起者即墓也。后负三台山,前临藉水,徙倚久之。土人言,墓侧有石马,土埋及背,故呼为石马坪。尚有子孙,每岁来此拜扫云。归来已昏黑,欲询国朝秦陇遗事,访有老革孟芝兰,年九十余,坐向良久。据云:康熙十三年,吴逆伪总兵陆道靖入城据守,王师攻围至五月,贼力不能支,乘夜鼠窜,我兵追斩殆尽。又贼盘踞宁远、落门镇暨西和、礼、徽、成诸县,扬威将军阿公、振武将军冯公,老革遗忘其名,张靖逆侯勇、王总兵官进宝统满、汉兵数万云屯秦郊,以次剿灭,且能言诸将军之形貌、性情,历历如绘。至士女所罹锋镝之苦,将卒餐冰饮血之艰,不禁泪下。始见蚊,夜雨。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