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当人工智能成为你的同事甚至顶头上司,不论你是否愿意面对,未来已来!当云计算、大数据成为职场工作的基础场景,你该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智能组织? 当前,商业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已经很难准确描述当前的商业行为,而相对应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需要用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定义和诠释。 未来时代,智能商业将是商业的主流战场,这也是本书所要讨论的智能组织所处的主要背景和环境。本书中,我们将揭开智能商业的面纱,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智能组织所要面临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另外,书中对智能组织的实现——各种赋能途径也做了详细阐述,希望给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目录 引子:泛边界的组织时代 第一章 智能组织的商业背景 第一节 数据信息与商业迭代 第二节 互动协同引发商业洪流 第三节 智能+新服务模式 第四节 直达用户 第二章 智能组织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第一节 组织力革命 第二节 什么是智能组织 第三节 特点之一:去中心化 第四节 特点之二:组织赋能 第三章 智能组织的战略目标 第一节 谁将赢得战略的胜利 第二节 阿里巴巴的战略格局 第三节 腾讯玩转商业的秘诀 第四节 让战略自己革新 第四章 智能组织的发展原则 第一节 自我激励与任务匹配 第二节 文化聚合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第四节 动态平衡 第五章 智能组织的实现途径:赋能 第一节 愿景的同一性 第二节 守好第一道门 第三节 自我激励的方法和标准 第四节 从管理到搭建平台 第六章 智能组织的架构 第一节 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 第二节 网络化、可拓展性的协同团队 第三节 工作流成为核心运行模式 第四节 终端赋能的三个条件 第五节 组织的有效性 第七章 智能组织的形态 第一节 共享价值 第二节 互联互通 第三节 技术支撑 第四节 自主决策 第八章 智能组织的企业家角色 第一节 放开手中的缰绳 第二节 避免越界 第三节 建立信任 第四节 企业家的人格魅力 第九章 智能组织的未来 第一节 智能组织的快速迭代 第二节 组织发展的深层规律 第三节 组织的未来 序言 引子:泛边界的组织时代 一棵小树在长成大树的过程中,最好的条件莫过于 自身处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其次莫过于身处森林,小 伙伴们可以和它一起抵御雨雪风霜,面对各种可能出现 的自然灾害。这样,它才可能茁壮地成长为一棵参天大 树。 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小树需要自己生长,需要 独立面对所处的环境和风险。它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 才能持续良好地生存下去。 当然,观察小树的生长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小树 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排斥和其他同伴共享资源,也能看到 每棵树的周围都有很多其他植物的踪迹,它们共同构成 一个生态系统。 再深入观察会发现,大树和小草并没有清晰的生存 界限,有的小草长在大树枝杈的沉积土堆里,有的树根 裸露地面后与小草比邻相依,还有更多的小草生存在大 树的脚下。它们呼吸着相同的空气,吸收着相同的水分 ,可能还经受着同样的昆虫侵扰。如果把影响它们生长 的负面因素都称为它们的“敌人”,那么很明显它们在 共同“对敌”。 对于商业组织而言,也会有同样的遭遇。 商业组织具有共同的生存环境,也都面临着类似的 机遇与挑战,它们在与客户需求“赛跑”上处于同一起 跑线。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商业组织会做两方面 的工作:一是与可以合作的对象共生发展,形成命运共 同体,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二是不断地改造自身,形成 独特的难以撼动的核心优势。 当前商业形态深刻变迁,产品从手工到机械再到程 序智能,服务从实体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商业 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越来越多的商业开始趋向 于合作共赢,而协作、开放、共享大概是最新一波商业 奇迹的基本特征。 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已经很难准确描述当前的商业行 为,而相对应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需要用新的观 念和理论来定义和诠释。 对于使商业形态落地的商业组织而言,目前已经被 “倒逼”着必须作出改变。 一、组织变革 当前,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走上组织变革的道路, 少数的先知先觉者开始行动起来,甚至时刻保持敏感性 ,注重及时有效地变革组织。 当柯达决定做世界上最好的胶片公司时,它并没有 意识到自己会被时代淘汰。 那时的摄影工作者以使用柯达胶片为时髦,强大的 胶片生产技术也让柯达公司风光无限。然而,随着20世 纪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像技术发展迅速,柯达 公司的产品慢慢不再是市场的“香饽饽”,不得不减少 产量,企业最终被收购。 这也反映了商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和消退,往往伴 随着商业形态的发展和变迁。 在使用柯达胶片进行拍照时,只有少数人掌握冲印 技术,柯达胶片的受众并不广泛。当数码相机出现时, 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打印相片,数码相机的受众出现指 数级增长。 技术的发展给商业本身带来巨大转机。任何以技术 为基础的产品都可能过时,但是客户需求具有相对的一 致性,所以我们在考虑商业形态发生的变化时,需要抓 住用户需求这一根本着眼点,这样才不至于无的放矢。 下面再谈谈纺织品行业的例子。 短短几十年,纺织品的生产发生了巨变。从人工纺 织到人工和机械协同纺织,再到多机械自动纺织,纺织 业的制作工艺、产品内容等都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变迁。 当前,智能化紧密纺工厂是新型商业形态,它的整 个生产管理已经是基于智能信息化的大数据管理,在每 一个设备上都安装传感器,从而采集一线数据进行分析 ,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 而人工纺织时,纺织品生产、销售以家庭式作坊的 形态存在,其所能覆盖的消费者范围可能只有半径很小 的周边地域,属于自产自销的商业类型。人机结合纺织 时,纺织品以传统工厂的形态存在,通过渠道商的投入 可以覆盖更广的消费者,属于群产自销的商业类型。智 能管理纺织时,纺织品以精细化管理企业的形态存在, 通过互联网覆盖任一消费者,属于群产群销的商业类型 。 当技术迭代呈现指数级发展的特征时,商业模式的 变迁也必将紧随其后,这样企业才能重新获得赋能,实 现新的持续性发展。 也就是说,随着商业形态的变迁,商业组织必须时 刻保持敏感性。当商业变迁的节奏已经快于组织变革时 ,组织的风险就会日渐显现,甚至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 负面力量。商业组织必须敏锐发现商业形态的变迁,以 良好的触觉来感知商业变迁。 二、了解组织生存的基本问题 组织生存,是个混沌的复杂系统工程。 根据对当代商业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组织 生存需要解决下面六个基本问题。 一是明确组织目标,即需要把组织建设成什么样子 。当前涌现出的生态型组织、有机型组织、网络状组织 等,为组织变革提供了一些思路,但毫无疑问它们都需 要持续进行改进和验证。 二是利、权、责的界定。商业组织的根本职能是实 现利益诉求,所以组织成员的获益范围需要进行明确, 否则组织运行就会因利益分割问题造成组织力量的分崩 离析。而要实现组织功能就 导语 卖点一:现今,商业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已经很难准确描述当前的商业行为,而相对应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需要用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定义和诠释。《智能组织》对其做了详细探讨。 卖点二:未来时代,智能商业将是商业的主流战场,这也是本书所要讨论的智能组织所处的主要背景和环境。另外,本书对什么是智能组织也给出了明确定义以及详细阐释。 卖点三: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在帮助理解的同时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精彩页 第一章 智能组织的商业背景 2017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港汽笛轰鸣,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单体自动化智能码头开始运作。 凌晨两点,洋山港灯火通明,它仍在工作。神奇的是,这座码头的作业场所空无一人,只有一台台无人小车,悄无声息地将加勒比海的烟草、智利的红酒、中国的工程器械等全世界的畅销货物,准确地安放在指定的位置,进行着出港和入港的操作。 这座码头实现了装卸和运输全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操作,使用的设备调度管理系统,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神经网络系统,能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货物调度操纵功能。技术操作人员在整个码头的操作间,对码头的各项操作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随着洋山港的建成和运营,我国缺乏大容量深水港的重大缺口得到填补,同时也为上海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利好。 那么,洋山港发展背后隐藏的商业内涵是什么? 可能的答案是,洋山港本身的行为是典型的智能商业。 那么,什么是智能商业呢? 智能商业就是依托智能化设备,实现对用户需求的自动化、精准化服务的商业模式。上海洋山港的发展模式,展示的就是商业领域的智能化、自动化、复杂化应用,深层次体现的是对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商业要素的集成式开发。 未来时代,智能商业将是商业的主流战场,也是本书所要讨论的智能组织所处的主要背景和环境。本章我们将揭开智能商业的面纱,让读者直观地感受智能组织所要面临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第一节 数据信息与商业迭代 2014年4月的一天,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在百度第四届“技术开放日”上,郑重宣布推出“大数据引擎”。所谓“大数据引擎”指的是,通过云计算、数据工厂和人工智能,向社会开放大数据服务应用。 在此之后,百度通过挖掘和管理数据,实现深度学习和数据建模,走上了发展数据智能的道路,使得用户数据具有了若干的“智能”应用成果。目前,百度数智平台已经成为具备全球领先的数字智能产品和服务能力的平台。根据官方网站的介绍,百度数智平台所覆盖的业务范围包括大规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分析及展现、数据应用等产品与服务。 毫无疑问,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任何企业都必须争夺的资源。 我们再往前回顾。自电子信息技术发明以来,人类使用二进制模拟数字来表征信息的模式持续爆发式发展,商业开始从传统的实物向互联网虚拟形态迭代。 随着晶体管、二极管组成的集成电路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手机等智能终端进入和占领了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存空间终于从纯粹的物理空间进入了网络逻辑空间。 时间来到2013年,彼时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发达国家经济持续疲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2%,德国为0.4%。在出口的潜力空间被大幅压缩后,发展中国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以拓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弥补由于出口下滑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对于中国而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比较突出,成绩也引人瞩目。然而,此前中国发展所依赖的人口红利优势已不明显,很多低附加值的产业如果不进行转型升级,就基本注定了利润下滑的结局。 而此时,中国电子商务、智能终端、云计算应用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中。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交易规模为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同期,阿里巴巴的商品成交总额超过亚马逊和eBay(易贝)的成交总额之和;中国云计算应用市场加快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增长转变的步伐。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中国移动互联时代强大的终端用户数量。2013年,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45.8%,移动端网民数量快速增长,各类型应用发展日新月异。以微信为例,发布仅仅两年,用户规模就达到4亿。 在出口陷入停滞甚至逆增长、人口红利优势减弱、商业急需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立足于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和新技术革命,企业将大数据应用作为一种趋势是明智之选。 2013年,中国的大数据商业应用以贵阳这个城市为支点,开始厚积薄发。 不仅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争相建立数据研究中心,开始拓展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业务,一些传统的制造企业也开始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升级。2016年,对于传统风味食品“老干妈”品牌而言值得纪念,因为当年这家企业投入近700万元在贵州建立了大数据运营中心。这个中心可以对“老干妈”公司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营销、质量监管等环节进行精准分析和管理,从而提升“老干妈”公司的运营效率。在此基础上,“老干妈”公司的年产值从2015年的4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0亿元。如今,“老干妈”已经成为行销世界很多国家的产品,其香辣且回味悠长的特点被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追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不断升级,相对应的商业形态也会发生深刻变化。当柯达凭借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在胶片市场独占鳌头时,根本没有想到短短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