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精编版)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精编版)》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主题,以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旨创作出来的新颖、系统、通俗的党史读本。
全书在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努力贴近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接受能力,尽量避免空泛说教,力求以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入点,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后果,引发思考共鸣,实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版式设计上,注重图文并茂,强化视觉冲击,以增强可读性、趣味性。
目录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斗争为什么屡遭失败
为什么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
中国怎样吹响创建共产党的集结号? 2l
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大革命为什么会风起云涌?
中国共产党人怎样拿起枪杆子?
毛泽东为什么要上山点燃星星之火?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红军长征中怎样用鲜血绘就“地球的红飘带”?
八路军到底是“游而不击”还是“独当一面”?
毛泽东思想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怎样应对国民党的“两手”?
为什么说三大战役把蒋介石的老底吃掉了?
地下工作者是怎样学孙悟空钻进国民党“肚子”里的?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进京赶考”,提交合格答卷的?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的胜利宣告西方列强任意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永远结束r?
中国是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科技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如同遵义会议一样开启了历史性转变?
为什么要“三步走”使人民富起来?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什么能再涌春潮?
一个国家能实行两种制度吗?
为什么说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丰义优越性的体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是怎样提出来的?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怎么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怎样看中国强军兴军的新征程?
怎样理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我们党怎样实现“打铁必须自身硬”?
如何理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丰义思想指导强国复兴?
序言
青少年朋友们好!摆在
你们面前的这本党史读本,
是几位党史研究专家应青岛
出版社约请为你们量身定制
的,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
记语重心长地说:“红色基
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
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
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
失了方向和道路。”
我们这本书就是以“站起
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主
题,以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为
主线,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
旨创作出来的新颖、系统、
通俗的党史读本。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
,已走过百年艰难而叉辉煌
的历程。中共党史时间跨度
大,涉及面广,史料浩如烟
海,要构建出一本适合青少
年阅读的党史读本,的确是
一件不容易的、具有开创性
的事情。
经过反复构思,这本书
另辟蹊径,尝试以青少年喜
闻乐见的党史讲述新方式来
构建整体框架,坚持以问题
为导向,突出重点、难点、
热点、亮点,按照中国共产
党历史发展进程,聚焦30个
核心问题,展现中国共产党
百年光辉历程,
这本书在总体设计上有
所侧重,用更多的笔墨来讲
述中国人民是怎样“站起来”
的。因为只有先“站起来”,
才谈得上“富起来”和“强起
来”;这样的侧重更能充分
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使命和优良传统,你们也需
要重点学习和了解。
这本书在叙述方式和语
言风格方面,努力贴近青少
年的阅读习惯、接受能力,
尽量避免空泛说教,力求以
生动形象的党史故事作为切
入点,以小见大,由浅入深
,讲清来龙去脉,剖析前因
后果,引发思考共鸣,实现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版
式设计上,注重图文并茂,
强化视觉冲击,以增强可读
性、趣味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青少年时期正是广泛汲取知
识的最佳人生阶段,读党史
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了解国
情、党情和近现代中华民族
兴衰成败的曲折历程,深刻
领会党的首创精神、奋斗精
神、奉献精神和优良传统,
使红色基因浸入心灵,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
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
与热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想和信念,扣好人生
的第一粒扣子。
少年强则国强。今天的
青少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
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
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生力军,赶上了大
有可为、大有所为的历史机
遇。
新时代为青少年朋友们
开启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搭建了人生奋斗的出彩舞
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
你们应自觉激发爱党爱国爱
人民的高尚情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刻苦学习知识
,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
意志,锻炼强健体魄,在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
想。
导语
《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精编版)》紧紧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旨,突破传统的编年体和章节目结构,寓党史史实、革命精神于生动故事、典型人物之中,着力回答青少年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每个问题独立成章,前后贯通又构成比较系统的历史进程,力求体例创新,独具特色,打造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党史读物。
书评(媒体评论)
学好党史,才能传承红
色基因。写给青少年,就是
写给未来。建党百年前夕隆
重推出的《写给青少年的党
史》丛书,立意高远,特色
鲜明,是党史普及教育的成
功尝试
——中国史学会会长、《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
程,精选新时代青少年关注
的60个重点、难点、热点、
疑点、亮点问题,以鲜活语
言、创新方式叙事明理,开
辟出向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
的新路径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
主任、研究员张启华
临近建党百年大庆,推
出这套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
对象的党史读本,选题重大
,受众面广,解疑释惑,导
向正确。这套丛书的出版是
党史大众化、通俗化不可多
得的力作,将产生良好的社
会效益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
一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黄修

这套丛书主题鲜明,构
思新颖,设计了60个对青少
来说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的党
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以问答形式展开论述,每个
问题单独成篇,连贯起来构
成一部中共简明党史。与以
往那种按章、节、目来写党
史的模式相比,这无疑是一
种崭新的尝试
——解放军原总后勤部干
部轮训大队教授曲跃厚
精彩页
一、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斗争为什么屡遭失败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面对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深刻的社会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不甘被侵略、被奴役,为反抗外敌和改变现状,纷纷踏上了救亡图存的漫长道路。
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到底谁能引领中国人民摆脱苦难、走上富强之路呢?
1842年,一个叫魏源的湖南人编写了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抗强敌的侵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这个设想现在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魏源生活的时代,可是石破天惊的论述。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沉迷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认为中国要比“夷人”先进得多,怎么会去跟“夷人”学习呢?魏源因此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
为了探索新的出路,中国社会各阶级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主张,进行了多种尝试,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近代中国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最先行动起来进行反抗、试图改变中国衰落现状的,不是位高权重的开明皇帝或官员,而是由落第的知识分子领导的中国西南边陲的农民。这次农民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分子最先明白道理,而农民则最先起义反抗,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中国农民有深刻了解的毛泽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的军费开支和战争赔款逐年增加,地主官僚的剥削压榨层层加重,身处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受到的压迫最深重,生活难以为继,甚至家破人亡,所以反抗的意愿最强烈,斗争的决心最坚定。
他们是怎样走上反抗之路的呢?纵观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大多数农民起义有一个突出特点:利用宗教迷信来制造舆论,笼络人心,形成一定的势力和团体,然后走上反抗之路。
从秦末陈胜、吴广的“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太平道”、北宋方腊起义的“明教”,再到元、明和清初的“白莲教”等,都是借助天命思想向人们说明旧王朝天运已终,新的时代和政权即将到来,起义首领已经得到了“上天”的授意和护佑,参加起义的人要誓死跟随。
鸦片战争之后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也借助了天命思想,不过它引以为据的这个“天命思想”十分“洋气”。
1837年,广东花县有个叫洪秀全的读书人,3次在童生试中落选,第三次落选时他都已经23岁了,却连秀才的功名也没有获得。洪秀全科举屡试失败后,创立了拜上帝会,用来组织和准备农民起义,并发展了大批信徒。
1851年1月11日,37岁的洪秀全领导约2万人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部队称“太平军”。
太平天国立志推翻清朝的统治,对清朝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认可,并严格禁止鸦片买卖。太平军将士作战英勇,一路诛杀贪官污吏,焚烧地契债券。太平军的这些做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农民们踊跃参军助战,打破了清军的多次围攻,打败了清政府从各省调集的大批军队。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称“天京”,建立起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颁布了中国农民运动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希望建立起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这一土地纲领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攻破了清军包围天京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军事上达到鼎盛时期。但是,这时的洪秀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不思进取,只想着如何享受,导致内部不断争权夺利。
以反对皇帝的名义发动起义的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却过起了帝王生活。天王临朝时,官员都要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他花费巨资修建了豪华的天王府,后宫嫔妃和服侍的女官共有2300多人。从39岁进城到50岁自尽,他在奢华的天王府中度过了11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严重脱离前线。
此外,洪秀全还滥封王。他用人唯亲,排除异姓,结果导致诸王相互猜忌、自相残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在内斗中被杀,史称“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因被天王猜疑,负气带领20万将士出走,最终兵败大渡河,被清军杀害。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