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版《萧红全集》全套4卷。第1卷小说卷上,收入萧红的中短篇小说。第2卷小说卷下,收入萧红的长篇小说;第3卷散文卷收入作者全部散文作品九十篇。第4卷诗歌书信戏剧卷,收入作者诗歌六十四首、信函五十一通和剧本一部。颇值得一提的是,编者在30余年的时光中孜孜矻矻,踏遍大半个中国,寻找、搜集萧红的资料,研究萧红的生平与作品,近年发现不少以往学者从未注意或使用的新资料。其中《突击》(三幕剧)、《长白山的血迹》(散文)、《亚丽》(小说)、《女子装饰的心理》(散文)等篇为首次编入全集,亦有编者最新编订的萧红谈话录、萧红创作年表、萧红年谱简编、萧红作品篇目检索等作为附录收录于第四卷。
小说卷 上
王阿嫂的死 001
看风筝 011
腿上的绷带 017
太太与西瓜 024
两个青蛙 026
哑老人 030
夜风 037
叶子 047
清晨的马路上 051
渺茫中 056
离去 058
患难中 061
出嫁 064
生死场 067
桥 162
手 175
马房之夜 191
红的果园 199
王四的故事 202
牛车上 207
家族以外的人 218
两朋友 254
汾河的圆月 261
黄河 265
朦胧的期待 277
逃难 286
孩子的讲演 294
旷野的呼喊 301
花狗 328
梧桐 331
莲花池 334
山下 361
后花园 387
北中国 408
小城三月 432
小说卷 下
呼兰河传 001
马伯乐(第一部) 186
马伯乐(第二部) 333
散文卷
弃儿 001
广告副手 019
小黑狗 030
中秋节 035
镀金的学说 038
祖父死了的时候 045
欧罗巴旅馆 049
雪天 053
他去追求职业 056
家庭教师 058
来客 063
提篮者 065
饿 068
搬家 073
最末的一块木柈 077
黑列巴和白盐 079
度日 081
飞雪 083
他的上唇挂霜了 086
当铺 089
借 092
买皮帽 095
广告员的梦想 098
新识 103
牵牛房 106
十元钞票 108
同命运的小鱼 111
几个欢快的日子 115
女教师 119
春意挂上了树梢 122
小偷、车夫和老头 125
公园 128
夏夜 131
家庭教师是强盗 135
册子 137
剧团 141
白面孔 144
又是冬天 147
门前的黑影 150
决意 153
一个南方的姑娘 154
生人 157
又是春天 158
患病 160
十三天 163
拍卖家具 165
最后的一星期 167
孤独的生活 171
海外的悲悼 175
破落之街 177
感情的碎片 181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183
来信 185
天空的点缀 187
失眠之夜 190
逝者已矣! 194
八月之日记一(上) 197
八月之日记一(下) 199
八月之日记二 201
火线外(二章) 204
两种感想 209
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212
《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 218
记鹿地夫妇 224
无题 234
寄东北流亡者 238
我之读世界语 241
茶食店 243
一天 246
皮球 251
三个无聊人 257
搬家 261
黑夜 265
初冬 270
索非亚的愁苦 274
访问 281
夏夜 287
鲁迅先生记(一) 290
鲁迅先生记(二) 292
一条铁路底完成 297
牙粉医病法 303
滑竿 307
林小二 311
放火者 315
长安寺 320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作 323
回忆鲁迅先生 324
骨架与灵魂 359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360
九一八致弟弟书 363
诗歌、戏剧、书信 卷
诗歌
可纪念的枫叶 002
偶然想起 003
静 004
栽花 005
公园 006
春曲(六首) 007
幻觉 010
八月天 014
苦杯(十一首) 016
异国 022
沙粒(三十七首) 023
拜墓诗——为鲁迅先生 036
一粒土泥 038
戏剧
民族魂鲁迅(哑剧) 042
书信
致萧军 064
1936 年7 月18 日 (长崎—上海) 064
1936 年7 月20 日 (东京—上海) 065
1936 年7 月21 日 (东京—上海) 066
1936 年7 月26 日 (东京—上海) 067
1936 年8 月14 日 (东京—青岛) 068
1936 年8 月17 日 (东京—青岛) 069
1936 年8 月22 日 (东京—青岛) 071
1936 年8 月27 日 (东京—青岛) 073
1936 年8 月30 日 (东京—青岛) 076
1936 年8 月31 日 (东京—青岛) 077
1936 年9 月2 日 (东京—青岛) 078
1936 年9 月4 日 (东京—青岛) 079
1936 年9 月6 日 (东京—青岛) 080
1936 年9 月9 日 (东京—青岛) 081
1936 年9 月10 日 (东京—青岛) 083
1936 年9 月12 日 (东京—青岛) 084
1936 年9 月14 日 (东京—青岛) 086
1936 年9 月17 日 (东京—青岛) 088
1936 年9 月19 日 (东京—青岛) 089
1936 年9 月21 日 (东京—青岛) 090
1936 年9 月23 日 (东京—青岛) 092
1936 年10 月13 日 (东京—上海) 093
致黄源 094
1936 年10 月17 日 (东京—上海) 094
致萧军 095
1936 年10 月20 日 (东京—上海) 095
1936 年10 月21 日 (东京—上海) 097
......
本书作者潜心研究萧红三十余年,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爬梳剔抉、严谨考证,与当时发表在报刊、杂志、结集出版的版本和手稿逐字逐句校勘,发现以往各版本全集诸多错讹并一一订正,在每篇文章后做了详细的版本来源注释。将为读者奉献一套迄今为止最全、最接近原貌、最权威的萧红全集。
王阿嫂的死
一
草叶和菜叶都蒙盖上灰白色霜。山上黄了叶子的树,在等候太阳。太阳出来了,又走进朝霞去。野甸上的花花草草,在飘送着秋天零落凄迷的香气。
雾气像云烟一样蒙蔽了野花,小河,草屋,蒙蔽了一切声息,蒙蔽了远近的山岗。
王阿嫂拉着小环每天在太阳将出来的时候,到前村广场上给地主们流着汗;小环虽是七岁,她也学着给地主们流着小孩子的汗。现在春天过了,夏天过了……王阿嫂什么活计都做过,拔苗插秧。秋天一来到,王阿嫂和别的村妇们都坐在茅檐下用麻绳把茄子穿成长串长串的,一直穿着。不管蚊虫把脸和手搔得怎样红肿,也不管孩子们在屋里喊叫妈妈吵断了喉咙。只是穿着,穿啊,两只手像纺纱车一样,在旋转着穿。
第二天早晨,茄子就和紫色成串的铃铛一样,挂满了王阿嫂的前檐;就连用柳条编成的短墙上也挂满着紫色的铃铛。别的村妇也和王阿嫂一样,檐前尽是茄子。
可是过不了几天,茄子晒成干菜了!家家都从房檐把茄子解下来,送到地主的收藏室去。王阿嫂到冬天只吃着地主用以喂猪的乱土豆1,连一片干菜也不曾进过王阿嫂的嘴。
太阳在东边放射着劳工的眼睛。满山的雾气退去,男人和女人,在田庄上忙碌着。羊群和牛群在野甸子间,在山坡间,践踏并且寻食着秋天半憔悴的野花。
田庄上只是没有王阿嫂的影子,这却不知为了什么?竹三爷每天到广场上替张地主支配工人。现在竹三爷派一个正在拾土豆的小姑娘去找王阿嫂。
工人的头目,愣三抢着说:
“不如我去的好,我是男人走得快。”
得到竹三爷的允许,不到两分钟的工夫,愣三跑到王阿嫂的窗前了:
“王阿嫂,为什么不去做工呢?”
里面接着就是回答声:
“叔叔来得正好,求你到前村把王妹子叫来,我头痛,今天不去做工。”
小环坐在王阿嫂的身边,她哭着,响着鼻子说:“不是呀!我妈妈扯谎,她的肚子太大了!不能做工,昨夜又是整夜的哭,不知是肚子痛还是想我的爸爸?”
王阿嫂的伤心处被小环击打着,猛烈的击打着,眼泪都从眼眶转到嗓子方面去,她只是用手拍打着小环,她急性的,意思是不叫小环再说下去。
李愣三是王阿嫂男人的表弟。听了小环的话,像动了亲属情感似的,跑到前村去了!
小环爬上窗台,用她不会梳头的小手,在给自己梳着毛蓬蓬的小辫。邻家的小猫跳上窗台,蹲踞在小环的腿上,猫像取暖似的迟缓的把眼睛睁开,又合拢来。
远处的山反映着种种样的朝霞的彩色。山坡上的羊群,牛群就像小黑点似的,在云霞里爬走。
小环不管这些,只是在梳自己毛蓬蓬的小辫。
在村里,王妹子,愣三,竹三爷,这都是公共的名称。是凡佣工阶级都是这样简单,而不变化的名字。这就是工人阶级一个天然的标识。
王妹子坐在王阿嫂的身边,炕里蹲着小环,三个人寂寞着在。后山上不知是什么虫子,一到中午,就吵叫出一种不可忍耐的幽默和凄怨的情绪来。
小环虽是七岁,但是就和一个少女般的会忧愁,会思量。她听着秋虫吵叫的声音,只是用她的小嘴在学着大人叹气。这个孩子也许因为母亲死得太早的缘故?
小环的父亲是一个雇工,在她还不生下来的时候,她的父亲就死了!在她五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又死了!她的母亲是被张地主的大儿子张胡琦强奸而后气愤死了的。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