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9章,第l章概述环境中放射性核素钚的来源;第2章介绍在地球表层的水圈、大气圈和土壤圈各圈层中钚的来源与扩散传播;第3章对长江口和苏北潮滩沉积物中钚的分布与迁移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第4章通过辽河口沉积物中钚的分析,对其沉积环境的变迁进行了阐述;第5章将渤海湾沉积物和辽河口潮滩沉积物中钚的特征进行比较;第6章是对北部湾陆海环境中钚的分布与传输特征的分析;第7章是对华南地区河流流域沉积物中钚的分析;第8章根据珠江口和南海北部沉积物中钚的分布,对区域环境中钚的传输、廓清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第9章对环境中的辐射影响模型的构建、ERICA评估模型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行概括。 本书可供海洋科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放射化学、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刘志勇,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授。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曾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于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日本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深造,期间参与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影响评价等工作。主要从事Pu,Np,Am,137Cs等放射性元素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动态研究,以及相关的环境放射化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录 序 第1章 绪论 1.1 放射性核素和钚及其同位素 1.2 环境中的Pu 1.3 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研究历史进展 1.3.1 放射性核素在陆地、湖泊、大气等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1.3.2 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全球Pu来源及各圈层的扩散 2.1 水圈中Pu的来源及其扩散 2.1.1 水圈中Pu的扩散 2.1.2 水圈中Pu的扩散模型 2.2 大气圈中Pu的来源及其扩散 2.2.1 大气圈中Pu的扩散 2.2.2 大气气溶胶Pu的测定 2.2.3 大气圈中Pu的扩散模型 2.3 土壤圈中Pu的来源及其扩散 2.3.1 土壤圈中Pu的扩散 2.3.2 沉积物中Pu的测定 2.3.3 土壤圈中Pu的扩散模型 2.4 Pu扩散迁移模型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长江口和苏北潮滩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3.1 长江口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3.1.1 长江口区域概况 3.1.2 实验方法介绍 3.1.3 Pu在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意义 3.1.4 Pu在长江口柱样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与意义 3.1.5 Pu在长江口沉积物中的来源与沉积速率的探讨 3.2 苏北潮滩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3.2.1 苏北潮滩区域概况 3.2.2 Pu及137Cs、210Pb在苏北新洋港潮滩的分布特征 3.2.3 Pu及137Cs、210Pb在苏北临洪河口潮滩的分布特征 3.2.4 苏北潮滩柱样沉积物中Pu、137Cs的环境意义 3.2.5 长江口、苏北潮滩区域Pu的环境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章 辽河口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4.1 辽河口区域概况 4.2 Pu在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与意义 4.2.1 Pu在辽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意义 4.2.2 Pu在辽河口柱状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与意义 4.3 Pu在辽河口沉积物中的来源及沉积速率的探讨 4.41 37Cs在辽河口海岸带的分布特征 4.4.1 表层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4.4.2 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 4.5 辽河口沉积物中239+240Pu与137Cs的垂直分布比较 4.6 辽河口海岸带现代沉积物环境变化的原因 4.6.1 流域输水沙量的变化 4.6.2 人类活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渤海湾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5.1 渤海湾区域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地质地貌 5.1.3 气候特征 5.1.4 水文特征 5.2 Pu及137Cs在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5.3 Pu及137Cs在渤海湾柱状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 5.4 Pu在渤海湾沉积物中的来源及沉积速率的探讨 5.5 Pu在渤海湾沉积物中质量守恒的探讨 参考文献 第6章 北部湾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6.1 北部湾区域概况 6.1.1 北部湾地理地貌 6.1.2 北部湾气象条件 6.1.3 北部湾海域水文条件 6.1.4 采样位置 6.2 Pu在北部湾沿岸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6.2.1 北部湾沿岸表层样中Pu比活度的空间分布 6.2.2 Pu含量与土壤类型的关系 6.2.3 Pu比活度与137Cs比活度之间的关系 6.2.4 北部湾与其他区域的Pu比活度对比 6.3 Pu在北部湾海洋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 6.3.1 Pu的垂直分布特征 6.3.2 Pu含量与土壤颗粒分布的关系 6.3.3 Pu比活度与137Cs比活度、210Pb比活度之间的关系 6.3.4 Pu的沉积通量 6.4 Pu在北部湾沉积物中的来源探讨 参考文献 第7章 华南地区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7.1 华南地区介绍 7.2 华南地区沉积物中239+240Pu比活度的分布特征 7.3 华南地区沉积物中240Pu/239Pu同位素比值特征 7.4 Pu在华南地区沉积物中的来源探讨 参考文献 第8章 南海地区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 8.1 南海地区介绍 8.2 南海地区沉积物中239+240Pu比活度的分布特征 8.3 南海地区沉积物中240Pu/239Pu同位素比值特征 8.4 南海地区Pu来源探讨 8.5 南海北部Pu同位素的时间变化 8.6 洋流对Pu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9章 辐射影响模型 9.1 ERICA综合方法 9.1.1 ERICA方法的假设基础 9.1.2 参考生物和核素 9.1.3 组成与筛选级别 9.1.4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9.2 ERICA工具的操作 9.2.1 第一级评估 9.2.2 第二级评估 9.2.3 第三级评估 9.3 ERICA工具的实用性 9.4 ERICA应用案例 9.5 不同模型对ERICA的参考价值 9.5.1 RESRAD-BIOTA 9.5.2 IAEASRS-19通用模型 9.5.3 R&D模型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