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丛书“西青文史”的第十八册。本书从采访录、客家史及老故事三个部分,分别整理了赶大营后裔的口述史资料。赶大营壮举不仅给杨柳青人又开辟了一条致富路,给古镇带来了新的辉煌。同时,赶大营壮举还延伸了古丝绸之路,由西安的起点拓展到渤海之滨的天津,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大漠,从随军商贩到商界翘楚,他们用勤劳和血汗创造出中国近代商贸史的奇迹,为巩固民族团结写下了华彩篇章。本书读者对象为经济史以及地方文史研究人员。 目录 第一编 新疆采访录 一 赶大营历史背景 二 伊犁的汉人街 三 文丰泰店成文物 四 发现和田玉印章 五 内阁中书郑联鹏 六 津帮商人会馆 七 尚大奶奶创业史 八 货郎扁担越百年 九 老太太赶大营 十 大营客与两个皇帝 十一 最是难舍故乡情 十二 高家味道 十三 第十任会长蔺青 十四 祖籍沙窝的律师吴颖 十五 采访李俊树与孙玉兰 十六 不挑货郎担的大营客 十七 大营客的智慧 第二编 大营客家史 一 于国治回忆录(节选) 二 三位先辈赶大营的故事 三 祖父在惠远的“发迹” 四 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三编 伊犁老故事 一 汉人街史话 二 汉人街的春节记忆 三 百年前的老故事 四 漫话汉人街 五 汉人街的吃 六 汉人街的百岁杨柳青后裔 七 伊宁掌故老人边勤 八 念想留住杨柳青 九 办报人范玉池 十 皮鞋匠李作春 十一 后滩捞纸匠 十二 少年大营客 十三 大营客种黄梨 十四 伊宁的尚一公所 十五 母亲和她的维吾尔族父亲 十六 赶大营的徐德明大夫 十七 一家多姓的传奇故事 十八 汉人街上补碗匠(外二题) 十九 伊犁津味 二十 惠远城的望河楼 ——清代西域诗中的望河楼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