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家宝(中国人的家教智慧经典传承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传承好家风,共筑中国梦。
家是最小国,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而今,我们的传家宝不再是物质财富,而是应世代相传的好家风。
本书精心编选历代经典家训家规,重点选取更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内容,准确诠释,联系当下深入阐述,为万千家庭的家风教育提供优质土壤。
目录
一道德教育之范本——《温公家范》
篇一 正家而天下定
人伦
治家
积财
为祖
传承
奢俭
篇二 父母之教
为父
正教
天性
为母
严教
子妇
操守
篇三 子女之孝
孝悌
恭敬
侍奉
祭祀
规劝
篇四 兄弟之相护
叔侄
兄弟
事兄
女子行义
篇五 宗族之相亲
相忍
同心
爱亲
一厚人伦而美习俗—一《袁氏世范》
篇一 睦亲
脾性
内省
相较
人伦
曲直
处忍
失欢
侍老
笃孝
教化
爱子
不均之患
长幼之患
叔侄
篇二 治家与处己
持家
防盗
言行
思过
行俭
生死
于细微处见真知——《曾国藩家训》
篇一 养心
日课四条·慎独
日课四条·主敬
日课四条·求仁
日课四条·习劳
守静
进德修业
修身五箴
篇二 学问
读书之法
求业之精
为学之道
作文之技
求学三耻
篇三 居家
孝道
治家
遗规
一千年世家的精神遗产——《钱氏家训》
篇一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
当无愧于圣贤
篇二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篇三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篇四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
篇一 政治洞见
相鲁
始诛
王言解
五仪
致思
好生
贤君
辩政
哀公问政
颜回
五帝德
五帝
执辔
刑政
篇二 儒者德行
儒行解
三恕
观周
六本
辩物
子路初见
在厄
人官
困誓
问玉
屈节解
篇三 礼制与礼义
问礼
本命解
论礼
观乡射
五刑解
礼运
冠颂
帝王将相的教子齐家——帝王将相家训
篇一 帝王家范
曹操《内戒令》
李暠手令戒诸子
李世民《帝范·前序》
李世民《帝范·求贤》
李世民《帝范·纳谏》
赵匡胤戒主衣翠
赵光义敦劝子弟
赵恒约束外戚
赵祯训诫后妃
康熙《庭训格言》(节选)
雍正《圣谕广训·序》
雍正《圣谕广训·宗族》
咸丰谈为孝
篇二 临终遗训
刘邦手敕太子
曹操遗令
刘备遗诏敕刘禅
梁商病笃敕子冀
王祥临终诫五事
卢承庆遗令
姚崇遗令
篇三 诫子家书
韦玄成诫子孙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外孙
王僧虔励子为学
徐勉戒子崧
元稹教诲侄儿
范质诫子侄
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
贾昌朝戒子孙
张居正示季子懋修书
李光地谕儿
陈宏谋告诫四侄
纪晓岚教子
倭仁劝诫子侄一辈
左宗棠与孝威
左宗棠致孝威、孝宽
李鸿章与弟谈义理
李鸿章与弟谈书法
张之洞励子勤学
张之洞诫子勿骄奢
序言
《春秋》《左传》曾有
言:“家之兴替,在于礼义
,不在于富贵贫贱。”习近
平总书记也说:“家庭是人
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
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可
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
的模式也许发生了变化,家
教家风的意义和重要性却从
未改变。
很多父母重视“养”而忽
视“教”,这直接造成了家庭
教育的缺失。实际上,一个
人的是非标准、思维模式与
处事方式,以及从他身上投
射出的气度与格局,无不与
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学校教
育培养的是一个人的学识智
慧,而家庭教育则是每个人
思想、道德、智慧的源头。
家教家风不同,培养出孩子
的禀性、修养便不同,这种
影响来自父母对孩子的耳提
面命,也来自家庭日复一日
的耳濡目染,这种影响是潜
移默化的,多数会伴随每个
人一生。
在我国古代,先贤儒士
就非常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
和传承。从《颜氏家训》到
《曾国藩家训》,从《帝范
》到《圣谕广训》,帝王将
相、名人雅士将修身治家、
安身立命等经验向子孙后代
谆谆教诲,如此父传子、子
传孙,形成世世代代德行素
养的熏陶。这些家规家训延
传至今仍有非常大的借鉴意
义,为当今家庭培养家教家
风提供了非常好的蓝本。基
于此,本书列入古代家风家
教之典范,选取其中精要内
容,以“原文”“译文”“评析”
三个板块,全面解读其中要
义。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
解,本书将原著内容进行了
重新归类,让读者阅读时更
加清晰、直观。
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礼
物不是财富,而是明辨是非
的能力和宽仁廉直的德行,
以此作为传家之宝,才能让
孩子和家庭都有可期的未来
导语
一个家庭良好的家风,是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财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人的家教智慧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财富,而是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宽仁廉直的德行,以此作为传家之宝,才能让孩子和家庭都有可期的未来。
精彩页
篇一/序致
原文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通“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施:放)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已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道,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阿姨,年长的女子)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打架争吵),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垂髫换齿之时,即孩童),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茶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於斯。追思平昔之指(志向、志趣),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译文
圣贤所写的书籍,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要谨慎,行为举止要检点,要建立功业,让声名得以远扬,所有这些都讲得面面俱到。自从魏晋以来,诸子所做的书籍,重复着类似的理论与相似的道理,一个接着一个模仿、学习,这好比屋子下面又修建屋子,床上面又摆放床,显得多余,也没有用。如今,我之所以再写这部《家训》,并非敢于在为人处世方面给大家做什么示范,而是为了整顿家风,教育子孙后代。同样的言语,因为是所亲近的人说出来的就相信;同样的命令,因为是所佩服的人发出来的就执行。禁止小孩胡闹嬉笑,那师友的训诫,就不如阿姨的指挥;阻止老百姓打架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我希望你们能遵守这部《家训》,也希望它所起的作用能胜过阿姨对孩童、妻子对丈夫的作用。
我家的门风家教,素来严整周密,我在还小的时候,就受到诱导与教诲。我每天跟随着两位兄长,早晚都要侍奉双亲,以尽孝道;言谈谨慎,举止端正,言语平和,神色安详,恭敬有礼,小心谨慎,好似拜见威严的君主一般。双亲经常劝勉鼓励我们,传授我们锦言佳句,询问我们的爱好,引导长处,磨去不足,凡此种种无不恳切深厚。我九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陷入困顿之中,家道中落,人口萧条。哥哥将我抚养长大,很辛苦,他对我仁爱有余,却缺少威严,对我的引导启示也不那么严切。我当时虽然也诵读过《周礼》《春秋》《左传》等书,但之所以爱好写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世人的影响。当时我放纵欲望,言语轻率,不修边幅。到了十八九岁,才稍加磨砺,然而习惯已成自然,短时间里难以除尽。直到二十岁后,才很少犯那些大的过失,但还是经常心口不一,善性与私情彼此矛盾,直到晚上才会发现早上犯下的过错,今天悔恨昨天发生的错误,常常感叹自己缺乏教育,才会到了这步田地。回想起平生的意愿志趣,体会尤深;绝非古书上的告诫听一遍、看一遍就能体会得到的。所以写下这二十篇文章,让你们作为借鉴。
评析
《序致》是《颜氏家训》的序言,在序言中,颜之推主要介绍了自己撰写此书的原因和目的。他有感于魏晋以来文化人著述往往因袭而无补于人生的现象,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揭示自己撰写此书的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携子孙”。基于这样的目的,颜之推的遣词用语比较亲切和真挚,循循善诱的文风贯穿于字里行间。作者也毫不掩饰幼年时期所犯的过失,从几个年龄段剖析了自己的交友之失、言语之失和行为之失,具有现身说法之效。这种坦荡无私的胸怀本身就具有训诫意义,值得人们借鉴。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