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河南山东卷)(精)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该书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之《河南山东卷》,是国家层面首次对民间收藏陶瓷的一次摸底和精选,反映民间收藏陶瓷艺术品的基本面貌,侧面反映各地文化经济发展的基本状态。同时,民间收藏陶瓷作为国家收藏的重要补充,经过甄选和著录出版后,对于引导民间收藏潮流、提高民间收藏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河南山东卷
河南篇
红陶细颈瓶
彩陶小口尖底瓶
红陶鳖形壶
红陶尊
红陶堆塑鼋纹缸
红陶灶
红陶鼓
彩陶尊
黑陶鼎
灰陶饕餮纹罐
黑陶壶
青釉孽
灰陶“齐盐”“鲁豉”瓵
绿釉日用陶器皿(一组)
“酒一石”铭绿釉壶
绿釉陶楼
褐釉鹗尊
褐釉双系刻莲纹盘口瓶
青黄釉剔刻莲瓣纹罐
青黄釉绿彩罐
青黄釉褐绿彩四系盘口瓶
青黄釉虎子
黄绿釉联珠纹杯
绿釉模印菊纹双联瓶
青黄釉彩绘马
邢窑青釉盘口瓶
青釉牛瓷塑
巩义窑白釉八系球形器
白釉辟雍砚
人首龟身澄泥砚
双头衔鱼龟澄泥砚
邢窑彩绘陶仪鱼俑
邢窑彩绘描金陶马俑
邢窑彩绘陶骆驼俑
邢窑彩绘陶风帽披帛女俑
双人面彩绘镇墓兽
巩义窑蓝绿彩罐
巩义窑三彩梅瓶
巩义窑三彩净瓶
模印三彩胡腾舞扁壶
巩义窑三彩剔刻弦纹净瓶
巩义窑三彩盖罐
巩义窑三彩熏炉
巩义窑绞胎三彩枕
巩义窑绿釉绞胎水丞
巩义窑三彩镇墓兽
巩义窑三彩武官俑
巩义窑三彩骑马“参军戏”俑
巩义窑绿釉净瓶
巩义窑褐釉投壶
巩义窑蓝釉净瓶
定窑白釉碗
邢窑白釉“翰林”款罐
巩义窑白釉盖罐
巩义窑白釉四兽足樽
……
山东卷
序言
河南、山东地处黄河中
下游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
就形成了高度融合的地域文
化,地缘相连,文脉一体,
是我国古代的文化中心区域

河南、山东地区是早期“
中国”概念的主要区域,是
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繁荣
兴盛,延续至今。
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古
先民就开始了依山傍水的定
居生活,30耕火种,驯养家
畜,制陶耕织,这些生产、
生活均以符号形式反映在陶
瓷器物上。裴李岗文化(约
公元前6100~前5000年)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
作物粟,饲养家畜猪、狗等
,渔猎和采集有一定的地位
,居住环境很稳定,为生活
服务的制陶业有一定的规模
。其制陶方法主要是泥条盘
筑法成型,工艺很原始。如
图1所示的裴李岗文化乳钉
纹红陶鼎。公元前5000~
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陶
器绚丽多彩,展现了母系氏
族社会从繁荣至衰落时期制
陶工艺的特色。陶器用河流
沉积的黏土作原料,以手工
制作,主要用泥条盘筑法成
型,还有手捏成型、黏接成
型等手法。陶器根据所用原
料不同,有泥质陶和夹砂陶
。最能体现仰韶文化艺术特
色的是彩陶(图2)。大汶
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
前2500年)早期制陶工艺
比较原始,主要用泥条盘筑
法,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
。彩陶是在红陶上施彩绘,
主要是红彩和黑彩,还有先
施白色陶衣的。纹饰有菱形
格纹、钩叶和圆点纹、花瓣
纹等。中期已经开始以轮制
陶,有红陶、灰陶等泥质陶
、夹砂陶。此外还有白陶,
典型器物有折腹罐形鼎、实
足鬻、背壶、大圈足镂孔豆
。晚期除了泥条盘筑法,还
大量使用快轮成型,器物种
类大大增加,还采掘北方特
有的白色坩子土,生产出大
量精美的白陶器皿,具有很
高的艺术性,特别是带有刻
划符号的陶器(图3),一
般认为是我国文字的滥觞期

龙山文化(约公元前
2500~前2000年)泛指黄
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
期的一种文化。龙山文化是
父权制确立、私有制产生的
历史时期。出土陶器有灰陶
、红陶、彩陶、黑陶和少量
白陶。制陶工艺比仰韶文化
陶器有很大提高,但仍然是
手工制作,即泥条盘筑法成
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发明辘
轳成型,即轮制成型。山东
龙山文化氏族的人们用快轮
制法做出精美的蛋壳黑陶,
陶器生产也由氏族所有转向
家族所有。
虽然我国北方地区的瓷
业发展落后于南方地区,但
是河南出土了夏代青釉瓷器
物(图4),山东也出土了
商代的青釉瓷器豆(图5)

除了高度繁荣的新石器
时代陶器,河南、山东地区
在南方瓷器出现之后,釉陶
高度发达,折射出北方地区
的文化特质。(图6)
受南方瓷业技术的影响
,北方地区特别是河南、山
东地域的人们根据自身的资
源条件,在釉陶的工艺基础
上,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发展
,终于在北朝晚期成功烧制
了瓷器,不仅烧成了青釉瓷
器,还发明了白釉瓷器,为
以后百花争艳的彩瓷奠定了
物质基础。北朝时期,山东
的寨里窑、中陈郝窑,河南
的相州窑、巩义窑都是领一
代风骚的窑场。(图7、8)
在隋唐五代“南青北白”
的瓷业格局下,河南、山东
不仅白釉瓷器高度发达,青
釉瓷器也有长足进步,并为
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
时,以唐三彩为代表的釉彩
装饰陶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艺术成就。
进入宋金时期,河南、
山东的窑场继晚唐之后蓬勃
发展,终于成就了以汝窑为
代表的鼎盛和辉煌,特别是
官窑制度,将中国古代陶瓷
的历史地位推向极致。
河南、山东两地具有丰
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
一步一个故事”“一步一个传
说”。当今盛世,文化事业
空前发达,大量私立博物馆
的存在和勃兴,便是实证。
本卷在征集藏品的过程
中,由于时间、任务及社会
现实状况,“海选”是不切实
际的,所以采取重点遴选藏
品的方法。经过本卷编委初
选后,交付总编委审稿,然
后交由出版社审校出版。
本卷按照编纂大纲要求
,总计收录藏品260件(组
、套)。其中河南130件;
以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含
辽金西夏)两大时段比较集
中,隋唐五代时期收录50件
,占总数的38.5%;两宋
时期的藏品达42件,占总数
的32.3%。就窑口而言,
隋唐五代之前当地窑口与绝
对优势,隋唐五代时期北方
地区窑口占优势,两宋时期
虽然北方地区窑口依然占有
很大比例,但是南方窑口已
经占有相当比例。明清时期
,河南虽然不乏藏品,但是
精品少见。山东收录130件
,总体而言各时期藏品比较
均衡,新石器时代31件,隋
唐五代时期23件,宋金时期
34件,明清时期24件。山
东地域窑业技术比较发达,
但是名窑相对较少,除了新
石器时代占据绝对优势外,
汉唐时期到元代则是北方地
区窑口占据优势,明清时期
藏品,山东收藏情势较好,
景德镇窑特别是宫窑器物一
枝独秀。
就本卷收录的藏品而言
,时代上涵盖了新石器时代
到民国时期,著名的仰韶文
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陶器精品纷呈,人们耳熟能
详的邢窑、越窑、唐三彩、
汝窑、定窑、耀州窑、磁州
窑等精美绝伦,明清时期也
有重要展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