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以色列是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下建立的,特别是苏联的支持更具有实质意义。以色列国建立后迅速获得苏联政府的承认。随后,苏以关系进入蜜月期,但双方关系从1949年底开始逐渐恶化,到1953年两国断绝外交关系。二战前苏联政府为什么敌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战后斯大林为什么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在以色列建国过程中莫斯科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苏联和以色列关系恶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详细研究和解读近年来公布的俄罗斯、英国、美国和以色列档案文献的基础上,以二战后初期苏联和以色列关系发展变化为线索,逐步分析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肖瑜,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史学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历史学系访学(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研究方向为俄国史、中俄关系史和中东史。曾在Israel Affairs、《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冷战国际史研究》和《学术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1945年之前的苏联犹太政策 第一节 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犹太人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犹太外交 第三节 战争期间苏联政府与国际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往来与合作 第二章 二战后苏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建国政策的形成 第一节 战后初期苏联的大国合作战略 第二节 英美在犹太人问题上的矛盾 第三节 莫斯科来电与苏联巴勒斯坦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以色列建国前后苏联和东欧集团的支持 第一节 苏联集团在联合国对犹太人的支持 第二节 大批东欧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 第三节 来自东欧的军事援助 第四节 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耶路撒冷的“俄国财产”问题与苏以关系的破裂 第一节 耶路撒冷的“俄国财产”问题之由来 第二节 冷战初期苏以双方在“俄国财产”问题上的互动 第三节 苏以双方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对财产问题的影响 第四节 苏联对以色列的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节 “俄国财产”问题的最终解决 第五章 二战后苏联国内的反犹政策与苏以断交 第一节 苏联犹太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战后苏联的国家反犹主义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俄文文献 二 英文文献 三 中文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对从事中东研究的学者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也对理解当下中东的复杂博弈有所帮助。书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耶路撒冷“俄国财产”问题的生成及其对苏以关系的影响,以及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复杂博弈,有助于读者丰富对苏以关系的认识。俄罗斯同耶路撒冷的历史联系和俄国东正教财产在耶路撒冷的客观存在,是俄罗斯在中东掌握一定话语权的重要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