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国内外同类选题的研究状况及本书的选题视角2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
三、本书的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5
本书的写作特色和主要建树8
第一章“世界体系”理论:发展理论的重要后继者
第一节“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局限性11
一、“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及现代化的主要特征11
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现代化理论”15
三、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19
第二节“依附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局限性21
一、“依附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22
二、外围国家的发展之痛:“依附”与“不发达”23
三、外围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打破依附的尝试:从“脱钩”到“依附性发展”27
对“依附理论”的批判与31
第三节“世界体系”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局限性32
一、“世界体系”理论的理论渊源33
二、“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41
三、“世界体系”理论的局限性和历史悲观主义色彩45
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霸权更迭的历史考察及其演进规律
第一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霸权周期的更迭53
一、西欧海外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15世纪下半期-18世纪上半期)53
二、世界体系的进一步扩大和终确立时期(18世纪下半期-20世纪初)59
三、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进时代(20世纪至今)67
第二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霸权周期的特点及其演进规律72
一、世界体系霸权周期的不断更替伴随着世界体系结构的不断变化72
二、三个霸权周期在资本积累阶段上具有相似的特征73
三、霸权周期得以存续都有赖于诸中心国家相对强大的国家机器的建立7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进过程是不同社会形态纵向演进与横向扩散的辩证统一75
五、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进过程中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77
六、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终确立78
第三章世界体系不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研究
第一节两种发展模式的成因分析83
第二节两种发展模式的差异分析87
一、两种发展模式的融资方式和股权结构不同87
二、两种发展模式的银企关系以及企业间关系不同90
三、两种发展模式的家庭资产结构不同95
两种发展模式的机构投资者资产构成和投资组合不同98
五、两种发展模式的职工参与方式与、企业、工人三方关系不同99
六、两种发展模式的产业政策不同102
七、两种发展模式的激励机制不同107
第三节两种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迹象110
一、两种模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金融自由化倾向111
二、两种模式的劳资关系出现相互靠拢的趋势113
三、两种模式在公司治理方面呈现出更多相似性117
两种模式在产业政策方面的融合趋势119
五、加强金融监管成为金融危机之后两种模式的共识122
第四节金融危机后从两种模式的比较中看其发展趋势125
一、两种模式虽呈相互融合之势,却仍存差异126
二、两种模式在较量中各有优劣129
三、小结134
第四章世界体系不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地区)的模式研究
第一节东亚模式136
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137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经济危机对东亚模式造成的挑战142
第二节拉美模式148
一、拉美模式的基本特征149
二、拉美模式的发展战略和调整153
第三节非洲模式159
一、非洲模式的特点160
二、非洲模式形成原因分析163
三、非洲模式的未来之路170
第四节三种后发模式差异的成因分析172
一、人口红利不同172
二、“中心-外围”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174
三、作用与企业家精神不同175
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不同178
五、“粮食安全”战略不同181
六、不平等指数不同183
第五章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征及其新变化
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特征及其新变化187
一、资本高度集中与资本分散化并存的双重发展趋势187
二、“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并存的双重发展趋势191
三、阶层间的流动与阶级的固化并存的双重发展趋势193
政党身份认同模糊与政治极化的双重发展趋势194
五、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过渡促成了大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并存的双重发展趋势197
六、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模式的杠杆化与去杠杆化并存的双重发展趋势201
七、物质生产利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加速金融化并存的双重发展趋势205
双边自贸协定、区域组织不断加强与一体化和多边关系受阻的双重发展趋势209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其新变化215
一、政治制度建设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的双重趋向215
二、经济上,影响力逐渐增强和国内问题日益凸显的双重趋向219
三、文化上,融合速度加快与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显的双重趋向230
第三节从整体上把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变化236
第六章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矛盾的新发展
第一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总体发展规律和结构性危机239
第二节“核心-边缘”矛盾呈现新特点244
一、财富不均与“贫困”“发展”的新含义245
二、环境“两极分化”与气候政治的博弈248
三、数字鸿沟的加剧与美国的新霸权256
第三节2008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矛盾的集中体现2
一、2008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表现2
二、2008年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原因266
第四节“三重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矛盾向纵深发展272
一、分工依旧未改变“核心-外围”格局,陷入资本积累困境272
二、老龄化问题和贫富分化加剧对福利国家制度构成挑战,陷入政治合法性困境274
三、资本主义标榜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质疑,陷入地缘文化危机276
第七章世界体系的转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百年维度下世界大变局之新态势279
一、世界格局的总体走势:在“变”与“不变”中激荡裂变280
二、主要关系的新调整282
第二节世界体系转型下现有秩序的局限与变革289
一、秩序变革的动力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理论的当代发展290
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秩序的变革与世界体系的转型294
三、“一球两制”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秩序观的实质296
第三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体系的转型发挥了导向作用30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