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楚辞学文献考论及阐释研究”的最终成果。此书以清代楚辞学文献为研究对象,而清代楚辞学文献又极为丰富,其流传下来的总量几乎超越此前历代楚辞学文献的总和,可谓汗牛充栋,真正得到整理与研究的是极少数。因此清代楚辞学文献亟待学界的梳理与研究。本书全面而系统地考论清代楚辞学文献和学者资料,在地域文化和阐释学的视野下,运用文献学与文艺学结合、历时演变与共时差异并行考察的方法,再现清代楚辞学的发展轨迹、特征和成就,以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研究视角的缺失。有助于更清晰地、立体地把握清代楚辞学的研究理路、内在联系和整体风貌,进而借助新的学术时空观,为当下楚辞学研究提供新的观念、视角和方法。 目录 绪论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楚辞学文献综考 第一节 现存清代楚辞学著作综录 第二节 已佚或未见的清代楚辞著作考录 第二章 清代楚辞学者资料考 第一节 有传世楚辞著作的清代学者综录 第二节 清代佚籍楚辞学者考录 第三节 清代楚辞学者身份和学术师承 第四节 清代八家楚辞学者资料考 第三章 清代楚辞学者多元化的阐释取向 第一节 兴怀故国:明遗民的楚辞研究 第二节 义理阐释的儒学倾向 第三节 阐释学视野下的屈原评价 第四节 基于直觉感悟的阐释活动 第四章 清代楚辞文学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第一节 清代《楚辞》评点概况 第二节 以时文法解《楚辞》的阐释倾向 第三节文理血脉:对楚辞章法结构的把握 第四节 对楚辞艺术手法和境界的探寻 第五节 “象喻”式批评方法的运用 第五章 朴学之风与清代楚辞学 第一节 朴学背景下的清代楚辞研究 第二节 戴震《屈原赋注》的朴学成就 第三节 清代楚辞音韵研究的成就 第六章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清代楚辞学 第一节 清代楚辞学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桐城与桐城派的楚辞学 第三节 湖湘地域传统与楚辞研究 附录:清代楚辞学简要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