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画的演变与成就为集中和典型地代表了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时代特色与文化属性,既凝聚着古今中西的交集,又涵盖了民族命运的演变与政权交迭中民族艺术的语境适应与现代建构。
《艺术影响中国 百年中国画名作十谈》以百年中代表性与社会影响力的十幅中国画作品作为切入点,力求对于每幅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事件进行深入浅出地发掘分析与作品图像解读,力求通过对于大家名作的深读,兼顾同时代或同类型的名作,以点到线地展现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本体性艺术成就、时代特性与发展脉络。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美术史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兼任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书法摄影艺委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在各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合计100多万字。出版专著、合著多部。主持的研究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研究项目。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第十四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作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研等
总序
自序
国族命运与东方醒狮——《狮》及其民族精神寓涵
撼人心魄的民族意志——《愚公移山》
诗画合境与纯真天趣——《蛙声十里出山泉》
革命领袖与工农形象——《转战陕北》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题性人物画
山水画卷的殿堂气象——《江山如此多娇》与革命诗意山水画
笔墨精神与人格力量——雁荡山花与《梅月图》
历史场境与时代寓意——《北平解放》
个体之眼的家国凝望——《人民和总理》
为太行民族精魂立碑——《太行铁壁》
精微近观与浑沦远望——《新中国诞生》的艺术语汇与历史意象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