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精) |
分类 | |
作者 | 黄梵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精)》是作家、诗人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全书分为“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新诗写作的核心”“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是一本具有整体性、实操性的新诗写作指南。 作者简介 黄梵,一九六三年生。诗人、小说家。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飞行力学专业,现为该校文学副教授。著有《第十一诫》《等待青春消失》《女校先生》《南京哀歌》《浮色》等,其中《第十一诫》在新浪读书原创连载时,点击率超过三百万,被推荐为“文革”之后最值得青年关注的两部小说之一。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日语、德语、韩语、意大利语、希腊语等文字。 目录 第一堂课 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 一、观念改变类似基因突变 二、人完全了解自己吗? 三、写作的真实过程 四、结尾写作法 五、作品的多重真实与主题 六、夸张:文学表达的实质 七、产生整体感的新观念 八、黄氏理论 九、方法比灵感重要 第二堂课 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 一、诗歌是一切写作的起点和终点 二、客观意象与主观意象 三、新诗为什么会青睐主观意象? 四、用客观意象如何写诗? 五、用主观意象如何写诗? 六、用意象写诗的好处 第三堂课 新诗写作的核心 一、如何使主观意象的表达更准确? 二、主观意象的两种趣味和两个可为之处 三、如何平衡主观意象与客观意象? 四、最小诗意单元 五、新诗的形式 六、新诗的陌生化 七、停顿:转行、空行、空格、标点的作用 第四堂课 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 一、产生整体感的音乐性方法 二、新诗的节奏 三、如何用象征产生整体感? 四、如何用隐喻产生整体感? 五、如何使用通感手法? 六、诗的部落化与三段式结构 七、写诗策略 新诗50条 序言 自序:一个人的写作启 蒙 在大为揪心的疫情期, 除了满怀愧疚重读一些书 ,通过重温先贤或儒释道 思想,让闭门不出的日子 ,成为自我反省的一个时 机。人类的路,已经走得 如此危机四伏,我们每个 人也一定贡献了自己的“微 小错误”。面对集体灾难时 ,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 外,可以独善其身!这时 写诗,是否如舆论所说, 会是轻慢、无知的呢?这 时,就该回溯一下美和诗 意的源头,它们当然不是 修辞策略,不是表达技艺 ,而是原始人保护部落和 选择未来的方式,他们依 据美和诗意选择时,等于 修正了现实中的错误。这 些错误因威胁过部落的生 存,被他们永远铭记在心 ,被他们用美和诗意淘汰 。一些选择慢慢浮现为后 来的道德,比如,“五服之 内不许通婚”之类,和杜甫 诗中的道德情感——“诗言 志”之类。还有一些选择, 旨在摆脱现实的逼仄、局 促,通过面向激动人心的 未知,把人类带入前所未 有的未来,它们就是赫拉 利在《人类简史》中说的 故事,和本书涉足的诗意 。唯有同时被这两类选择 照拂,人类才真正有福, 一旦摆脱其中之一,惩罚 就随之而来。比如,全球 气候变暖、疫情暴发等, 就是人类强调未来的选择 中,少了道德一环。反之 ,一味固守僵化的道德, 人类又会停滞不前。所以 ,不是疫情期写诗不可为 ,是如何写才算真正可为 ?不少人写的诗,之所以 无价值、无意义,还是因 为对诗意在人类进程中的 角色安排,知之甚少,这 样就以为“修辞立诚”的“诚” ,不过是真实说出自己的 看法…… 我写诗二十载时,才有 机会去澄清一些诗意的问 题。记得2011年,应邀赴 台两个月期间,正值特朗 斯特罗姆获诺奖,有机构 请我讲他的诗。我找来找 去,只在台湾找到陈黎译 的四首诗,最后还是大陆 李笠的译本救了急。其间 台湾小说家许荣哲,也请 我去他的课堂讲小说写作 ,没想到这么一讲,竟连 续讲了三年(有两年在南 京给台湾学员上网课)。 赴台之前,我做过不少新 诗的讲座,但许荣哲的课 堂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 即如何把讲新诗,变成讲 新诗写作。乍看两者差别 不大,实则有霄壤之别。 记得讲特朗斯特罗姆的诗 时,我破天荒第一次谈到 ,可以如何写出类似的诗 句?回到大陆不久,恰好 学校怂恿我开写作课,我 就开了“文学创作”的通识课 。通识课就意味着,你得 对水平参差不齐的人,甚 至零基础的人讲写作之道 ,不只要让他们改变写作 观念、工作习惯,还要将 他们带入当代写作的实践 前沿,使之真正踏上通向 作家的写作之路。 给普通人讲写新诗,使 我关注的事物发生了改变 。我开始追踪一句诗的诗 意,究竟由什么来定夺, 常人滥用的“诗情画意”,到 底用了什么无效之术。通 过回溯诗意的源头,回到 诗人的创作经验,我找到 了理解诗意、写出诗意的 便捷之路。意识到,普通 人容易理解的人性,才是 支撑那些眼花缭乱诗句的 基础。确切地说,构成诗 意的内部机制,与构成自 我的内部机制,不过是人 性的一体两面。诗、文明 的悖论、野心等,都来自 悖论人性的挑动。我花了 数年,找到了快速把握诗 意的便捷之术,这些可以 被无数诗歌验证的“发现”, 比如,把意象细分为客观 意象与主观意象;比如, 把主观意象的庞杂构成, 归纳、简化为区区四种类 型等,这些都令我的写作 教学,有了令人诧异的实 效。甚至能让从未写过新 诗的人,通过不到三个月 的课堂训练,就能在专业 文学期刊发表诗作。南京 理工大学的左照天,就是 一例。 2014年夏天,我应邀再 次赴台,开办了新诗写作 课。这次有机会来验证, 这些心得对写作能力的激 发、培育,对不同汉语环 境的人,是否依然有效。 班上有个叫卓纯华的中学 语文教师,不认为自己能 写新诗,但结业两年左右 ,就获得台湾某诗奖,联 合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 出版了她的处女诗集,她 也被台湾诗坛推为80后新 秀。2016年暑期,出现了 更有挑战的事,嘤鸣读书 会和复旦研究生院,分别 邀我开办短期写作班。如 果三个月的写作课,能把 写作能力大为提高,那么 把它缩为一周又能做到什 么呢?说实话,我心里没 有底。短期班留不出让学 员练习的课余时间,只能 加紧课堂训练。记得嘤鸣 读书会的短期班结束时, 进步突出的有周山清等。 2019年暑期,因孙宽提议 ,当代艺术研究会邀请我 赴新加坡,办了为期四天 的写作班。四天安排了七 堂密集的课,我把这种无 法留作业的课,只能当作 写作建议来推广,没想到 ,课程改变了不少学员, 结束不到半年,一批零基 础的人,竟写到了专业水 平,孙宽等开始大量发表 诗作。 当然,真正能解决写作 实践问题的课程时长,我 认为最好不低于八周。 2017年夏天,青年才俊李 子俊提议并邀我,面向社 会开办了第一期写作班。 让写作教学由大学步入社 会,光提供概念是没有用 的,必须找到可以实训的 方法。可以说,经过多年 教学“加工”而成的那些写诗 “公式”,大大缩短了写诗者 的学徒期。2018年夏天, 开办了由大众书局和群 导语 作家、诗人黄梵潜心力作,揭秘创意写作,教你如何轻松学会写诗。 本书是在讲课录音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因篇幅较大,写作课的小说四讲内容,将集成另一本小说写作课。我希望,本书能像我的写诗课一样,继续帮助被写作“卡住”的写诗者,或等着被新诗带到精神“家门口”的爱诗者,或还不知哪里是“家门口”的读者。这门课,如果能改变中国大陆、台湾的一些人,能改变新加坡的一些人,大概也应该能改变你! 书评(媒体评论) 文学会消失吗?你只需 看出,这个问题等同于人 的审美需要会不会消失的 问题,你就有信心说:不 会!除非有一天,人们醒来 晨起,蓬头垢面,不再梳 妆打扮不在乎自己是否体 面,不在乎环境是否美观 ,如果人类真的变成那样 ,文学真的就会消失。只 要人类还没有邋遢到那一 步,我们就可以肯定或有 信心地宣布每一代都不会 缺作家和文学爱好者。 ——黄梵 “文心无语誓愿通”,黄 梵先生以此一卷书做到了 。 ——王鼎钧 黄梵此书,兼有诗学课 与写作课这样一种双重性 质,其发力处,直指当代 诗的读写要害,言之有物 ,读来令人感佩。 ——欧阳江河 黄梵老师写得太精彩了 ,“以美、诗意纠错”,黄梵 老师说的是人对自身的提 炼,去除人自身的原始兽 性、非人性,从而由自身 错误提炼出人之美,也证 明人之伟大、高贵。更由 此发展出为学生讲写诗。 这其中有一整套创新,真 是又新又奇。 ——灰娃 精彩页 一、观念改变类似基因突变 我先用一堂课,给大家讲写作观念。大家可能已经从众多学术书中得到了观念的刻板印象,它遭到指责,确实与一些学者无视感受力、体验、经验,令观念与直觉有较大出入有关。观念变得大而无当,责任不在观念,仍在给予观念实际内容的人。很多写作者认为没用的观念,你一旦会用,用得恰当,它带给你的帮助,会是巨大的,不可思议的。面对这样的断语,你一定会接着追问,观念到底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呢? 我来举例说明吧。大家一定见过狗的一个奇特行为,遛狗时,狗会无视主人的呵斥,十分执着地朝树根或车轮撒尿——它在做不切实际的事,试图在小区或街巷标出自己的领地。狗的主人知道阻拦是无效的,多数只好听天由命。狗什么时候才会改变这个行为呢?只有一种情况会改变,即基因改变的时候。就是说,养在城里的狗,要改变撒尿圈地的无用行为,唯有等基因改变才有可能。有句老话不是说“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要狗的基因改变,你恐怕得等上很多年。我们再来看看,人可以如何来改变行为?比方说,有的人无肉不欢,顿顿要吃肉,如果你想改变他的行为,让他成天吃素,你不需要改变他的基因,只需要让他信仰佛教,一旦真的皈依了佛,他一夜间就会改变行为,改为吃素。他是靠什么迅速改变行为的呢?当然是靠观念,佛教给予的“不杀生”观念。没有这个观念,你可以想象,他一生都难以改掉吃肉的行为。所以,观念对人行为的影响,是迅速和惊人的,甚至能改变人出自本能的行为,观念之力甚至拧得过基因之力。比如,人对死亡的畏惧,是基因赋予的天性,但任何年代,人类都不缺少慷慨赴死的勇士,像宁死不过江东的项羽等。令项羽拔剑自刎,抗拒惧死天性的,是他脑中的面子观念——面对意想不到的落败,他自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你看,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念来改变,甚至迅速改变,不像其他动物,因为没有观念之助,完全得仰赖基因,改变起来遥遥无期。对于习惯随地吐痰的人群,社会只需颁布吐痰重罚的法律,一夕之问,他们就会改弦更张,因为“违法”这个观念,会令他们不敢再漫不经心地吐痰。《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认为,人类近五千年之所以发展迅猛,“故事”立下了汗马功劳。赫拉利说的故事,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就是维柯特别看重的人类智慧之源——早期寓言故事。维柯认为,“寓言故事必然就是各种诗性语言的词源”,同时“诗性语言的产生完全由于语言的贫乏和表达的需要”。早期人类靠着以己度物,用寓言故事弥补语言和逻辑的不足,借以传达许多观念。说到底,隐在寓言故事背后的是观念,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是要传递“人定胜天”的观念。凡听过此故事的人,再遭到自然挑战,行为就可能被“人定胜天”的观念激励:到了20世纪,观念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卡森通过一本《寂静的春天》,用书中的无数事例,无非想传递一句话就能表达的观念:要保护生态环境,人类用杀虫剂等,对生态环境戕害已深。现代环保运动,就因这本书兴起,无数人的日常行为,被书中的环保观念彻底改变了。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