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在解读每一条款时,遵循由基本原理、历史沿革、概念内涵、界限联系、释疑解惑的逻辑展开,秉承“道路上的正确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的原则,以及“用学术讲政治”的理念,坚持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深入探寻其背后的理论根基,努力回答清楚“为什么”,为读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渊源、政治上的缘由。 本书通过提供思考路径、分清彼此前后左右的多维视角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较大的信息量。书中既重点对每一条款条分缕析,又注重对本章节归纳概括;既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分别解析,又努力解释清楚相近条款的区别联系特别是其不同性质方面的本质区别,开张闭合、统分结合,避免了主观片面等问题。 作者简介 庞仕平,山东临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二级警监,研究员,多次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国家安全前沿法律问题研究》《中国国家安全法学》等多部著作,在《法律科学》《法治日报》《刑事法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概述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 制定目的和制定依据 第二条 指导思想和总要求 第三条 党的纪律性质和地位 第四条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原则 第五条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第六条 适用范围 第二章 违纪与纪律处分 第七条 违纪的界定和查处的重点 第八条 纪律处分种类 第九条 党组织违纪行为处理措施 第十条 警告、严重警告 第十一条 撤销党内职务 第十二条 留党察看 第十三条 开除党籍 第十四条 终止代表资格 第十五条 改组 第十六条 解散 第三章 纪律处分运用规则 第十七条 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情节 第十八条 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处分 第十九条 免予处分以及非党纪处分处理方式 第二十条 从重或者加重处分情节 第二十一条 从轻、从重处分 第二十二条 减轻、加重处分 第二十三条 违纪合并处理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违纪竞合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共同违纪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集体违纪的规定 第四章 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七条 对党员有贪污贿赂等涉嫌犯罪行为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八条 对有刑法规定的行为但不构成犯罪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九条 对先处分后移送的规定 第三十条 对党员被依法留置、逮捕的党员权利的处理规定 第三十一条 对党员犯罪情节轻微的处分规定 第三十二条 对党员犯罪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 对党员受到刑事责任追究或其他处理后如何适用党纪的规定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三十四条 对预备党员违纪的处理 第三十五条 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的处理 第三十六条 对死亡违纪党员的处理 第三十七条 对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 第三十八条 对主动交代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 对计算经济损失的规定 第四十条 对违纪行为所获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的处理 第四十一条 党纪处分决定的执行 第四十二条 党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党员的申诉权 第四十三条 总则的效力 第二编 分则 第三编 附则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