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文人塞缪尔·约翰生的权威传记,全面讲述其平生、性格和作品。作为众多约翰生传记中格外耀眼的一部,贝特教授以绝对的权威和令人信服的洞见,深入研究了约翰生的非凡智慧以及杰出成就,既分析了约翰生的性格,也深入其作品,阐释他对当时的时代和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构筑了充满戏剧性的感人故事: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却有着难以捉摸、不讨人喜欢的性格,五十年来徘徊在贫困潦倒的边缘,经受了考验与悲剧、疾病与恐惧,却坚毅隐忍、才识卓越,使人生成为一曲凯歌。他在思想和文学领域贡献巨大、流芳百世,在文学遗产上,堪与莎士比亚齐名。 这也是继鲍斯威尔之后又一本呈现伟大文人约翰生生活的书,贝特的目的不止于传记。他试图打破长期以来人们对约翰生的固有印象,刻画出一位现代人约翰生,他给现代的男男女女带来启迪,引导并提升人性的精神。在这本书中,这一目标已然实现。本次在出版次年罕见地同时斩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以及国家图书评论家奖三项大奖(传记类)。 作者简介 沃尔特·杰克逊·贝特(1918-1999)哈佛大学A.金斯利·波特校级教授,荣休。著有《济慈的风格演化》(1945,1958,2014),《从古典到浪漫:十八世纪英格兰审美趣味的前提》(1946),《塞缪尔·约翰生的成就》(1955),《约翰·济慈传》(1963,获1964年度普利策奖),《柯尔律治》(1968),《历史的重负与英国诗人》(1970),《塞缪尔·约翰生传》(1977,获1978年度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 目录 插图目录 致谢 1998年版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性格形成期 第一章 诞生与家庭状况;早年疾病 第二章 初入校园 第三章 利奇菲尔德语法学校高年级部 第四章 重获新生:科尼利厄斯·福特与在斯陶尔布里奇的一年时光 第五章 在斯陶尔布里奇所作的诗歌 第六章 重归利奇菲尔德;另一位榜样:吉尔伯特·沃姆斯利 第七章 牛津岁月 第二部分 考验与寂寂无名 第八章 崩溃与绝望;青年约翰生的心理 第九章 东山再起;伯明翰往事;第一部著作 第十章 约翰生的婚姻;艾迪尔堂学校 第十一章 移居伦敦;在伦敦完成的早期作品;暂别娇妻 第十二章 新闻记者的涉猎;约翰生的政见;议会辩论;写作速度 第十三章 迷失在格拉布街;传记与图书的世界 第三部分 中年岁月:道德朝圣 第十四章 迈入中年;变数;婚姻问题 第十五章 席卷正门:《约翰生词典》 第十六章 个人生活;泰蒂病亡;流浪者 第十七章 道德图景:《论人类愿望之虚妄》与《漫步者》 第十八章 人类的境况:道德作家约翰生 第十九章 不惑之年将尽:困难渐增;从事莎士比亚研究;《拉塞拉斯》 第二十章 知天命;恩俸;鲍斯威尔;俱乐部 第四部分 约翰生传奇 第二十一章 濒临崩溃;宗教抗争;恐惧疯癫 第二十二章 莎士比亚 第二十三章 日渐康复:斯雷尔一家;法律讲座 第二十四章 初入花甲 第二十五章 约翰生的著作;持续不断的宗教抗争 第二十六章 旅行:赫布里底群岛;威尔士 第二十七章 幽默与睿智 第二十八章 晚年的幸福时光 第二十九章 《诗人传》 第三十章 云聚;亨利·斯雷尔之死 第三十一章 失去斯雷尔一家;身体每况愈下 第三十二章 吾人,终有一死 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感谢康特珀因特出版社 ,尤其要感谢本书的发行人 弗兰克·珀尔与编辑杰克·休 梅克将本书选人该社的名著 出版项目。 我在大一的写作课中初 识塞缪尔·约翰生,当时老 师大声诵读了《莎士比亚作 品集前言》中的几段文字, 以印证英语的骈俪文风。此 后,约翰生对我的分量要重 于其他所有作家,但原因有 所不同。无论是大学期间还 是大学毕业后的很多年,我 都热爱阔论,热衷于探求普 遍真理,以解开生活中的困 惑。我发现约翰生也喜欢, 其中有些原因与我相似。而 且对我来说,他的思想和思 维方式具有示范和启迪作用 ——他回归了人类的道德需 求并立足于本质主义。我当 时并没有意识到约翰生个人 情感的混乱与生存的斗争( 疾病,赤贫,严重的心理威 胁,举不胜举的不幸经历) ,他的阔论在此背景中宛如 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当我对 此愈加关注,我也因为他英 勇的个人斗争而对他推崇备 至。在我看来,他在巨大的 逆境中取得了来之不易却欢 欣鼓舞的胜利,这对于我们 所有人来说都很有意义,因 为这不仅孕育了希望,而且 也因他本人幽默、睿智的天 赋而引人人胜。约翰生的智 慧是通过自身经历点滴积累 而成,因此令人感同身受且 契合实际,即便在两个世纪 后的今天,依然有用武之地 。这一点也应验了英语中“ 经验”一词的拉丁语词根(ex periculo:指通过危险和考 验获得的产物)。 我对约翰生的敬仰之情 使我萌生了撰写本书的念头 。他既带来精神才智的启迪 ,也是一位伟大的道德楷模 。尽管我对约翰生的敬仰宛 如普鲁塔克对其传主的敬佩 ,我也逐渐将约翰生视为人 类生活的寓言,而且是我所 遇到的最漫长、最丰富多样 、最引人入胜,令人震惊且 难以预料的寓言。 1998年6月 导语 哈佛大学知名教授沃尔特·杰克逊·贝特的这部《约翰生传》是传记艺术性一个极端例子。这也是继鲍斯威尔之后又一本呈现伟大文人约翰生生活的书。贝特的作品是最优秀的文学传记,他深入研究了约翰生的非凡智慧以及杰出成就,既分析了约翰生的性格,也深入其作品,阐释他对当时的时代和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本书第一次出版时,这本权威传记就赢得了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以及国家图书评论家奖,并于1977、1998、2009年三次再版。 书评(媒体评论) 塞缪尔·约翰生想通过自 己的著作对人类发挥道德教 育作用。在这部优秀著作中 ,W.杰克逊。贝特透过准 确的视角,以详尽而非亲近 、崇敬而非崇拜的手法完成 了这一目的,并使约翰生的 遗产发扬光大。 ——美国国家图书奖评语 (1978) 本书第一页就吸引了读 者的目光,之后六百多页的 魅力丝毫不减,这不仅因为 约翰生博士自身的魅力使然 ,也归功于W.杰克逊·贝 特的传神妙笔。作者紧扣约 翰生的睿智与习惯。 ——奈杰尔·尼科尔森, 《新共和》 杰克逊·贝特的《约翰生 传》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 学作品,深入的心理研究, 感人的人性阐释,扣人心弦 的叙事——在我们这个时代 ,无法超越。一旦被它吸引 ,你就停不下来,直到读完 。 ——罗伯特·佩恩·沃伦 精彩页 第一章 诞生与家庭状况;早年疾病 除了莎士比亚之外,塞缪尔·约翰生比其他任何作家都更具魅力。无论是政治家、律师、医生,还是作家、科学家、哲学家、农场主、工厂主、工会领袖,都会引用他的至理名言。人们不断发现有关他的新资料,并对此前的资料重新考据和勘定。虽说英语国家的人士对约翰生的兴趣最为强烈,但他的吸引力绝不仅限于此。无论在亚洲、非洲,还是在南美洲,研究约翰生的学者每年都会在各地齐聚一堂,对他的各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约翰生为何总能对不同的人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呢?不仅在于他的语言生动,他的名言值得引用。这些只不过是人们率先注意到的因素。他之所以具有这种令人着迷的吸引力(对于我们这代人尤为显著),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极大地满足了人类需要朋友、珍惜朋友的天性。 首先,约翰生的生平本身就是触及人心的寓言。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发现本书的主人公与民间传说中的各种原型故事一样,一开始面临种种逆境,例如他的个人性格中存在令他痛苦无比的特点——混乱的想象,敏感的焦虑,勇往直前的豪气,极为缺乏耐心,严重的自我分裂与自我矛盾。在人生的两次重要关头,他都不得不与罹患疯癫的恐惧感展开漫长而殊死的搏斗。但最终他步步为营,以最艰难的方式坦荡地夺取了胜利,在此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每个人心中最刻骨铭心的经历。因此,我们在深入了解他之后,就会发现他是寓言式的人物,颇似《天路历程》中的勇敢先生。济慈在评价莎士比亚时曾称,最伟大的作家“生平就是一部寓言”:他们的“著作就是对这部寓言所作的评论”。但我认为,他们的生平对我们之所以是一部寓言,是因为作家与我们极为相似。斯雷尔夫人评价约翰生称:“他的灵魂……与他人并无轩轾”;只是他的灵魂“更为伟岸”。 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我们在他的感染下也效仿了他的胆魄。亚里士多德曾说,勇气在人类美德中排名第一,没有它,人类就不大可能践行其他美德。约翰生多次直面人类心灵深处的各种焦虑与恐惧。约翰生毫不畏惧地面对焦虑与恐惧,撕开其画皮,使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只是假扮成狮子的毛驴,也许只是纸老虎。因此,每当读到他犀利的言辞,我们经常忍不住开怀大笑。原因之一是我们从中体会到纯粹的放松。他对人生经历的坦诚直言刺破了伪善的面具,暴露出信口开河与矫揉造作的真相。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这些诱惑,这使我们与他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必要的复杂性。我们捧腹的另一个原因是,约翰生的行事方式难以捉摸且十分新颖。我们总能体会到新鲜的原创感(他真正具有体会人生三昧的性格)在人生的每个方面发挥作用。因此,若要对名人名言进行排名,约翰生仅次于莎士比亚。约翰生的一位友人曾评论他“以最新颖的方式道出了最普遍的道理”。 但除了坦诚与勇气之外,约翰生始终若一地展现出其他三种品质,很少有人能同时拥有它们。首先,约翰生在道德上极为坦荡,这种品质在他的各种思想中都占据了强有力的中心地位并且目的明确。其次,他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无论他的表述多么大而化之,他决不满足于单纯的空谈。他会思考眼前的实际问题,例如人应当做什么,人应当怎样活着,这令他能够脾睨其他畅谈人生的作家。第三是他无与伦比的广泛涉猎,不仅包括他对常见家事的讨论(童年与教育问题,单身生活与婚姻生活问题,疾病与死亡问题),也包括对追求金钱的讨论,还涵盖了对追求价值、名声、社会地位的讨论。自莎士比亚以降,没有人比他更符合古希腊警句中对柏拉图的评价:“无论前往哪个方向,我们都会在途中与他迎面相遇。”柯尔律治评价莎士比亚时曾提出“康庄大道”,对于所有伟大作家而言这就是一条回家之路。无论我们有过怎样的经历,我们都会发现约翰生早已提前体验过了,他与我们惺惺相惜,他与我们一同走在这条回家之路上。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