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当中国遇见秘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孟可心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古印加文明发祥地,“太阳后裔”的居所,安第斯山脉“王冠”上的明珠……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的秘鲁总是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本书从一个在秘鲁工作、生活20多年的中国人的视角,近距离探寻“迷雾”背后的秘鲁,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生动真实的照片,展示这个古老国度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以及中秘两国多年来的深厚情谊。
作者简介
孟可心,现任《今日中国》秘鲁代表处代表、秘鲁《公言报》总编、《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1995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派驻秘鲁,此后在海外从事新闻报道、文化宣传工作20余年。曾创办秘鲁华文报纸《秘华商报》、杂志《新视野》,以及秘鲁第一家华人网络媒体“秘鲁通”。
目录
第一章 那些年:踏上秘鲁大地的华人们
学者证实:中国人移民秘鲁有400多年的历史
美历史学者讲述:连接中国与美洲的“马尼拉帆船”
华人移民的热血奋斗史
华裔的奇特姓氏
第二章 情有独钟:秘鲁的“超级中国热”
秘鲁中餐馆叫“chifa”
中餐登上秘鲁邮票
用粤语报菜名
“接地气”的十二生肖
忙碌的舞狮团
秘鲁人也看《选集》
第三章 “走出去”:中国与秘鲁的经贸关系
中资企业遍地开花
首钢在秘鲁走过的坎坷路
中国三峡集团助推秘鲁清洁能源发展
投资秘鲁,中铝练就“相处之道”
长飞秘鲁公司: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路
安第斯山上的五矿人
“在秘鲁,为秘鲁”:华为发起数字化人才培养项目
罢工:秘鲁社区问题是中资企业绕不过去的坎
第四章 别样风情:不得不说的秘鲁趣俗
夏天的圣诞节
古老的打架节
过新年:穿黄衣,烧纸偶
周一吃豆求好运
第五章 真性情:不一样的秘鲁人
总是追着太阳跑
喜欢打扮头和脚
说出的话比蜜甜
第六章 打卡之地:奇幻神秘的“南美明珠”
印加石头城库斯科
巨石城堡与马丘比丘的太阳神庙
纳斯卡地画藏着2000年的谜
与世无争的的的喀喀湖浮岛
安第斯高山间的万卡约风情
为恋人立碑的爱情公园
因歌得名的“叹息桥”
第七章 源远流长:秘鲁手工艺品
秘鲁也有“财神爷”
羊驼毛服装是国礼
葫芦上刻故事
图米刀镇宅保平安
第八章 丰富食材:大地女神的慷慨馈赠
神奇的土豆
玉米之仓
古老而“神圣”的辣椒
“秘鲁人参”玛卡成就印加帝国
秘鲁“银山”上的奇异瓜果
第九章 美食天堂:文化融合造就饕餮盛宴
吃在利马
推陈出新的烤豚鼠
色香味俱全的烤鸡
秘鲁国菜鱼生
古老传统,挖地当锅
娃娃面包,秘鲁亡灵节供品
印加可乐,菠萝味儿
皮斯科酒也“过节”
紫玉米水保健康
浣熊屎咖啡比较贵
后记
序言
中国和秘鲁同为文明古
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早在400多年前,两国人民
便通过海上航路开启越洋
之交。170多年前,第一批
中国劳工远渡重洋来到这
里,他们垦荒耕田、开山
采矿、筑桥铺路,为秘鲁
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
将中国文化播种在这片肥
沃的土壤上。今天,秘鲁
人口中约10%有华裔血统
,中国元素也成为秘鲁多
彩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已
开出绚烂的花朵。
2021年,我们隆重庆祝
秘鲁独立200同年及中秘建
交50周年。50年来,在双
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已
成为相互信赖的好朋友、
共同发展的好伙伴。中秘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快速发
展,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
,惠及两国人民。中国连
续多年成为秘鲁第一大贸
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
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主要
的投资来源国之一,秘鲁
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投资
目的地。两国人文交流不
断深化,多个重要交流项
目得以顺利实施,为夯实
两国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
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中秘两国政府和人民携手
抗疫、共克时艰,书写了
中秘友好的又一新篇章。
作为大使,我很高兴看
到《当中国遇见秘鲁》一
书出版。作者孟可心先生
在秘工作生活多年,他不
仅是20多年来中秘两围友
好关系不断发展的亲历者
和见证者,同时也对当地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丰富的物产和秘鲁人民
的中国情结都有着切身感
受和独到认识。在书中,
作者为读者描绘了巍峨的
马丘比丘和神秘的纳斯卡
地画等古代文明遗迹,展
示了令八方食客流连忘返
的秘鲁美食,介绍了在这
个遥远南美国度日益升温
的“中国热”和双边务实合作
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实实在
在的益处。不仅如此,他
还分享了亲身经历的两国
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感
人故事。
感谢孟可心先生对两国
交往点点滴滴的记录,也
希望更多朋友与我们共同
携手,以秘鲁独立200周年
和中秘建交50周年为契机
,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
相互了解和情谊不断贡献
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秘鲁
大使 梁宇
2021年4月
导语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配以大量精美的秘鲁照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叙述:一、华人华侨在秘鲁的生活,比如秘鲁华人艰苦的移民历史、寻梦奋斗历史等;二、中国、中华文化对秘鲁的深刻影响,比如中国在秘鲁投资、建厂的历程,秘鲁人对中国元素的喜爱,以及秘鲁国内掀起“中国热”等;三、中国人去秘鲁之前应该了解的风土人情,比如秘鲁的风俗、景色、美食、纪念品等。
后记
秘鲁是一个具有神奇吸
引力的国度,她不仅有着
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不同
特色的自然风光,还有融
合了多民族的文化元素的
美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
奇妙世界。在秘鲁生活和
工作了20多年,我对秘鲁
从陌生到熟知,再到喜爱
。现在,美丽的秘鲁已经
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十几年来,我写了不少
关于秘鲁政治、经济、文
化、风光、美食的文章,
陆续在《环球时报》上发
表。在这里,我想对《环
球时报》的编辑同仁表示
感谢。多年来,他们向我
提供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给了我一个展示多彩秘鲁
的优秀平台。
这本书的大部分素材都
取自我发表过的文章。在
2021年中秘建交50周年之
际,新世界出版社把我这
些年来的所见、所感、所
思,经过精心的编辑、润
色,加工整理成书。这本
书的出版不仅可以让更多
的人了解秘鲁、认识秘鲁
、喜爱秘鲁,还能够在一
定程度上加深中秘两国的
友好关系,促进两国的交
流往来,对此我感到非常
荣幸。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秘鲁
大使梁字、秘鲁共和国驻
华大使路易斯·克萨达、秘
鲁官方日报《秘鲁人》报
社社长菲利克斯·帕斯、中
国拉美问题专家徐世澄老
先生为此书作序。他们四
人的序言是对这本书最大
的褒奖,更为本书增添了
无与伦比的荣耀。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
司、秘鲁五矿邦巴斯矿业
公司、贵州茅台集团、长
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给予了大力支持,还提供
了珍贵的图片和资料。
几年前,我的好友、中
国著名摄影家黄国伟先生
来秘鲁采风,从专业摄影
师的角度捕捉到大量展现
秘鲁风土人情的美丽画面
。黄先生从这些照片中精
心挑选了40多幅交予我随
书出版,为这本书“画龙点
睛”,增光添彩。我还要感
谢我在秘鲁的好友何国强
先生、严坚平先生,他们
也为此书提供了珍贵的图
片资料。
孟可心
2021年9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今天,秘鲁人口中约
10%有华裔血统,中国元
素也成为秘鲁多彩文化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两国人
民的友好情谊已开出约烂
的花朵
——梁宇 中华人民共和
国驻秘鲁大使
在外交和国际关系中,
没有什么比相互理解更重
要。有了(当中国遇见秘
鲁》这样的图书,我相信
两国人民对彼此知识和艺
术的兴趣和好奇心会越来
越浓厚。
——路易斯·克萨达(Luis
Quesada) 秘鲁共和国驻
华大使
秘鲁和中国都是千年古
国,两国的古老文明是人
类历史上的里程碑。
——菲利克斯·帕斯
(Felix Alberto Paz Quiroz)
《秘鲁人》报社社长
孟先生以生动的笔触描
绘出秘鲁这个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美丽多姿、物
博人众的“太阳之国”,以及
颇具浓厚民族特色和强烈
文化印记的衣、食、住、
行,还有不胜枚举的传统
节日和鲜为人知的风俗习
惯。
——徐世澄 中国社会科
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
精彩页
第一章 那些年:踏上秘鲁大地的华人们
2019年是华人移民秘鲁170周年,秘鲁华侨和各大华裔组织紧锣密鼓地筹备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当年的华人漂洋过海来到这片遥远的南美土地繁衍生息,与秘鲁当地人融洽相处。
学者证实:中国人移民秘鲁有400多年的历史
华人移民秘鲁真的只有170多年吗?也许事实并非如此。秘鲁东方文化学者费尔南·阿莱萨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中国人移民秘鲁历史有多久?》的文章,而他写作这篇文章的依据,是《1613年定居在秘鲁的利马城的印第安人名录》。之所以是“印第安人名录”,是因为当时西班牙人把所有不具有欧洲、阿拉伯和非洲血统的人,包括美洲及印度以东的亚洲人都称为“印第安人”。《名录》中有一个名单,记录了2113名“印第安人”的信息,费尔南先生在这2113个人里,找到了114名来自中国、日本及葡萄牙殖民地的移民,他们居住在利马城,为西班牙人服务。
文章中提到,这些早期移民到秘鲁的华人都是从菲律宾来的,在此之前,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居住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当时的菲律宾还是西班牙殖民地,因此他们很多人已经有了西班牙语的姓名。来秘后,他们受雇于西班牙人,大部分从事手工劳动,也有很多人做石材加工。难能可贵的是,《名录》详细记载了这些来自菲律宾的中国人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他们的家庭状况、居住地点等,是十分宝贵且不可多得的研究史料。
费尔南先生说,秘鲁一直以来把1849年10月15日当作华人抵秘的第一天,但他的新发现证明,中国人移民秘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还可以断定,秘鲁是中国移民最先踏上的南美洲土地。
美历史学者讲述:连接中国与美洲的“马尼拉帆船”
无独有偶,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家胡其瑜(Evelyn Hu-Dehart)教授也对华人移民秘鲁的历史做出了考证。2017年5月7日,胡其瑜教授应邀来秘鲁参加中国移民抵秘纪念活动,在秘中文化中心做了题为《马尼拉帆船》的宣传讲座。她用大量史实证明,从1565年开始,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到中、南美洲的海上商贸航线就已经开通了,而中国人在这条被称作“马尼拉帆船”的航线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胡其瑜教授说,早在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的16世纪到19世纪期间,当地人就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常来人”。早期移民菲律宾的中国人大都来自福建,“常来”一词就源自闽南语,指的是“生意人”。后来,“常来”一词又衍生出“常往返两地的人”的意思。胡教授说,人们会把陶瓷、丝绸等中国货物运到菲律宾的马尼拉,随后,马尼拉的商船又会把货物转运到美洲,待卸货后再把美洲当地的银矿运回菲律宾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银矿在人们的“帮助”下,重新坐上马尼拉帆船,经由美洲航线被转运至欧洲。据说,每年至少会有一艘满载中国货物的马尼拉商船开往美洲。 1593年,中国人也把活字印刷术和夜市的商业习俗传到了菲律宾,其中,活字印刷术大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印刷水平。此外,中国文化也对菲律宾和美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马尼拉的第一家中餐馆被当地人所接受;在那个时代马尼拉的一些西式建筑中可以找到中国文化的影子;在南美洲当地的一些艺术作品中,既有天主教堂图案,又有东方的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图;还出现了很多奇妙的“混搭”,比如有着东方人造型的耶稣像。
不过,不管事实如何,秘鲁官方认证的华人移民抵秘第一天,仍然是1849年10月15日,这也是有事实依据的:1849年10月15日,第一批“契约华工”在秘鲁卡亚俄港登岸。1851年,秘鲁黑奴被解放,劳动力缺失,因此需要招募更多华工。当时的中国正处在鸦片战争后的动乱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许多人为躲避清朝廷追捕,不得不远涉重洋到秘鲁谋生。
P1-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