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育的真谛
分类
作者 (英)尼古拉斯·秦特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摘要

几乎没有哪位思想家比苏格拉底对后世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尤其是考虑到他本人并没有著作传世,而我们又很难区分柏拉图归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柏拉网自己的思想。对于教育思想和实践有如此影响的思想家就更少了。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在希腊雅典,他一生都未曾离开这座城市。他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妇,父亲是一位石匠。他是一位活跃的雅典,当过步兵并参加过多次战役,却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据说他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思考和交谈。他因“不虔敬”和“败坏青年的思想”的罪名而受审,被判处死刑,并于公元前399年被毒……他的经历是西方文化奠基性的故事之一,也为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题材。

苏格拉底思想的核心是:人类的生命是一场长期的努力,目标在于真理和善,而这种努力一直要到死亡的那一刻才算告一段落。他的一位朋友曾前往德尔斐神庙询问神明,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得到的回答是“没有”。苏格拉底这样解释这个神谕的意味,即他的智慧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只有他自己了解自己的无知。神谕令他去向别人表明,他们也同样无知,并由此帮助他们迈出通往知识和善的第一步。

柏拉图写过很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作品,在所有这些作品中,苏格拉底表现出来的就是上面这个样子。苏格拉底有时也说,他就像他那位助产士母亲一样,因为他所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提出他们自己的想法。而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技巧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实践。  柏拉图(公元前429~前347年)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我们对苏格拉底及思想的了解大多来自柏拉图。他出身于雅典的贵族家庭,这与苏格拉底的家庭背景不同。柏拉图本人的思想涉猎极广,在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及美学等领域对于西方思想程产生了广泛而不可磨灭的影响,对于教后来的发展以及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很多方面,也有重大影响。

由于其学生柏拉图的转述,本书所讨论的大思想家之中,苏格拉底的名字可能是最常出现在现代教育话语当中的一个,即使是那些从未读过柏拉图所撰写的苏格拉底对话的人,可能也会听过这个名字。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柏拉图在西方哲学领域具有奠基性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因为,苏格拉底认为,个体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非教学来获得知识。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泰特(Nicholas Tate)博士

泰特博士在英国和国际教育的多个领域都有长期工作的经历,并享有崇高声誉。他拥有历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英国学校课程及评估管理局(SCAA)的首席行政长官、牛津教育会、温彻斯特公学校长、日内瓦国际学校总负责人、国际文凭组织理事会成员以及政府顾问。

前言

导言(节选)

20世纪的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曾经认为,西方哲学传统在现代里一度中断,现在我们必须“为了自己而发现过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阅读过去那些作家,就好像之前从未有人读过他们一样”,而不能将他们置于前人留下的框架当中加以看待。她引用了她的朋友和同行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一段话,后者曾经谈到今天我们需要的这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这种方式]源于当下,从过去攫取那些“思想碎片”为我所用。就像采珠人潜入深海,不是为了挖掘海床并加以揭示,而是要撬动那些潜藏在深处的丰饶与新奇,珍珠与珊瑚……并将它们带入我们的……作为某种“丰饶与新奇”的事物……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正如泰特所言,我们需要做的无非是冷静下来,翻开那些或者已经熟读、或者已遭遗忘的经典著作,看看这些伟大的思想家面对他们的时代和个人生活时,是如何思考、选择和实践的。泰特试图向我们表明,尼采的某些思想其实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他赞许阿伦特不惧压力、勇于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中大众民主政治的危险与弊端。而他在本书中反复表达的一个观点是:骄傲的现代人以为自己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文化成果,但其实很多所谓的“创新”思想早就被古人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古人的理解和表达甚至更加深刻、更为睿智,也更加优雅。

——本书译者

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名言,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我们生活在一个的时代,也是一个最令人焦虑甚至困惑的时代。

这是的时代,因为技术革新、观念爆炸与全球程令我们拥有了的开阔视野,以及程度的选择自由。作为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我们似乎拥有更开明的观念、更强的经济实力、更专业的帮手以及更多元台和机会。作为面向全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教师以及各种教育机构,我们似乎拥有更高级的教育理念、更国际化的眼光、更的技术手段、更丰富多元的教学材料。

但这一切并没有令我们感到笃定与自信,相反,多数人陷入了的焦虑与迷茫。家长们不敢错过任何一场考试或是一个补名额,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同龄人甩在身后。学校和教师既不敢拿学生的分数和前途冒险,也不敢拿自己的职称和学校排名去换取知识的变革和教学的创新。而我们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核心,也常常感到对学校教育丧失了好奇心和期待,要么在一轮轮的考核与评优中变得利,要么对教育甚至对人生都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教育的真谛》所针对的正是当下这种普遍的现状。本书作者尼古拉斯·泰特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长期从事跨国教育实践的资深教育者。他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教育年来普遍关注的焦点,例如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人格培养与技能培训何者为先,等等。不过,泰特并没有试图对这些有争议的话题给出的、富有前瞻性的评论或解答。相反,他采取了一种类似学生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十位哲学家有关教育的观点和论述,以及他在阅读中形成的思考。他确信,这些“旧观点”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帮助我们解决眼下的“新问题”。

这十位哲学家当中,最早的苏格拉底距今已有几千年,最的阿伦特也已离半个世纪。你也许会质疑,对于面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当代人来说,这些古旧的哲学思想究竟有什么用?泰特的回答是:“我的目标在于表明,研读过去那些有趣的思想如何能够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当下的问题,如何提出更多的问题以供我们去思考。”他认为,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采取性的视角,对问题本行反思,而不只是针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泰特相信,有时“提问”比“直接给出答案”更重要。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第二章

教育的意义在于闲暇——亚里士多德

第三章

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朽——托马斯?阿奎纳

第四章

驮书的驴子——蒙田

第五章

美德、智慧、教养与学问——洛克

第六章

以孩子为中心——卢梭

第七章

培养主义的倾向——康德

第八章

教育的意义在于本真——尼采

第九章

为民主的教育——杜威

第十章

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阿伦特

结论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延伸阅读

关于作者

译后记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选择了西方历史上的十位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教育问题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讨论针对“教育的意义何在”这个基本问题:

它如何取决于我们有关个体、社会、国家乃至普遍人类的目标?

哪些品质和美德是要的?从闲暇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利用闲暇)?

教育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同时训练人们的头脑和心利主义的(括经济的)目标是否合理?

教育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是保守的,并且以传播人类过去的成就为其核心任务,这也是人们反复讨论的主题。有些思想家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下问题:

应该由谁来提供教育?

应该由谁来决定教育的内容?

是否应该仅由国家来提供教育?

还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国家应该接受劝阻、对教育放手?

他们对于教育的各个阶段、课程结构以及不同学科的相关重要性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还仔细审视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这个问题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观念,它们分别涉及童年的本质、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以及的意义等问题。

本书的每一章概括介绍一位思想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作为一位思想家介绍)对于上述问题的看法,从其著作中引用一些较短的篇章来加以阐明,并试着梳理其中某些可能对当代教育领域的争论有所影响的涵义。

内容推荐
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孩子去应对复杂的职业世界? 是向他们的头脑中灌输各种知识从而变成蒙田所说的“驮书的驴子”? 还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和探究, 由此变得具有智慧, 更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无数挑战? 在一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来自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 追间“教育的真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 既往的历史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自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来, 各个时代的伟大思想家都提出了强有力的观点。在本书中, 尼古拉斯·泰特博士回顾了其中十位思想家的主张, 试图寻找这些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对当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