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由多位北大亚太研究院的名师学者共同撰写,是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外文化交流通史读本。每位导师都着眼于自己的专攻领域,以严谨、科学的方法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演进,分析不同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多方面多层次发展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文化的概貌,把握其中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本套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是中西方历史交流爱好者、学生、职场人士的极佳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英国文化交流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高岱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套书由多位北大亚太研究院的名师学者共同撰写,是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外文化交流通史读本。每位导师都着眼于自己的专攻领域,以严谨、科学的方法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演进,分析不同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多方面多层次发展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文化的概貌,把握其中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本套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是中西方历史交流爱好者、学生、职场人士的极佳读本。 作者简介 高岱,主要从事欧洲历史和英国史的教学与研究。曾赴香港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多所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与讲学。著作有《历届港督传略》《英国通史纲要》《英国政党政治的新起点》等。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展现一个时间节点——18世纪的中国与英国的文化交流,分层次,从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这期间中国与英国的文化与政治交往情况。 目录 第一章 18世纪以前的中英交往 精彩书摘 元代的中英交往 确切地讲,中英之间的实际接触是从13世纪中国的元代开始的。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个部落,成为成吉思汗。在1218年至1260年,成吉思汗及其后人先后发动了3次西征,兵锋直抵波兰和匈牙利,建立起了地跨欧亚的庞大帝国,这为东西方的交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229年窝阔台继位后,定都哈喇和林(今蒙古的乌兰巴托附近),和林遂成为极一时之盛的东方国际都市。和林城中,不仅有畏兀儿(即维吾尔)、回回人、波斯人,还有匈牙利人、福勒铭人(居法国的西北部)、俄罗斯人,甚至还有法国人和英国人。在和林充任翻译的巴西尔(Basil)就是出生于匈牙利、精通数国语言的英国人”。 蒙古的强盛引起了欧洲各国的高度关注。频繁的民间交往在进一步加强中欧之间文化与贸易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罗马教皇曾经想与蒙古结成盟国,使蒙古皈依基督教,共同对付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1245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派出了两位教士充当信使出访蒙古。他们中间的一位使者受到蒙古大汗贵由的接见。1247年,这位教士在写给教皇的书面报告中,就提到“他见到了大汗,很友好,但不能说服他信奉基督教”。 铁木真 英诺森四世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 不久,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也于1253年派出一位方济各派教士卢卜鲁克的威廉(William of Rubruquis)前往蒙古传教。威廉在和林住了8个多月,但同样无法完成促使蒙古大汗皈依基督教的使命。不过,尽管宗教使命未能完成,但他写给路易九世的书信和报告,却大大增加了欧洲人对蒙古的了解:“他描述了风土人情、动植物,特别是亚洲的各种宗教情况,庙宇、偶像、仪式……他推论出‘震旦’和所谓的‘蚕丝之国’是一回事,说‘最好的丝织品是从那儿来的’。又说,‘震旦’人‘哪一行手艺都是出色的’,并且能‘按脉治病’‘使用纸币’。他还记载了‘中国人用画笔那样的东西写字,一个字常常由几部分组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威廉回到巴黎之后,曾和英国著名学者罗杰·培根(Roger Bacon)谈到过他在东方的见闻。后来,“培根在用拉丁文写的《著作全篇》(约1266年,包括文法、逻辑、数学、物理和哲学等)中,就使用了他提供的资料。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在英国人的著作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