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上天下/徐贵祥长篇军事小说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贵祥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徐贵祥长篇军事小说。乡绅子弟陈秋石为逃避包办婚姻,离家出走,被动参加红军,成为一代战术专家。其子陈三川因家庭变故,同其母流落他乡,改名换姓,参加游击队,成为少年英雄。抗战后期,部队合并,陈秋石运筹帷幄,陈三川死打硬拼,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抗战名将。解放战争中,陈秋石先后任旅长和纵队司令员,因用兵谨慎一度受贬,陈三川则以不惜一切代价的作战风格受到赏识,二人地位发生变化,因对战争理解和指挥风格差异,矛盾不断出现。渡江战役中,陈三川首次运用战术成功,被提升为副师长,经袁春梅斡旋,父子相认。其后,两人联手在战场上谱写出一部感人的战场传奇。
作者简介
徐贵祥,安徽霍邱县人,1959年12月出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大校军衔。著有长篇小说《仰角》《历史的天空》《高地》《八月桂花遍地开》《明天的战争》《特务连》《马上天下》《四面八方》等。获第七、九、十一届全军文艺奖;第四、九、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曾任空政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
目录
《马上天下/徐贵祥长篇军事小说典藏》无目录
序言
“孤岛”与“坦克”及其他
屈指算来,自从1991
年徐贵祥考入解放军艺术
学院文学系,我们建立亦
师亦友的关系至今已经超
过20年。20年来,军旅
文学风云际会,潮起潮落
,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
的活剧。其中徐贵祥频频
亮相,多有精彩表演。我
亦始终是这一幕幕大剧的
忠实观众,并且不断地为
其击掌喝彩,也留下了不
少叫好声或嘘声。今天借
给《徐贵祥军事精品系列
》作序的机会。我来作一
个回望与勾连,把徐贵祥
纳入“朱氏语境”中,就算
“老话新说徐贵祥”吧。
何谓“孤岛”?我说的
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军旅文
学整体态势中的一个突出
现象,即“孤岛现象”。这
也是它区别20世纪八九十
年代军旅文学的一大特点
。自新时期以来,无论是
80年代之初的“两代作家
在三条战线作战”,还是
90年代之初的“农家军歌”
,总体都呈现一种“集团
冲锋”方式,人数众多。
声势浩大,不成思潮也成
现象,令文坛为之侧目。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由
于“商业语境强化和政治
语境淡化”的双重夹击,
军旅文学也急遽边缘化。
当年人多势众动辄群体作
战的军旅作家队伍也作鸟
兽散,或人员流散,或斗
志涣散,只有少数执着的
坚忍者在“商海横流”中显
出英雄本色,遂像滔滔商
海中的“孤岛”一样,岿然
屹立蔚成大家气象。比如
以长篇小说崛起的徐贵祥
,比如以非虚构文学坐大
的王树增,还比如朱秀海
、柳建伟等等。
何谓“坦克”?这是套
用十几年前我评价柳建伟
的一个比喻:突出重围的
文学推土机——如果把中
短篇小说家比喻成中巴、
轿车的话,那么,长篇小
说作家则更像推土机,它
不以灵活、精美讨巧,而
是靠力量、气势取胜。准
此,徐贵祥则是正面强攻
战争文学的重型坦克。20
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徐
贵祥连续推出了《仰角》
《明天战争》《历史的天
空》《八月桂花遍地开》
《高地》《特务连》《四
面八方》《马上天下》八
部长篇小说。除前两部外
,基本上都是直面战争的
重磅之作。时间上涵盖了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
鲜战争几个重大历史阶段
,塑造了一大批敌、我、
友军从基层官兵到中高级
指挥官以及战术专家、思
想政治工作者、特种兵、
医务人员等各色人等,特
别是《历史的天空》中个
性强悍奇谲的草莽英雄梁
大牙,《八月桂花遍地开
》中高蹈空灵而又深藏内
敛的沈轩辕,再到《马上
天下》中深谋远虑执着追
求“不战而胜”之战争至境
的战术专家陈秋石等人物
造像,已经登堂入室,进
入了当代战争文学人物长
廊,显示了作家在21世纪
战争文学探索的进程,文
学视野不断拓展,战争理
解趋向深入,写作技巧渐
入佳境。
《历史的天空》与柳
建伟的《英雄时代》(非
军旅题材)联袂获得第六
届茅盾文学奖,令人振奋
的同时亦令人感慨。徐、
柳二位和获得这一奖项的
老一辈军旅作家魏巍、刘
白羽之间,在年龄上存在
着40年的“断裂”!徐、柳
的获奖或从一侧面表明,
部队的中年作家已趋成熟
,特别是徐贵祥,已成了
战争文学长篇小说创作领
域的主要标志性人物。这
辆正面强攻的重型坦克已
然占领了战争文学的“高
地”。
由于茅奖和电视的双
翼,《历史的天空》几近
家喻户晓,成为徐贵祥的
标志性作品。这里就多说
几句。作为第六届茅盾文
学奖评委,我曾受评委会
委托,为《历史的天空》
写下如下评语:“《历史
的天空》在种种历史的偶
然背后,显示出了历史的
必然。纵向而又曲折地演
绎了梁必达从一介草莽到
高级将领的性格史与心灵
史,通过个体生命对历史
的重新言说,以真切厚重
的军人生命体验的细节和
碎片,去填充和修补想象
中的历史,使历史中的战
争和战争中的英雄都变得
更加真实、丰富和耐人寻
味,从而以鲜活强悍的人
物性格和人格光芒照亮了
苍茫深邃的历史的天空和
当代战争文学的人物画廊
。作品凝重雄浑,充满了
战争文学的阳刚之气和崇
高风范,故事跌宕起伏,
包蕴了聪颖的战争艺术和
兵家智慧。”
20年来,我可以说是
一步步看着徐贵祥如何蜕
变和涅粲的。当然,全面
分析,评价他的创作并非
这篇短序的任务。我在此
倒是想起了26年前提出的
“寻找合点”的命题,今天
面对徐贵祥的战争文学成
就,我想借用这个命题但
突破其界定,仅以《历史
的天空》为例,来说明徐
贵祥是如何“寻找”到成功
的“合点”的。
首先是个人特质、秉
性、经验、阅历与创作题
材的合点。徐贵祥是个真
正从兵堆里滚出来的军人
,从战士、班长、排长、
指导员一路走来,拾级而
上,又两次进入南疆战场
,经历了战火的淬炼,这
一下就和大批战后去采访
的作家划清了界限。后在
出版社参与编辑撰写《百
战将星》丛书时,又接触
过大量梁必达式的原型人
物的原生态资料。仅此,
徐贵祥就足以成为《历史
的天空》的最佳人选。然
而事实还远不止于此。徐
贵祥少年时期的乡村生活
经历,甚至他一贯良好的
“自我感觉”,风趣幽默、
大大咧咧而又粗中有细的
个性,都跟梁必达有契合
之处。我大胆作个判断,
导语
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生离死别、一对父子殊途同归、一组师生分道扬镳,和一群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直逼军事文学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战争,怎样进行战争,战争文学最应该表现的是什么?
从战争的艺术到艺术的战争,上阵父子兵共同谱写雄浑壮阔的战场传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细述战争与和平的本真。
精彩页
第一章

十六岁以前,陈秋石一度认为自己是贾宝玉或者梁山伯,顶不济也是西厢里的那个张秀才。那时候在他的眼里,隐贤集差不多就是古都遗址,而他的那个陈家圩子,同大观园应该有差不多的光景。
隐贤集不大不小,在大别山西北的一个平坝上,一个“卞”字型的老集镇,主街东西走向长二里有余,南北走向不过一里,街心一条木板店面夹着青石板路,抵到头最东边的那一点,就是陈家圩子了。陈家圩子四面环水,自成一体,通过那条宽不到一丈、长十尺有余的竹笆吊桥同外面的世界若即若离,成为隐贤集一道独特的风景。
陈家圩子就是陈秋石的家。圩子最南面是一个厚砖门楼,进门两手各有砖墙草顶厢房三间,一条略微向上的缓坡,往上十几步,仰头便是明三暗五的正房,灰砖黑瓦,飞檐翘角,颇有气势。
陈秋石的书房在正房的后面,两间青砖小屋,门前一条碎石甬道,同前院连接。甬道两边,各有一个砖垒的花台。石榴桂花蔷薇芍药,春夏秋冬都有颜色。一句话说到底,陈家圩子这个小小的后院,同前院截然两个天地。前院都是人间烟火,吃喝拉撒,牛羊鸡鸭;后院闹中取静,宛若世外桃源,是一个白天能看美景、夜晚能做美梦的好地方。
少年陈秋石把自己当成贾宝玉,跟他家的这个圩子有很大的关系。倘若住在佃农的草房里,他断然不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许就是在他读了禁书《石头记》之后吧,书中的至理名言锦绣文章他背得不多,风花雪月的故事倒是记了不少。陈家圩子在他的心里被分成了好几块,一块是怡红院,自然就是他的那两间小房子。至于哪里是潇湘馆,哪里是梨香院,就要看心情了。每每从学堂回来,走在陈家圩子的吊桥上,陈秋石的心里头装的尽是大观园的阳光和花草。锥刺股驱不走那份向往,头悬梁拴不住那颗春心,孤灯枯坐,看门前花开花落,听夜雨时轻时重,幻想葬花黛玉的滴滴血泪,憧憬抱病补裘的晴雯,品味初试云雨的袭人……
七想八想,就想出毛病了,梦中被窝里的狼藉故事自不必说,白天看人的眼神儿也不一样。有一次在学校排戏,对戏的是隔壁爱群女校新来的安筱芬,一个穿着洋装的娇小玲珑的女孩子。他看着安筱芬,恍惚间思接千古,神游八荒,本来是排新戏《山河魂》,他居然咿咿呀呀地唱了一段,不知道那调门是黄梅戏还是庐剧,南腔北调,不三不四,倒也情真意切: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村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陈秋石在不知不觉中唱得十分投入,如醉如痴。安筱芬没办法接戏,干瞪眼看着他唱。好在是排戏,而且是自编的新潮戏,怎么唱怎么有理。后来还是编剧本的同学赵子明发现不对劲了,跑到台上瞪着眼珠子问,你唱的是什么,怎么像贾宝玉样?陈秋石这才警醒过来,眼珠子一转说,什么贾宝玉?我在练嗓子呢。
陈家圩子自然比不得大观园的排场,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乡村财主的土圩子,脏兮兮的全然没有大观园的优雅和繁荣。每次陈秋石从前院走过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沮丧。前院东边的厢房,一间用来囤积粮食饲料,另一间是锅屋,里面还住着陈家唯一的老妈子杜郭氏和她的男人杜驼子。西边的厢房,除了堆放农具,农忙时也供短工住宿。厢房后面还有牲口棚,紧挨着圩沟,前前后后除了牛粪、猪粪,还有鹅粪、鸡粪、鸭粪、狗粪……这些粪便都是他爹的宝贝,每日大早起,牲口在前,他爹在后,倒勾粪铲,背着粪箕,先圩沟外,后圩沟里,先房前,后塘边,就像拾金子那样拾粪,寸土不留,一泡不拉,全都倒进粪窖里,发酵数日,臭气熏天。等他爹把粪拾完,太阳就该出来了。太阳一出来,杜驼子就迈着母鸭一样的步子,顶着龟壳一样的脊背,吆喝着水牛下田了。
这情景陈秋石小时候习以为常了,可是自从上了淮上州的国立中学,见识过城里的花园洋房,领略过城里人身上的气息,他就有点自卑了。说到底,他还是个乡下人啊。
最让他不堪忍受的,还是他的爹。就是从他爹陈本茂的身上,他彻底弄明白了,别说贾宝玉,就连同窗赵子明那样的日子,离他也十分遥远。赵子明的爹是淮上州里的律师,家里住着洋房,上学还有黄包车接送,有皮鞋领带,而他呢,除了一个两间砖房的小屋,要说还有什么,那就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家了。
清明节的前一天,国文先生黄德胜带着新潮剧社几个同学下乡踏青,还特邀了安筱芬,晌午在陈家圩子吃饭。爹娘倒是很客气,杀鸡网鱼打豆腐,在后院搞了七碟子八碗,让陈秋石在他的老师同学面前狠狠地抖了一回面子。
那天陈本茂倒是识相,黄先生再三邀请,陈本茂坚持没有跟斯文人同桌进餐,而是跟陈秋石的娘和杜驼子杜郭氏一干人等在前院锅屋里吃。偏偏安筱芬热心,吃了半截,自作主张端了半碗栗子炒鸡往前院锅屋送,没想到就看到了那一幕——陈秋石的爹正在舔碗。
陈本茂舔碗的历史比他的年纪约略只小一岁,有四十多年光景了,杜驼子舔碗的历史是在他给陈家圩子当长工之后,这二人舔碗的技艺都很高超,各有特点,陈本茂是左三圈右两圈,从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