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与身体为敌》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备受瞩目的新作。在本书中,她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且深思的问题:身体真的可以被人类的头脑和智慧控制吗? 毫无疑问,人类是自信的。科技发展,医学进步,似乎让人们产生了一种“胜利”的错觉:维持身体健康是一件可以自控的事,于是,我们热衷于健身、花大价钱吃健康的食物,定时体检,要求自己摒弃悲观情绪转向积极乐观。然而,《与身体为敌》的作者芭芭拉通过自己患癌症的经历作为引子,又通过自己深厚的生物细胞学专业功底、多年来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历史文化素养,通过数个案例得出结论:身体绝不是人类可以轻易控制的载体,基因和细胞的发展有自身的运作方式,人类科学很难通过改变而变得长寿。 也就是说,我们长久以来自以为维持健康的手段,某种程度上是以身体为敌。 目录 第1章 中年叛逆 第2章 羞辱仪式 第3章 科学假象 第4章 粉碎身体 第5章 疯狂的正念 第6章 社会意义上的死亡 第7章 冲突与和谐的战争 第8章 细胞通敌 第9章 微小的头脑 第10章 “成功老龄化” 第11章 发明自己 第12章 杀死自己,为生机盎然的世界欢欣鼓舞 献词 尾注 序言 三言两语无法总结这本书的内容,下面是大 致可供遵循的路线图:前半部分专门描述对掌控 的追求,表现为医疗保健、锻炼和饮食方面的“ 生活方式”调整,还有虽然暧昧模糊却日渐壮大 的涵盖身体和精神的“身心健康”产业。这些干 预形式都促使人们思考人类控制的限度问题, 带领我们进入生物学领域——身体内部有什么, 身体的各个部件和要素对我们的刻意掌控是否敏 感?它们是构成和谐的整体,还是永远处在冲突 之中? 我对这种反乌托邦的身体观给出了新近出现 的科学解释——身体不是一台秩序井然的机器, 而是细胞层面持续冲突的场所,至少在我们已知 的一切情况下,冲突至死方休。最后,在本书( 也可以说我们各自人生)的结尾,留给我们的是 “我是谁”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或者就事而论 ,“你是谁”。什么是“自己”,它若不是扎根 于和谐的身体,我们又要它何用? 这里找不到“怎么办”的告诫,也找不到延 长寿命、 升级饮食和锻炼习惯或朝着更健康的 方向精心调整心态的招数。要说有什么的话,我 希望这本书鼓励你重新思考个人掌控身心的项目 。我们都希望活得更加长久和健康;问题是,在 我们大家、至少多数人往往有更要紧的事情可做 的情况下,该为此投入多少生命。士兵追求身强 体健,却准备在战场上捐躯。卫生工作者冒着生 命危险拯救处于饥荒和疾疫中的他人。见义勇为 者挺身而出,挡在袭击者与袭击对象中间。 你可以痛苦无奈地把死亡视为生命终止,千 方百计想方设法延迟死亡。也可以更加现实地把 生命视为永恒(个人并不存在)的中断,抓住这 个短暂的机会观察并与我们身边这个充满生机、 惊奇不断的世界交流互动。 导语 1、为什么你为了健康做的每一份努力,其实是在与自己的身体为敌? 2、美国最接地气的社会学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根据自己患乳腺癌经历,发现并戳破了无数人信以为真的“健康骗局”。 3、顶尖媒体、领域专家、普通读者三方认可赞赏: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扫地出门》作者、普利策奖得主马修·德斯蒙德、《故土上的陌生人》作者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强烈推荐;《纽约时报》《卫报》给予好评! 4、当追求健康成了一门生意和产业,医院、健身房、食物行业、激励演讲行业,都在一步步蚕食你的思想和金钱。他们用“只有这样做才能健康长寿”的虚假美好泡沫来掩盖人类身体根本不受人为因素掌控的真相。 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吗?在健身的过程中,通过一次次自虐般的训练,得到一种“似乎可能掌控自己身体甚至生活”的快感?克制正常的食欲后,觉得自己“战胜了身体”?定时体检,就可能将小毛病扼杀在摇篮里?读完这本书,躲开这些“健康洗脑包”! 书评(媒体评论) 艾伦瑞克敏锐无畏地看待死亡,她认为,无论我们在 健身房待多久,死亡总会胜出。《与身体为敌》这本书是 一部精进、清晰的论战,它让我们意识到,与在等待着我 们所有人的命运的恐惧中度过一生相比,死神远没有那么 可怕。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作者、普 利策奖得主马修·德斯蒙德 每个关心自己的人的必读书,它或许挑战你的常识, 但它充满了知识、深度和趣味。 ——纽约时报畅销书《故土上的陌生人》作者阿莉· 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在《与身体为敌》这本书中,艾伦瑞克运用了她渊博 的专业知识、敏锐的社会意识和强大的共情能力,这本书 的内容虽然需要让人深思但也给人以启发。 ——《科克斯周刊》 艾伦瑞克将自己标志性的调查新闻报道与改革哲学相 结合,给我们提供了一剂有益的药方。在评估我们对更长 寿、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宽广 、更深入的思考视野,这远远超过了身体上的物理限制, 达到了形而上学可能性的领域。 ——《书单杂志》 在我们这个痴迷健康和长寿的国家里,艾伦瑞克是其 中难得的、独特的理智之声。她对现代医学实践和其缺点 有深刻见解。《与身体为敌》这本书能给人很多启发,对 此话题有兴趣的读者千万不能错过。 ——Raritan Quarterly Review总编辑杰克逊·利尔 斯 这本书很有趣,它既不是反医学,也不是反预防,它 支持平衡,支持怀疑主义,也支持观点撞击。如果你对潜 在医学进步带来的希望和其会损害生活质量的矛盾中纠结 ,这本《与身体为敌》是你急需的补品。 ——英国《卫报》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根杠杆和支点,我就能撬动地 球。在《与身体为敌》这本书中,艾伦瑞克完成了这样的 壮举。她的杠杆是博学、敏锐和不敬,支点是站在文化批 评的角度。她把当前对身体和自我的理解举到了头顶。 ——《永不停歇的时钟》作者杰西卡·里斯金 这位女权主义社会学家声称自己“已经老到可以死去 ”。在本书中,她承担着调查美国对衰老、健康和长寿的 独特态度的任务。她的智慧和文笔让这本书一如既往的优 秀。 ——《出版人周刊》 艾伦瑞克对细胞冲向伤口的描述充满了惊奇和喜悦, 让人想起卡尔维诺……她坐在书的结尾,在非常美丽的段 落中沉思着死亡本身,带来了她对自然世界特有的好奇和 敬畏。 ——《纽约时报》 我曾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在读完艾伦瑞克以往作品之 后,我用两周时间读了这本新书《与身体为敌》,我感到 了平静。思考死亡有时候也不是坏事。即使你现在非常健 康,但你也有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遭遇车祸甚至食物中 毒。尤其中年人或许真该读读这本书。 ——美国亚马逊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