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通过梳理地方立法备案审查制度的发展脉络,在追根溯源考察其制度来源及其演变后,指出地方立法双重备案审查制度是根植于我国政治实践的特有制度,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理论引领下,是对已经生效的规范性文件的一种事后柔性立法监督,在本质上属于合法性审查,是一种合宪性审查过滤机制。本书希望通过地方立法双重备案审查机制重塑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以及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度衔接等新理论问题,促进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 尽管近年来地方层面在备案审查制度上有诸多创新,但地方立法备案审查制度在整体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亟需在程序机制、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问责联动机制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此外,还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能力和质量,从而真正发挥备案审查的立法监督功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与尊严,保障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目录 第一章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对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探索 第二节 1979-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颁布备案审查的萌芽 第三节 2000-2013年备案审查制度确立与停滞 第四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备案审查发展与完善 第五节 备案审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性质 第一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理论基础 第二节 立法监督抑或违宪审查———地方立法备案审查之性质 第三节 合宪性审查抑或合法性审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范畴 第一节 立法文件与规范性文件的区分 第二节 如何界定带有立法性质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节 地方司法规范性文件是否纳入备案审查范畴 第四节 联合行文是否纳入备案审查范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立法双重备案审查剖析 第一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体系之双重性 第二节 批准制度与备案审查之龃龉 第三节 主动审查与被动审查之纠葛 第四节 双重备案审查之缺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方式、原则与标准 第一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形式 第二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方式 第三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原则 第四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标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程序、结果与效力 第一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程序 第二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结果 第三节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的效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制度之完善 第一节 完善地方立法备案审查程序 第二节 健全地方立法备案审查公开制度 第三节 健全地方立法备案审查公众参与机制 第四节 建立地方立法备案审查问责机制 第五节 建立地方立法备案联动机制 第六节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地方立法备案质量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 后记 导语 鉴于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立法权限划分事关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至关重要的宪法问题,本书重点从两个方面予以研究:一是从宏观层面对立法权限、中央与地方分权等基本理论的研究,二是从微观层面对地方立法双重备案审查制度的建构与运行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