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东京调来的局长,身材肥胖,动作慵懒,似乎永远都在打瞌睡,上任后没多久就被冠以《瞌睡虫》《好好先生》的名号……
但当最后局长要调职之时,上至市议会,下至普通市民和警员,甚至打扫卫生的杂役都为此伤心不已,贫民街的居民甚至发起了希望局长留任的游行。
局长到底凭借怎样的手段屡破疑案,赢得大家的爱戴?是高超的刑侦技巧,还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瞌睡虫警察局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山本周五郎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位从东京调来的局长,身材肥胖,动作慵懒,似乎永远都在打瞌睡,上任后没多久就被冠以《瞌睡虫》《好好先生》的名号…… 但当最后局长要调职之时,上至市议会,下至普通市民和警员,甚至打扫卫生的杂役都为此伤心不已,贫民街的居民甚至发起了希望局长留任的游行。 局长到底凭借怎样的手段屡破疑案,赢得大家的爱戴?是高超的刑侦技巧,还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作者简介 山本周五郎,本名清水三十六,日本人情小说作家,编剧。 善于描写市井生活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被称作深谙读者哭点与笑点的小说家。 为人直爽,特立独行,曾拒绝领受直木奖。而他的作品总是于无声处见惊雷,于平淡中见深意,曾有《红胡子诊疗谭》《日日平安》等多部作品被黑泽明搬上大荧幕。 目录 1.中央银行三十万元遗失案件 2.海南氏恐吓事件 3.一颗珍珠 4.新生座事件 5.眼中钉 6.每晚十二点 7.毛骨屋大当家 8.十目十指 9.我的终曲 10.最后的致辞 解说·中岛河太郎 译后记,胡长炜 导语 本书写作于1946-1948年,是在二战刚刚结束后创作的作品,也是山本周五郎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现代风侦探小说。主要的登场人物是五道三省(地方城市的警察署长)、我(故事的叙述人,担任署长秘书)、太田(警察署的司法主任)、青野庄助(每朝新闻社会部的记者)。这本小说围绕着这个地方城市的警察署长五道三省展开。五道三省的年龄大概是在40、41岁,身材肥胖、有着双下巴,乍一看反应迟钝,没有什么能力,却是个实干家。基本上的工作都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除此以外,还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能通汉文,阅读量很大。五道三省的行为举 后记 胡长炜 感谢大家读到这里。 刚开始拿到这本《瞌睡 虫警察局长》时,我第一时 间去寻找了相关书评和写作 背景。作者山本周五郎从二 十三岁(1926年)开始写作, 作品主要发表在讲谈社和博 文馆旗下的多本杂志上,一 直到三十三岁时,他都主要 致力于青少年小说的创作, 包括时代小说、少年侦探剧 和冒险话剧等,在此期间不 断磨炼自己的文笔。1936 年后,山本周五郎开始通过 博文馆发表“面向成人读者” 的作品。他从1942年起创 作了描绘日本传统女性形象 的《日本妇道记》,这部作 品也荣获了可誉为日本文学 最高荣誉之一的直木奖,虽 然最后被他婉拒了,但是文 坛普遍认为这部作品的创作 是他作家生涯的一次飞跃。 而本书《瞌睡虫警察局长》 则于1946年12月至1948年1 月期间,在博文馆旗下的《 新青年》杂志上连载,于 1970年由新潮社首次发行 单行本。 众所周知,1946年是日 本刚刚战败的时间,在那百 废待兴且受到驻军监管的年 代,日本出版业界也陷入了 低谷。战时曾受军部管辖的 博文馆、讲谈社等出版社被 打为“战犯出版社”,正常的 出版经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博文馆旗下《新青年》杂 志在战时曾顺应当时国策丢 掉了传统的侦探小说阵地, 但在战后却遭遇了这一变革 ,为了继续存活下去,杂志 社也开始试图找回以往的特 色挽回人气。评论家认为, 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山本周五 郎就是在该杂志几位编辑的 邀约下,创作了他作家生涯 中唯一的侦探小说《瞌睡虫 警察局长》。 说是侦探小说,但实际 读完整本书你就会发现,《 瞌睡虫警察局长》跟我们平 时熟悉的那种推理小说有着 极大的区别。本书并未将重 点放在案件的具体手法和证 据推理上,而是更多地讲述 了各方当事人的背景、性格 以及经历,在对人物的构建 中向我们展示事件的轮廓, 至于犯人的动机和手法,故 事讲述到后期也就顺理成章 地出来了。而局长最后对犯 人的处理方式也没有侧重于 惩罚,正如书中所说“犯下 罪行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 种天罚”,他更看重如何让 犯人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 补偿,为受害者挽回损失, 令弱者之后更好地生活下去 。因此很多人认为比起侦探 小说,人情小说更适合用来 概括这本书的内容,我觉得 的确如此。 山本周五郎擅长描写市 井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和无名 的流浪者,他的作品中经常 出现饱尝辛酸、事业未竟而 无力以续的人物,以及由这 些人而引出的带有深意的人 生箴言,这也是他的一大风 格。本书在很多地方都体现 了这一点,例如在《中央银 行三十万元遗失事件》中, 作者就借局长之口讲述了爱 情的美好和强大,《一颗珍 珠》中有一大段局长关于贫 困的理论,《毛骨屋大当家 》中则提到了局长对市民百 姓知言不知行、不敢站出来 斗争的愤慨。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 一提作者的生平。山本周五 郎出生于1903年,正是社 会激烈变革的年代,他出身 并不富贵,还不到八岁就由 于遭受水灾而被迫搬过两次 家,生活颠沛流离。为了支 撑家庭,他父亲先后做过拧 绳工、生丝商人、小金融业 从业者、小餐馆老板、工会 书记等工作,可以说他从小 就跟着家里看惯了世间百态 ,尝尽了人间冷暖。在《瞌 睡虫警察局长》创作前的 1945年,山本周五郎结婚 十五年的妻子也因胰腺癌去 世,而在更早之前,他就已 经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他本 人的生活极为平淡,出名后 跟文坛的交流也并不深,平 时只和少数几位朋友和编辑 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了解到这些之后,再回 头去看书中的那些感慨和理 论,我仿佛在局长的身上看 到了作者本人的影子。局长 以过来人的姿态劝说他人珍 视爱情,希望有情人终成眷 属,也对底层民众抱着莫大 的怜惜和爱护之情,他痛恨 社会和人性的黑暗面,在最 终调职之时则不愿意跟同僚 打太多交道,宁愿默默独自 离去。这些不正是作者本人 的写照吗?“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源于感悟”,山本周 五郎这一本《瞌睡虫警察局 长》就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完 美注解。 回到作品本身,翻译的 过程中我感受到最多的一种 情绪就是平静。本书一开头 就挑明了这是借助局长身边 秘书的回忆来讲述的一系列 故事,本就有一种结局皆已 注定的感觉。文中也有多处 对景色的描写,都烘托出了 一种宁静祥和的大氛围,而 局长本人的姿态则更加调和 了故事的冲突性。不管其他 当事人的表现多么激动,人 物之间发生了多大的对抗, 局长都能以他迟缓拖沓的话 语、宽广博爱的胸怀将一切 平息下来,一看到他那副姿 态,无论多着急的事情都不 会再令人焦虑。相较于某些 本格推理小说,本书或许在 营造悬念、吊人胃口、制造 反转的部分略逊一筹,但却 是一本温和而充满人性的作 品。读完之后,你或许不会 对故事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不过那种温暖和平静却能长 久地存于我们心中。若希望 在闲暇时光来一点放松心情 的读物,本书就是一个很不 错的选择。 最后,再次感谢读到这 里的您,也希望今后能将更 多优秀作品带到各位面前。 精彩页 中央银行三十万元遗失案件 (—) 总之,自从那位不同寻常的警察局长来到我们市就任起,事情的发展就有些闻所未闻了。毕竟他在五年的任期内,无论身处警察局还是官邸都呼呼大睡个不停,因此被刻薄的《每日晨报》之类的媒体麻溜地取了个“瞌睡虫警察局长”的外号,即便在警察局内部,也净是得了些“好好先生”或“游手好闲”之类的格外无能的评价。 ——得亏世上一片太平,若换到前几年他可坐不了局长的位置。 ——胜不胜任先不说,至少我确实没法像他那样睡得那么香。 ——如今这时代,仿佛就是为局长量身定做的。 市局也好,分局也罢,我时常从那些年轻干练的警部①们口中听到诸如此类关于局长的牢骚。瞌睡虫局长在任的那几年,各种犯罪事件的确是少得不可思议,约莫只有他任期前后的十分之一左右吧,也难怪他被人评价为“格外无能”,他在任期内的风评向来如此。不过最后当他定下来要调职到其他地方的时候,却出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暗地里说他“好好先生”“游手好闲”之类坏话的人,却仿佛是要跟自己的至亲分别似的,一个个都伤心得不行,市局和五所分局里的警员们自不用说,就连打扫卫生的杂役都痛哭流涕。不光是警察局里的这些人,市民中对他的离任感到悲伤不已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贫民街那边。嗯,就是如今被称作“地痞流氓的温床”、从富屋町到金花町的那一片区域。那边的居民甚至还打出旗帜,闹起了希望局长留任的游行。这可不是我在吹牛皮,当时的照片都登到了市里的报纸上,你要是有空可以看一下。那时的报道也是够奇葩的,就连当初他就任时尖酸刻薄地说坏话的《晨报》都一反常态,刊载了好几篇伤感的道别文章,真叫人搞不明白。 讲述者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拿起茶杯很有滋味地啜了一口。在这个秋雨淅淅沥沥、下得没完没了的安静夜晚,除了不知待在哪个角落里苟延残喘的蟋蟀还会寂寥地叫上几声之外,四周万籁俱寂。讲述者咽下一口茶,缓缓靠在扶手椅的后背上,接着之前的话说了起来,话音里分明带着一丝愉悦。 直到继任者来了很久之后,人们才开始弄清楚一件事。瞌睡虫局长在任期间犯罪案件非常少见,起诉的数量跟其他局长任职时相比减少了四成以上,所以人们才会说即便是瞌睡虫局长也能胜任这个位置。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大家才意识到,这些背后的坏话得彻底反过来看才对——案件和起诉的数量减少,其实都是这位瞌睡虫警察局长的功劳。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中央银行丢失三十万元的案件,不过在说这个之前,我先讲讲局长的为人吧。 局长名叫五道三省,那时应该是四十或四十一岁。他的身材相当肥胖,双肩如岩石一般耸起,下巴叠起两层,他挺着个啤酒肚,实在是不怎么潇洒。他那一双眯眯眼永远眨巴个不停,动作总让人觉得有些慵懒,说起话来也是结结巴巴、含混不清的,整体给人一种迟钝、笨重的感觉,仿佛是一头疲惫的公牛。局长当时自己一个人住在市局后面的官邸,嗯,没错,他一直保持着单身。而我当时也没有结婚,在警局里干着类似于秘书的工作,于是便跟他一起住进了官邸。但除我们两人外,官邸里还有一位老厨师,家务杂活也由他老婆负责处理,所以对我来说就像是花公款住进了高级公寓一样。按理说本应由我来给局长帮忙处理杂务,但他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决不愿意劳烦别人,而正如之前所说,他基本上一整天都迷迷糊糊地睡个不停,结果到头来也就没有什么我能出上力的工作了。顺便还有一件事我想提一下,那就是局长的阅读能力。局长能说英、德、法三国语言,文言文也懂,就连办公室桌上都永远堆着五六本新出版的书。我曾一直以为局长是那种“藏书不读”的人,毕竟他没有事务处理的时候都只会呼呼大睡……然而他确实是读了,两三百页的外语书只要三四天就能读完。虽然我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读的,又是怎么个读法,但我后来发现每本书的关键处都用红蓝铅笔打上了下画线,的确可以证明每本书都被仔细读过。而且他打下画线的地方净是些诗句、诗评、文学史及其评论之类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我想再深入介绍一下,也确实有这个必要。总之,还是跟三十万元的案件放在一起说好了。 那是十月初天气放晴的一天,上午十点左右,一位名叫太田的司法主任来到我房间,说找局长有事相商。那时候局长上班犯困的习惯已经尽人皆知,因此大家有事都会先来找我,待我去局长办公室叫醒他之后再进去,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我听主任说有事,便起身走进了局长办公室。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