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弄影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瘦鹃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后记
周瘦鹃(1895-1968),名祖福,字国贤,祖籍安徽
歙县,生于上海。作家、翻译家、园艺家。先后主编《申
报》副刊、《礼拜六》、《游戏世界》、《半月》、《上
海画报》、《良友》、《紫罗兰》等。周瘦鹃于文学创作
、翻译、编辑之外,精于园艺。其寄情花草盆景,于苏州
悉心经营紫兰小筑。园艺之外,更写了大量园事花草等小
品文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瘦鹃陆续改写旧作,先后有
六本小品文集问世:《花前琐记》(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
一九五五年版);《花花草草》(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
六年版);《花前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
);《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
行云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花弄影集
》(上海书局一九六四年版)。文集文笔朴实自然、清灵
秀丽,而于其中花木清嘉之处,文人精神必现。
本次将这六本书重新整理出版,在借鉴已有版本的基
础上,为便于读者对比欣赏,遴选恽寿平绘画若干幅,配
于文中。本书刊于民国时期,手民之误较多,本次整理明
显讹误之处径改;代词、助词、标点的使用上,作了规范
化处理;具有时代特色的用词,予以保留;无从校改者,
则一仍其旧。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9年9月
目录
湖山胜处看梅花
无锡新印象
石公山畔此勾留
羊城屐印
静安八景
殡舍变了动物园
灯话
苏州盆景一席谈
农家乐
南通盆景正翻新
恰夏果杨梅万紫稠
柿叶满庭红颗秋
最是橙黄橘绿时
浆甜蔗节调
迎新清供
仙卉发琼英
三春花木事
迎春花好好迎春
西府海棠
含笑看“含笑”
金花银蕊鹭鸶藤
夹竹桃
栀子花开自如银
红英动日华
五色缤纷大丽花
仙客来
殿春芍药花
芭蕉开绿扇
扬芬吐馥白兰花
香草香花遍地香
崖林红破美人蕉
木槿与槿篱
初放玉簪花
合欢花放合家欢
蜀葵花开一丈红
莲花世界
玉立竹森森
秋兰风送一堂香
丹桂飘香时节
卓为霜中英
莫道花开不入时
能把柔枝独拒霜
乌桕犹争夕照红
晓霜枫叶丹
芦花白雪飞
鸟不宿
装点严冬一品红
岁寒独秀蜡梅花
天竹红鲜伴蜡梅
精彩页
湖山胜处看梅花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出游之计最先在于探梅,而探梅的去处总说是苏州的邓尉;因为邓尉探梅,古已有之,非同超山探梅之以今日始了。邓尉山在吴县西南六十里,相传汉代有邓尉隐居于此,因以为名;一名光福山,因为山下有光福镇,而旧时是称为光福里的。作邓尉的附庸的,有龟山、虎山、至理山、茆冈山、石帆山等八九座小山,人家搅也搅不清,只知道主山是邓尉罢了。明代诗人吴宽有《登光福凤冈》诗云:“昔年曾学登山法,纵步不忧山石滑。舍舆径上凤头冈,趁此深风当晚发。远山朝士抱牙笏,近山美人盘鬓发。我身如在巨海中,青浪低昂出复没。山下人家起市防,家家炊烟起曲突。梅林屋宇遥复见,一似野鸟巢木末。山僧见山如等闲,翻怪群山竞排闼。偶凭高阁发长笑,笑我胡为蹑石钵。夕阳满目波洋洋,西望平湖更空阔。山灵为我报水仙,预设清泠供酒渴。吴人非不好登山,一宿山中便愁绝。扁舟连夜泊湖口,舟子长篙未须刺。懒游已矣斯人骇,狂游不学前辈达。若耶云门在于越,何必青鞋共布袜。”
诗中除了“梅林屋宇遥复见”一句外,对于梅花并没详细的描写,原来看梅并不限于邓尉山上,而梅树也散在四周的山野之间;即如和邓尉相连不断而坐落在东南六里的玄墓山就是一例,那边也可看梅,并且山上也是有不少梅树的。玄墓之得名,因东晋青州刺史郁泰玄葬在山上的缘故。现在此墓依然存在,位在圣恩寺的后面的山坡上,向右过去不多路,就是颇有名的“真假山”,嵌空玲珑,仿佛是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正如人家园林中的假山一样,其实是出于天然,因山泉冲激所致,所以称之为“真假山”。这里一带,至今还有好几十株老梅树;而圣恩寺前,本来也种有不少梅树,不幸在暴日入寇时砍伐都尽。我在十余年前到此看梅,还不愧为大观,回来以后,曾怀之以诗:“玄墓梅花锦作堆,千枝万朵满山隈。几时修得山中住,朝夕吹嚼香蕊来。”
寺中还元阁上,原藏有《一蒲团外万梅花》长卷,也足见当年山中梅花之盛。自明清以至民国,都有骚人墨客的题咏,而经过了这一次浩劫,前半早已散失,后半只剩胡三桥的一幅画,和易实甫、樊云门以及近人所题的诗词,并且不知怎样,纸上沾染了许多黑斑,有几处竟连字也瞧不出来了。后来我上山看梅,也看过了这一个残余的卷子,曾题了两首七绝:“劫余重到还元阁,举目湖山百种宽。欲寄身心何处寄,万梅花里一蒲团。”“万梅花里一蒲团,打坐千年便涅槃。佛雨缤纷花雨乱,如来弥勒共盘桓。”我虽仍然沿用着“一蒲团外万梅花”原意,其实哪里还有万树梅花之盛,只能说是万朵梅花吧。玄墓之西有弹山、蟠螭山,以石楼、石壁吸引了无数游屐,那边也有梅树,可是散漫而并不簇聚,只是疏疏落落地点缀在山径两旁罢了。弹山的西北有西碛山,其南有查山,旧时梅花最盛,宋代淳{右年间,高士查莘曾隐居于此,筑有梅隐庵。庵东有一个挺大的潭,在梅林交错中,虽亢旱并不干涸,查氏就在上面的崖壁上题了“梅花潭”三字,可是这些古迹,已无余迹可寻;不过唐寅诗有“十里梅花雪如磨”句,而李流芳文有“余买一小丘于铁山下,登陟不数十武,而尽揽湖山之胜,尤于看梅为宜,盖踞花之上,千村万落,一望而收之”云云,那就足见这里一带,在明代是一个观赏梅花的胜处。
在光福镇之西,与铜井山并峙的,有马驾山,俗称吾家山。山并不很高,而四面全是梅树,花开时一白如雪,蔚为大观。清康熙中巡抚宋牧仲荦在崖壁上题了“香雪海”三字,复筑亭其旁,以便看梅。据说乾隆下江南时,也曾到此一游,于是“香雪海”之名藉甚人口,游人络绎而至。诗人汪琬曾有《游马驾山记》,兹摘其中段云:“前后梅花多至百许树,芗气蓊勃,落英缤纷,入其中者,迷不知出。稍北折而上,望见山半累石数十,或偃或仰,小者可几,大者可席,盖《尔雅》所谓‘礜’也。于是遂往,列坐其地,俯窥旁瞩,漾然喝然,曳若长练,凝若积雪,绵谷跨岭,无一非梅者。加又有微云弄白,轻烟缭青,左澄湖以为镜,右崇嶂以为屏,水天浩漾,苍翠错互,然则极邓尉、元墓之观,孰有尚于兹山者耶?”
导语
周瘦鹃(1895-1968),名祖福,字国贤,祖籍安徽歙县,生于上海。作家、翻译家、园艺家。先后主编《申报》副刊、《礼拜六》、《游戏世界》、《半月》、《上海画报》、《良友》、《紫罗兰》等。周瘦鹃于文学创作、翻译、编辑之外,精于园艺。其寄情花草盆景,于苏州悉心经营紫兰小筑。园艺之外,更写了大量园事花草等小品文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瘦鹃陆续改写旧作,先后有六本小品文集问世:《花前琐记》(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花花草草》(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花前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行云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花弄影集》(上海书局一九六四年版)。文集文笔朴实自然、清灵秀丽,而于其中花木清嘉之处,文人精神必现。
序言
生逢盛世,百虑都忘,身处万花如海中,四时皆春,
不知老之已至。忙里偷闲,则以种花、灌花、养花、赏花
为乐;而也爱看那活泼生动的花影。不必如《西厢记》中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而爱花影,却是为了欣赏宋
人张尧词中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而才爱花影的。我之
弄笔,正如花之弄影,每当云破月来时,我一面对花弄笔
,一面看花弄影;笔着纸上,有如花影映在墙上,不管写
出来的是些甚么,只当它是一朵朵的花影而已。看花之暇
,摭取历年所作散文若干篇,合为一集,即名之为“花弄
影集”,有何不可?
一九六三年三月一日周瘦鹃识于
苏州紫兰小筑之花延年阁
内容推荐
《花弄影集》为周瘦鹃先生随笔集,包括“湖山胜处看梅花”“石公山畔此勾留”“羊城屐印”“静安八景”“灯话”“苏州盆景一席谈”等文章。文笔圆熟,有识有趣。文章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文笔清丽,行文晓畅,娓娓道来,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