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未觉岁月深》
二十四节气民俗解析,七十二候植物鉴赏,一百多年前日本画家巨势小石手绘原稿,佐以一百四十四首古典诗词畅读,尽显物候与花之美
内附二十四张《七十二候名花画帖》可涂色黑白线稿,十五日染一图,染尽而一年花事毕,可缓缓归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主任、二〇一五至二〇一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评审专家安德明作文推荐
《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系列书,与美重逢,让美延续
抽丝剥茧,细数节气来源;条分缕析,阐释民俗文化
一候一花,顺应四季流转;有理有据,解读植物特性
花开惊艳,手绘尽显风流;诗词文雅,诵读口齿生香
本书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丁鹏勃和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任彤对二十四节气民俗的阐释;二是19世纪日本画家巨势小石《七十二候名花画帖》的手绘原稿;三是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义鸣放对七十二候植物的鉴赏;四是每候植物配以两首古典诗词;五是附有二十四张可涂色黑白线稿。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主任、二〇一五至二〇一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评审专家安德明作文推荐。装帧设计方面延续《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书中书”的形式,裸脊锁线装订,三面朱红色刷边。图美、文美、设计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心之作。
《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
本书收录诗经名物一百余种,装帧精美,尽量保留《诗经名物图解》原书形貌,以“书中书”的形式示人,配以名物的习性、状态以及《毛传》《陆疏》《本草纲目》《品物图考》等多部经典古籍中各名物的出处,既有知识性,又有文艺色彩,增强了该书的美感与可读性。正文后附有精美笔记页。
丁鹏勃,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历史学博士学位。
任彤,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经常举办节气、天文历法等民俗知识以及中国书画、印章等古代文化的科普讲座。
义鸣放,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
细井徇,日本江户时代儒学者。其所撰绘《诗经名物图解》原本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