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火过沙留痕(隆美尔非洲军团的覆灭)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潘学基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非战场的作战,在二战所有战区的作战行动中,最为现代化的恐怕就要属交战双方均拥有完整摩托化建制的北非战场了,尤其是广袤无阻的沙漠环境不仅造就了那种梦寐以求的无尽可能性,也是唯一可以真正通过实战检验战前装甲战理论的绝佳战场。本书通过大量的史料,详细描述了德军隆美尔非洲军团覆灭的详细过程,再现了当时一出出金戈铁马、风云激荡的大战,也再现了同盟军如何从失败迈向胜利的奇迹。全书配有大量的图片与作战示意图,使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与感受当时战场上殊死作战的背景。本书的出版,不仅能使读者全景式地了解这场战役,也为人们重新审视北非战役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潘学基,1980年生,上海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地面兵器装备、战术运用、编制体系等有较深的认知,目前主攻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史、曾在多种战史类杂志发表过文章,并出版数本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专著,包括《西线盟军进攻与德军反击》(合著)、《被遗忘的战斗:1944年马斯河突出部之战》《维莱博卡日之战:装甲王牌魏特曼的巅峰战斗》《梅斯战役1944:巴顿第3集团军的要塞攻坚战》《卡西诺战役1944:从冬季防线到罗马城下》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 英联邦军兵败利比亚(1942年6月至1942年7月) 釜形地区之战 比尔哈凯姆和“骑士桥”路口争夺战 托卜鲁克陷落 马特鲁之战和第一次阿拉曼战役 补给与增援 第2章 命运转折点(1942年8月至1942年11月) 阿拉姆埃尔哈尔法之战 山雨欲来——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夕的战场态势 托卜鲁克突袭战 隆美尔因病回国 “轻足”行动:第8集团军的初期突破 “增压”行动:突破阿拉曼防线 向阿盖拉撤退 第3章 双线作战(1942年11月至1943年5月) “火炬”行动——开辟北非第二战场 在利比亚的最后战斗 突尼斯战役前夕同盟国和轴心国的战略决策与补给情况 轴心国在突尼斯的最后胜利 隆美尔离职 背水一战 突尼斯战役的结局 伤亡统计 战后余响 本书参考资料 序言 在阿拉曼一役之前,我 们从未赢得一场真正的胜利 ,而在阿拉曼战役之后,我 们便再也没有失败过。 ——温斯顿·丘吉尔 从1942年下半年开始, 北非战场成为英美盟军对德 国作战的主要战场。随着美 国加入了战争,越来越多的 美军部队和美式装备进入战 场。由于在欧洲大陆开辟第 二战场在短时间里是不可能 的,尽管苏联方面一再强烈 要求,美国军方也希望尽早 登上欧洲大陆,但经过慎重 考虑并从现实出发,英美盟 军还是统一了思想,将北非 战场作为对德国作战的主要 战场。 1942年6月下旬,坚守了 九个月之久的托卜鲁克被德 军攻占,英军在北非战场的 战局进入了最低谷,这也是 德军非洲军团最辉煌的时刻 ,德军的攻势达到了顶点, 但同时也是走向衰败的开始 。 因为英美盟军已经开始 全面加强北非战场的作战准 备,英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美式装备和补给物资,而且 随着战线的缩短,后勤保障 也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而在 北非以沙漠为主要地形的战 场上,后勤就是战争胜负的 决定因素。 在联系北非和欧洲大陆 之间的地中海,盟军的海空 力量持续增强,马耳他岛也 逐渐度过了危机,开始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中海 的制海权制空权逐渐被盟军 掌握,这就意味着北非战场 的德意军队实际上已经成为 一支孤悬在外的孤军,几乎 得不到什么补充和增援。 在人事上,英军也进行 了大变动,由亚历山大取代 奥金莱克担任战区统帅,蒙 哥马利接替因座机坠毁丧生 的戈特出任第8集团军司令 。 在经过了这些措施后, 拥有兵力、装备优势,而且 补给充裕的英军在1942年 10月的阿拉曼战役中,终于 击败了德军非洲军团,夺得 了战场主动权。紧接着, 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又 在北非登陆,和在阿拉曼方 向的英军第8集团军形成了 夹击态势,北非战场的德意 军就此彻底陷入了被动。至 1943年5月,北非的德意军 被彻底肃清。 而在北非战场上的德军 非洲军团,在德军名将隆美 尔的率领下,多次以少胜多 ,创造了军事史上堪称经典 的战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最著名的王牌部队。这 支精锐部队,不但战术素养 高超,战斗意志高昂,在战 场上飘忽轻灵,令对手难以 捉摸,即便是面对数倍于己 的对手,也毫不畏惧,敢打 敢拼,同时又极具骑士风度 ,给予对手应有的尊重,颇 具绅士之风,所以数十年来 一直为众多军事迷津津乐道 。 而本书的主角,正是有 着“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 所率领的非洲军团。它们在 北非广袤的荒漠上,上演了 一出出跌宕起伏的战争大剧 。本书全景式地描述了 1942年6月至1943年5月这 将近一年时间里,纳粹德国 的非洲军团是如何从盛到衰 ,最终走向覆灭的经过。 本书以历史为起点,从 军事视角出发,通过数百张 照片和数十幅作战地图,意 图向读者展示盟军在北非战 场上,从失败迈向胜利之路 的漫长征程。 火过沙留痕,北非的沙 漠依旧,曾经的战场硝烟已 经远去,但回顾这段金戈铁 马的岁月,依然让人心旌激 荡无限向往。 导语 本书的主角,正是有着“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所率领的非洲军团。它们在北非广袤的荒漠上,上演了一出出跌宕起伏的战争大剧。本书全景式地描述了1942年6月至1943年5月这将近一年时间里,纳粹德国的非洲军团是如何从盛到衰,最终走向覆灭的经过。 本书以历史为起点,从军事视角出发,通过数百张照片和数十幅作战地图,意图向读者展示盟军在北非战场上,从失败迈向胜利之路的漫长征程。 精彩页 比尔哈凯姆和“骑士桥”路口争夺战 5月31日晚至6月7日晚,英军第7摩托化步兵旅集群为3 600名坚守比尔哈凯姆的自由法国第1步兵旅集群官兵运来了宝贵的补给和淡水,法军指挥官皮埃尔·柯尼格(Pierre Koenig)上校为此表达了谢意。他的部队已经连续打了12天的防御战,就算之前击败了意军第132“攻城锤”装甲师,可隆美尔又立刻调来德军第90轻步兵师和意军第101“的里雅斯特”摩托化步兵师,从而令局面变得更加险恶。 轴心国方面,凯塞林元帅于6月7日飞抵前线,要求隆美尔向南部战场派出装甲部队,以便德国空军能够从繁重的对地支援任务中“解脱出来”。对于凯塞林的这道命令,隆美尔起初坚决表示反对。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把数量有限的坦克全部投入到要塞攻坚中去,他们肯定会被法军的雷区缠住,然后被反坦克炮撕成碎片。”然而在凯塞林的再三施压之下,隆美尔被迫做出让步,承诺将会增派黑克尔战斗群、基尔战斗群以及第115步兵团和第3、第33装甲侦察营的部分兵力前去攻占比尔哈凯姆。 6月8日一大清早,德国空军出动45架“施图卡”俯冲轰炸机、10架梅塞施密特110战斗机、3架容克88轰炸机和54架梅塞施密特109战斗机前去空袭比尔哈凯姆。轴心国炮兵部队也不断猛轰法军阵地,掩护德军第90轻步兵师和黑克尔战斗群对要塞实施渗透。但到6月9日为止,柯尼格上校指挥自由法国军队多次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迫使第90轻步兵师和黑克尔战斗群暂时撤退。 6月10日,德国空军再次出动40架“施图卡”俯冲轰炸机、20架容克88轰炸机和50架梅塞施密特109、110战斗机,总共向比尔哈凯姆投下约130吨炸弹。11日早上,德军巴德战斗群(下辖第115步兵团第1、第2营)在第288特战队、基尔战斗群、装甲侦察部队和意军第9狙击兵团的协助下终于攻破了要塞的北部防线。不过令恩斯特-京特·巴德(Ernst-Gunther Baade)上校倍感失望的是,驻守比尔哈凯姆的法军主力已于10日晚放弃了要塞,留下的只有814名伤员和后勤人员。 战后曾有不少战史学者总喜欢过分夸大比尔哈凯姆之战所起的作用。他们认为英军第8集团军是依靠法军坚守比尔哈凯姆,才打乱了隆美尔的进攻计划。但真实的情况是,德军只不过多花了4天时间来拔除这根侧腹上的芒刺,德军装甲部队甚至没有为攻打比尔哈凯姆而大动干戈。至于奥金莱克,他又像几个月前那样过高估计了对手的损失情况。根据英军情报部门6月6日提供的报告,奥金莱克认为德军在过去的11天里至少有200辆坦克被毁,隆美尔或许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这种自信心的驱使下,奥金莱克敦促里奇尽快为第8集团军补充新的坦克,并为随时可能到来的决战做准备。 尽管主观判断出现失误,奥金莱克这回也算是说对了一半。隆美尔在比尔哈凯姆之战刚结束不久便决定恢复北进,希望借此继续削弱英军第8集团军。德军第15、第21装甲师到6月6日为止共损失85辆坦克和5辆坦克歼击车,6月7日起开始换装拥有长身管主炮的3号L型、4号F2型坦克,两师在6月11日还有156辆可用坦克。意军第132“攻城锤”装甲师和意军第10l“的里雅斯特”摩托化步兵师到6月6日为止共损失127辆坦克,两师在6月11日还有70辆可用坦克。 P9-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