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内容就像本书的书名,包括了随笔、散文诗和话,话也就是感言。书中收录的文章是作者多年来思考与写作的积累,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修改五遍。书中随笔和散文主要精选了作者三十岁以后的笔记,对三十岁以前的很多文章,后来再看感觉当时思想还不够成熟,仅选用个别篇章。 这本集子收录的都是些写情感、事理、心性的短文,文笔朴实,情感率真,都是出自对实际工作、现实生活和读书学习的思考与总结,作者倾注了二十年的心血,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散文随笔都出自当时的真感情、真感悟;对修身养性方面的思考都是向善的;写景抒情、展示人性,也都力求唯美;篇章语句都是围绕着“真、善、美”而作,带着爱与温暖,把作者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给读者。 作者简介 李绍永,1976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郾城县,现居住厦门市。1997年军校毕业,在陆军服役18年,中校军衔,2012年转业到厦门市党政部门工作。业余时间喜欢写作、书法、收藏,爱好广泛,关心社会,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座右铭。2018年4月,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在北美地区出版发行了第一本小说《变种野牛》,致力于对外宣扬中华文化。从投笔从戎,到偃武修文,丰富的工作阅历使作者对家事、国事、天下事有一点思考与感悟,随时写下来,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目录 散文随笔 幸福源自心性 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在独处中体悟人生 人生究竟该如何度过? 假如生命只剩最后几天 人之差别,不在于生,而在于死 离理想越来越远,离自己越来越近 从出类拔萃到回归生活 知音总在诗文中 深秋登北山 感悟登山 对水的理解 海训之行 看海 路边的花 南方的梅 君子兰 我是竹子 菊 士的情感与梅兰竹菊 雨 初冬的风 故乡的云 一把花生、一罐鸡蛋和一盒茶叶 我的哥哥 我的家乡河南 永远当个高中生 谈读书 浅谈学习 学习不能有功利性 跳出局限,向远方学习 谈修养心性 养花即养心 坚守住最后一线生机 至少还有梦 关于心性的自我修炼 养心明志寻梦 如何改善命运? 修身养性,改善命运 助人与积德 心量与福报 文化改变命运 对命运感悟的四个阶段 人生走向成功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培养素质的几条途径 读范蠡传有感 范蠡思想与炒股 《孙子兵法》《道德经》与股市哲理 评论曹操 不做李商隐 王者风范 从《太平轮》与《泰坦尼克号》看东西方人性 不要踏上终将沉没的大船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读以色列史的三点感悟 漫谈收藏 如玉人生 有感于钻石的形成 动物园里的北极熊 学习动物中的强者 真正的自然法则有哪些? 天地间,人和为贵 关于平凡与不平凡 关于“出”和“入”的辩证思考 关于“出世”与“人世”的感悟 领悟“参观”的新含义 人性善与恶? 道德与现实之争 评价一个人常犯的思维方式错误 关于好人与坏人的判断 股市与人性 完美主义的危害 关于帮助人 关于求己 如何对待逆境? 如何与环境对抗? 如何当一个好领导? 如何带好一个团队? 说话的修养 言不在多,而在于高 关于“细”的思维 完成一项任务的方法套路 以群众心为心 深入实践至关重要 关于知与行 善终才是真善 思想的力量 舍得的智慧 由“耗散结构论”看交流的重要性 克服自我消沉的力量 守住自我 无恃是未来社会的生存之道 处世要“无恃” 克己无我 增加心理圈层 控制力 对心念的控制 中年危机论 努力却不为自己 人生需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审美观才是根本 话说大器晚成 对神的一点认识 为人处事以简朴为上 将人生回归到生活本身 忘掉经历,找回童真 散文诗 我是鹰 新的今天和梦的明天 守望军营 孤独的心 咏杉 秋分时节说分手 星月 走过困难 无题 短文 人生如诗 军旅随笔 人生要看重一个“惜”字 生活需要每天翻开新的一页 感受天人合一 孤鸟 如何对待背叛? 如何对待空虚? 胜人先胜己 做人如玉 生活中感动的一刻 人生几个努力方向 游滕王阁 感言 人生感悟篇 修身养性篇 为人处事篇 思想事理篇 审美思绪篇 序言 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写 日记、记笔记的习惯,将工 作、生活、学习中的一些感 悟随时写下来。四十岁之后 ,我开始整理积累下来的散 文随笔、诗歌和日常记语, 修改编辑成册,于是就有了 这本《随笔诗话》。 这都是些写情感、事理 、心性的短文,从未发表过 ,如今拿出来与读者共勉, 仍感觉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就好比苹果到了该采摘的季 节,虽然仍有些青涩、不美 ,但都应该从树上摘下来与 人分享,或许能对人有所帮 助,总不能敝帚自珍、不为 人知。 成书算是一种立言,更 多的是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 交流思想。日常的交流和交 往常会受到时间与地域上的 局限,想说的话,若不行之 以文,则难流传至远,将所 思所想变成文字、整理成书 ,是希望能以书为载体,与 更多更广的友人交流共勉。 回顾过去,军旅生涯十 八年,回到地方工作七年, 自己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成 就,安贫乐道,过着平凡的 生活,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 ,平凡而不失努力拼搏,对 工作、生活、学习都做到了 尽心尽力,所在单位各项建 设取得了很多荣誉进步,家 庭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在工 作生活之余,总还有些精神 上的追求,追寻着不甘平庸 的梦想。 这些年的主要收获是思 想上的提高和心灵上的丰富 。在军队时是全封闭的环境 ,苦行僧式的生活让人有很 多无奈,但同时也让自己沉 下心来读书、思考、写作。 转业到地方后,感觉再没有 军营那么纯粹的环境和沉静 的心境了,但从地方再看军 队,会看得更清晰一些。我 在心灵上一直是比较超脱的 ,从“出世”到“人世”,对比 军地生活。也会有一些思考 和感悟,工作和生活一直是 没有终极目的的,我一直把 这些当作自我完善和提升的 过程。在我眼里,看到更多 的是自身的缺点,多年来, 致力于在心性修炼上下功夫 ,所思考的多为心性之学。 心性之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 承,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和擅 长之处,修身养性,也是历 代文人志士一生都要面对的 话题。本书各篇所言,基本 上都是围绕着这些话题展开 的。 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 读书人,很敬仰古代的士人 ,身上也有着一个士人的思 想与情感,有点文人的雅兴 与清高,又不失武士的坚韧 与尚武,受党和军队教育多 年。有家国情怀。“士不可 以不弘毅”,我也一直致力 于弘扬这种士人的气节与精 神,这或许是我们当代知识 分子身上略显缺乏的。历史 上众多的士人学养深厚、品 格高尚,或以身作则,或不 惜性命,出谋划策、树立气 节,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 做出了贡献。士族文化就是 中国的贵族文化,士族精神 就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与脊梁 所在,是士人群体推高了我 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 。 我向来认为,写作最重 要的不是文笔,而是思想与 情怀。这些年,我一直坚持 自学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在 中华传统学养的基础上,结 合工作中最前沿的军事科学 技术,学习吸收当代和西方 的先进思想,力求使所学所 思既有所思辨又能实用于工 作,能指导生活实践,有益 于当下的人生。在深耕中华 文化、继往开来之中,自己 如同一只采花酿蜜的蜜蜂,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 入此中来”。不知不觉转入 对新儒学的浓厚兴趣,并愿 意以弘扬新儒学为己任。 受儒家“立德、立功、立 言,修身、齐家、治国”的 思想影响,我把自己当成一 个新儒家,不论身处何种境 地,都心系国家和社会,深 爱着自己的民族、国家,对 群众怀有深厚的情感,生活 中爱自身、爱家庭,并推己 及人,爱百姓和这个社会, 这是我思考与写作的总基点 。虽然写作也时常会是困厄 与矛盾之中的深刻思考,但 不论怎样,我都始终热爱着 生活,都保持着昂扬向上的 精神状态,所以,对工作生 活、对家国天下的点滴思考 感悟,也都是正的能量和向 上的力量。我一直对我们的 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充满了 自信与自豪,伴随着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相信会同步 迎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本书收集的文章前后历 时二十年,修改了五遍,最 早的一篇随笔是1999年写 的,主要精选了我三十岁以 后的笔记,对三十岁以前的 很多文章,后来再看感觉当 时思想还不够成熟,仅选个 别篇章录入本书。这本集子 文笔虽说业余,但情感很率 真,都是出自对实际工作、 现实生活和读书学习的思考 与总结,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散文随笔都出自当时的真 感情、真感悟;对修身养性 方面的思考都是向善的;写 景抒情、展示人陛,也都力 求唯美;篇章语句都是围绕 着“真、善、美”而作,带着 爱与温暖,把自己的所思所 想呈现给读者。 这些文章随笔,多是在 工作之余写成的,由于工作 繁忙,有的是在晚上睡觉前 ,有的是在开会时随手掏出 个小笔记本随时记下感言, 内容很广很散,都是一家之 言,可能有失偏颇,仅供切 磋交流,加上才疏学浅,所 写内容涉及较广,像历史、 科技方面又不专业,文中难 免会存在错误与不足,还恳 请读者谅解,并给予批评指 正。本人诚交天下朋友,如 有思想或文章方面的交流, 可以联系我的 导语 书中内容富于思想与情怀。作为读书人,受党和军队教育多年,有家国情怀,作者敬仰古代的士人,身上也有着士人的思想与情感,作者喜爱士族文化,以文字来弘扬士人的气节与精神。写作通常是在困厄与矛盾之中的深刻思考,但不论怎样,作者都始终热爱着生活,都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所以,对工作生活、对家国天下的思考感悟,也都是正的能量和向上的力量。 精彩页 幸福源自心性 人的心性好,命运才好。 我们现在之所得,多是过去之所想;我们当下的处境,也多是因为我们固有的性格;要想在未来仍有所获得,则须在今天仍有所追求。心如大地,我们要向自己的心地求宝藏、谋幸福。 愿望都是好的,我们在心底发愿之后,要想实现心愿,还须经历一条不确定的过程,在这个求索的过程中,是心性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人要通过修炼去拥有富于智慧的心性。不论是社会还是丛林,都适用自然法则,而富有智慧的心性,可以在自然法则中胜人一筹。在动物界,食肉者的心性常常是强者的心性,鹰狮虎狼鳄凭借着敏锐、伪装、耐性、迅猛……在生存竞争中获胜。但是,智慧与心性又有所不同,智慧是人的心性经过文明的修炼而达到的高尚境界。智慧可以创造财富、实现心愿,智慧可以改变人生,把握命运,可以提升境界、除去烦恼,带来幸福。 在常人的心性中,有一些是需要去努力超越的,比如:自以为是、主观幻想、缺少毅力、心量不大、缺少城府、缺少耐性、犹豫、侥幸、贪婪、任性……,这些都是心性中不好的一面。 在人的心性中,优良的一面是需要努力练就的,比如:忠孝、信义、明强、进取、坚毅、耐性、敬畏、宽厚、雅量、节制、珍膳……相信这些良好的心性是通向成功与幸福的主观基础。 还有一些本真的心性是要保持的,比如:天真、纯朴、善良、亲仁……不能让这些原本珍贵的心性在后天的世俗中蒙尘或偏移。 人应当把追求幸福作为人生的真谛,并宜去除功利性的干扰。养今日之心性,求明日之幸福,让我们一切从心开始! 2012年7月21日 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在我们人生的某些阶段、一年当中的某些时期,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光特别美好:时令上特别宜人,心境上特别愉悦。 比如说,在不冷不热的春天里,没有酷暑的毒辣阳光,也没有秋冬的干燥灰尘,既不用穿厚衣服御寒,也不用吹空调风扇降温,天刚刚下过小雨,空气特别清新,清晨一觉醒来,总爱不由自主地听些鸟儿的叫声……这样的时光,美得像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作为我们个人,有些日子心里也特别清静:心情上经过了一段辛苦努力的紧张,走出了一段柳暗花明的困扰,生活上已经丰衣足食,不用再为生计操心,正所谓“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这样的时光里,觉得做什么都适宜。可是有时候也很矛盾,会想:是去好好感受这时光呢,还是利用好这时光去好好学习做事?去做事了,生怕感觉不到这肘光的美好,不去学习做事,又觉得大好时光流走了可惜。于是,心情也会在这美好之中平淡而又矛盾着…… 所幸的是,与那些为生计奔波忙碌而无暇顾及身心的人相比。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时光的美好。在这样的好时节里,可以放开心情自由畅想:是香甜地赖在床上再睡一觉,还是静静地独处去感受这心境?或者是出去走走,欣赏湖光山色、绿树清水,感慨天高云淡、往事如风,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愉悦,让心情和时光一样美好?或者是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抓紧时间去读书思考、做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去做什么都可以,只是别让这美好时光虚度! 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我们在沉静之中屯贡晤:在感悟时光之中,我们体味到了真正的生命和自我的真实存在! 2017年5月17日 在独处中体悟人生 午睡醒来,望着屋檐,一种莫名的空虚与无所适从涌上心头,仿佛是刚从人生的迷惘中醒来,不由自主地想问: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人生才算有意义? 茫然间,远远望去,看着绵延的群山、西去的斜阳、喧嚣的村镇、往来的车辆、忙碌的人群,有点超然物外,也不禁扪心自问:人生在世,充实、幸福的要素究竟都有哪些? 思考之中,常爱拿起笔,写下这些劝慰自己的话。 健康无疑是人生第一幸福。身体的病痛总是最直接地影响幸福的感受。健康像其他人生重要的东西一样,常常是拥有时不觉得珍惜,失去了才知道珍贵。人生还是要有点事做,人需要在做事的过程中追求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人生要承认人性,要充满情感,心灵要有所牵挂,比如:亲人、爱人、朋友,人的情感世界,虽然无形,但却真实存在,并真切地影响着人的情绪。另外,人生还应当有审美的情怀,去读书、休闲、拥抱自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感受生命之美! 生命是宝贵的,可是,生命中有太多的时间,花费在意义不大的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上,或者把时间给了事业、给了亲人,反而忘却了自己!忘我地存在。而时光却飞逝!时间就像钟表的秒针不停地一圈一圈把生命带走。人生易老,真该懂得珍惜!时间是生命的载体,珍惜时间也就拥有了生命。拥有自己的时间,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人生需要独处,沉静中,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放到时间的光轴上,体悟人生的真正意义。生命,在我们静静地去感悟它的时候,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会体悟得那么的真切与充分! 2007年09月12日 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