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书画十五讲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的内容跨度为从原始社会到公元2000年,是一本浅显易读、内容详实、图例丰富、脉络清晰的中国书画通史。书中介绍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书画史上的主要遗存、人物、基本脉络及其背景。其中中国近现代书画史部分是个亮点,对20世纪中国书画界大事进行了重点介绍。本书收录了近千张彩图,并配有详细图注,满足了新时代读者“可视化”的阅读需求,每一讲的时代背景部分均注明了同时期国外艺术史上的重大事件,为读者提供了全球视野。
目录
第一讲 美之源——史前及先秦美术
(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美的萌发
一 原始美术的特征
二 钻孔的发现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装饰绘画
一 仰韶文化
二 马家窑文化
三 地画、壁画及岩画
第三节 先秦美术
一 青铜器
二 甲骨文
三 金文(钟鼎文)
四 石鼓文
五 先秦壁画
六 战国帛画
七 漆器
八 锦绣
九 印章的起源
第四节 百家争鸣的艺术思想
一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二 孔子的艺术观
三 老子的艺术观
四 庄子的艺术观
五 韩非子的艺术观
第二讲 气势陈雄——秦汉书画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第一节 影响秦汉艺术的各种因素
一 政府对美术的干预
二 秦汉美术的显著区别
三 文化消费市场的影响
四 经济发达的标志
五 统一版图的影响
六 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影响
七 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秦汉绘画艺术
一 宫殿寺观壁画
二 墓室壁画
三 帛画
四 漆绘
五 画像石
六 画像砖
第三节 秦汉书法篆刻
一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出现
二 秦汉书论
三 秦汉篆刻
第三讲 人性的自觉——魏晋南北朝书画
(220—589年)
第一节 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一 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二 儒学的动摇
三 佛教的兴盛
四 魏晋玄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绘画
一 绘画上人性的自觉
二 绘画论著的出现
第三节 敦煌莫高窟及新疆石窟壁画
一 南北朝敦煌莫高窟壁画
二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书法篆刻
一 魏晋书法
二 魏晋书论
三 魏晋篆刻
四 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
五 绘画题材更加广泛
六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宋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宋代绘画——古代写实绘画的极盛时期
一 宋代人物画
二 宋代风俗画
三 宋代花鸟画
四 宋代文人画
五 宋代山水画
六 宋代界画
七 宋代年画
八 宋代画论
第三节 宋代书法篆刻
一 “尚意”书风
二 北宋四家
三 瘦金体
四 南宋书法
五 宋代书论
六 宋代篆刻
第四节 辽金绘画篆刻
一 辽代绘画
二 金代绘画
三 金代篆刻
……
第四讲 盛世飞歌——隋唐书画
(581—907年)
第五讲 承上启下——五代十国书画
(907—960年)
第六讲 精彩纷呈——宋辽金书画
(960—1279年)
第七讲 写胸中逸气——元代书画
(1271—1368年)
第八讲 艰难求变——明代书画
(1368—1644年)
第九讲 巨人之肩——清代书画 (上)
(1616—1820年)
第十讲 西风东渐——清代书画 (下)
(1820—1911年)
第十一讲 中西交锋——民国时期的中国书画(上)
(1912—1936年)
第十二讲 战火洗礼——民国时期的中国书画(下)
(1937—1949年)
第十三讲 政治挂帅——新中国书画(上)
(1949—1976年)
第十四讲 个性解放——新中国书画(中)
(1977—1989年)
第十五讲 多元共存——新中国书画(下)
(1990—2000年)
参考文献
序言
戊戌年刚过,新春来临,我收到美术史学者范文东的
《中国书画十五讲》书稿,甚是欣喜,祝贺文东在书画艺
术史论上取得了如此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刚恢复高考不久,有志青年纷
纷响应。我应邀在文化宫举办美术学习班,来学习的青年
人热情很高,范文东就是其中一位。记得他在我班上的学
生中算是优秀的,素描、色彩作业都完成得很认真,进步
也很快。在点评时,他的作业常被老师们作为范例用来讲
解绘画技巧。他性格沉稳,爱思考不爱张扬,老师们都看
好他的未来。
后来他果然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在校期间成绩出
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踏实肯干,受到大家的普
遍肯定。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致力于书画
鉴赏和中外美术史的研究,成绩斐然,已有多本学术专著
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时隔
几年,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又写了这本《中国书画十五讲
》。我认真翻阅了这部书稿,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很值
得一读!近闻本书即将付梓,请我为这本书作序,我作为
他的启蒙老师,欣然同意!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优质精神
生活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书画艺术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
国书画纷繁万千,流派众多,了解其龙去脉是一个中国人
踏入艺术之门的必由之路。此前专门论述中国书画史方面
的专著并不多,与此类似的大多是中国美术史方面的书,
大都涉猎广泛,还包括了陶瓷、建筑等方面的内容,对初
学者来说,未免会显得有些庞杂,并且大都写到清代就截
止了。这本《中国书画十五讲》只讲书、画、印,并且从
古到今一直写到了公元2000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
当代画坛、书坛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书
画艺术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批名
家名作,在世界文化中焕发出独有的光彩和魅力!在此书
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讲述了从远古时代、春秋战
国、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
和现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史,文中配以了大量图片,生动直
观。同时,以唯物史观和美学思想阐明了各个时期名家名
作的诞生背景和成因。

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本书特点在于:鲜活、易
读、可视、可比、可查。这无疑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让
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书画这部“能看到的”精彩
历史!相信大家看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魏峰
2018年春于北京

前言
当今移动阅读越来越流行,读书的人反而少了。这不
奇怪,手机等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多,又有携带方便、能
上网等优点,自然会被许多人接受。但我坚信这并不会导
致纸质书的消亡,因为移动阅读也有知识碎片化、不便于
批注、过于依赖屏幕、容易用眼疲劳等不足的地方,和纸
质书相比,它们各有短长,彼此互补。
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一定
会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被无数历史经验证明了
的。艺术品欣赏无疑是一个提高生活品质、净化心灵的好
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书画感兴趣就是一个证明。相
比起瓷器的款识、年代、烧造工艺,木器的质地、花纹等
,对于一般人来说,书画无疑更直观易懂。而中外各大拍
卖会上中国古代、现代书画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人们会禁
不住想知道:这些艺术品到底妙在何处?当你了解到了中
国书画的相关知识后,自然会有自己的答案。
作为喜欢并想了解中国书画的普通读者,自然想通过
一本系统的、贯穿中国书画史的书来了解其来龙去脉,以
便能加深对中国书画的理解。但是,目前市面上适合非专
业读者的相关图书并不多,原因可能有以下这几方面:
1。有些书属于大部头的,如分成若干册的中国美术史
、书法史,头绪众多,专业术语也较多,只适合专业人士
阅读。有的美术史更是涉及了陶瓷、家具、建筑、园林,
甚至城市规划等诸多方面,内容庞杂,对一般读者来说显
然是深奥了一些!并且绝大多数写到清朝就截止了,最多
写到民国,写到现代的就更少,这当然会让迫切想了解古
今书画传承关系的读者深感遗憾!当然,也可以去找些专
门论述中国现代美术史、现代书法史的著作来读,但对一
般仅想对中国书画有个大概了解的读者来说,内容又显得
有点多,需要读者自己去筛选哪些是不需要知道的,因为
过多过细的专业内容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停顿,读起来反
而会有些吃力。
2。有些书古代、现代都涉及了,但蜻蜓点水、浅尝辄
止的多,让迫切想了解中国书画史的读者看完了还是感觉
意犹未尽,有些最想了解的没了解到,不免遗憾!
3。有些书采用的是正文黑白印刷,文前或文后加印彩
页的办法,这样阅读起来在文图对照上会有些困难。有的
黑白图文排版时也没排在一起,有时要前后翻几页才能把
相应的文字或图对上,免不了让人的阅读积极性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产生了编
导语
《中国书画十五讲》是我国第一部从原始社会写到公元2000年、浅显易读、有大量图例、内容详实、脉络清楚的中国书画通史。介绍了我国从原始社会写到公元2000年书画史上的主要遗存、人物,基本脉络及其背景。
本书每一讲的时代背景部分均注明了同时期国外艺术史上的重大事件,为读者提供了全球视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