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拟基于公司债务成本的视角,从微观层面分析我国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及其制度性的影响因素,并揭示出相关制度同金融风险间的关系。此外,国外对于债务成本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而我国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书基于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下的债务成本研究将经济转型的制度因素引入债务成本的分析中,从而丰富了现有公司债务成本的理论。西方债务成本的研究主要基于债权代理冲突和债权人权益保护机制,而其基本理论逻辑是基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假设,包括产权激励,即私有产权会促使债权人关注信贷资金的债务风险;以及资金价格管制制度,即在基于代理冲突的债务成本理论的构建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在充分自主的条件下,确定债务资金的价格。 作者简介 刘永冠,男,汉族,1984年10月生,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会计师、税务师,研究方向包括会计学、税务与经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等,现任教于成都大学商学院。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2 本书结构 1.4 本书的创新 2 文献回顾 2.1 债务成本的研究 2.1.1 债权代理冲突的提出及债权代理成本的构成 2.1.2 债权代理冲突视角下的债务成本研究的发展 2.1.3 债权代理冲突和债务成本的综述小结 2.2 政府干预与公司财务活动的研究 2.2.1 政府控制与公司财务活动 2.2.2 政府干预与企业投资 2.2.3 政府干预与企业融资 2.2.4 政府干预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 2.2.5 财务学中政府干预研究的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契约论、代理冲突和制度环境 3.1.1 契约及其与制度的关系 3.1.2 企业契约与代理冲突的产生 3.1.3 债务契约的特征3l 3.1.4 制度的共时关联、制度背景与债务成本 3.2 地方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3.2.1 政府干预理论 3.2.2 政府的“掠夺之手”假设 3.2.3 政府与银行关系的相关理论 3.2.4 我国“诸侯经济”的出现 3.2.5 地方政府干预动因的理论 3.2.6 地方政府干预信贷资源配置的手段 3.2.7 财务学中有关地方政府干预的研究 3.2.8 地方政府干预理论小结 4 制度背景 4.1 金融制度 4.1.1 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4.1.2 商业银行改革 4.1.3 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发展 4.1.4 金融企业破产机制 4.1.5 国家严格金融管制下的金融压抑与利率市场化改革 4.1.6 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产权歧视 4.2 地方政府行为 4.2.1 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与地方政府干预 4.2.2 地区金融生态差异与地方政府行为 4.3 小结——我国的债务成本能够充分反映公司的债权代理成本和违约风险吗? 5 地方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的实证分析 5.1 假设的构建 5.1.1 利益侵占与债务成本 5.1.2 地方治理与债务成本 5.1.3 地方政府行为和债务成本 5.2 变量定义和研究设计 5.2.1 变量的定义和模型的设定 5.2.2 样本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实证结果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 5.3.1 单变量回归分析 5.3.2 多变量回归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以及进一步分析 5.4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债权代理冲突和债权人保护机制 6.1.2 地方政府争夺金融资源 6.1.3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6.2 政策启示 6.2.1 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制度安排的整体性 6.2.2 地方政府职能与金融风险降低 6.2.3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商业银行的改革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