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与方法--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刘立欣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尝试建立涵盖功能、形态和容量三方面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以及包含建筑和空间两个层级的控制策略,通过实体、量化和动态的研究方法,以城市中心区的代表案例——广州珠江新城为对象进行探索。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及研究目的、范围、内容和意义。第二章是基础准备,首先,对同本书相关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其次,考察了境外有代表性城市中心区的实践案例;再次,分析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开发现状、总结了珠三角城市中心区建设成就并介绍了广州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之中得到启示。第三章是理论建构,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依照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运用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以“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为对象,对其进行本体结构,进而分析结构产生的层级属性和层级属性的价值关联,以此为基础建构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归纳总结了各层级所包含的控制元素。第四章为策略探求,提出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其次,以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和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两个方面为核心阐述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再次,总结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第五、第六和第七章是控制分析,首先,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分为宏观整体脉络和微观构成要素两个层级;其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包含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以及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四个方面;再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包括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等内容。第八章是实践应用,在介绍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即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中观形态控制建议和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各地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发展迅速 1.1.2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有效的整体性思维 1.1.3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 1.2 相关概念 1.2.1 整体和整体观 1.2.2 城市中心区与中央商务区 1.2.3 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和空间形态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分析 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1 建筑创作“整体观”的研究 2.1.2 关于城市中心区的理论 2.1.3 关于空间形态量化与控制的理论 2.2 城市中心区实践考察 2.2.1 欧洲——巴黎拉·德方斯(La Defense,Paris) 2.2.2 北美——纽约曼哈顿(Marlhattatl,New York) 2.2.3 亚洲——香港中环(central,Hong Kong) 2.3 广州城市中心区发展分析 2.3.1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建设成就 2.3.2 广州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 2.3.3 广州珠江新城 第三章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 3.1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原理 3.1.1 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 3.1.2 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 3.1.3 理论建构的技术路线 3.2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过程 3.2.1 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 3.2.2 基本概念的本体解构 3.2.3 解构产生的层级属性 3.3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成果 3.3.1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研究 3.3.2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框架 3.3.3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内涵 3.3.4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外延 第四章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研究 4.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 4.1.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本质 4.1.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目的 4.1.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的具体对象 4.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 4.2.1 建筑——空间的整体互动与和谐 4.2.2 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 4.2.3 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 4.2.4 其他控制元素的构成与表达 4.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 第五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 5.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基础 5.1.1 技术文件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依据 5.1.2 调研比较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5.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问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内容 5.2.1 宏观层面的整体脉络 5.2.2 微观层面的构成要素 5.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结论 5.3.1 宏观整体脉络清晰明确 5.3.2 微观构成要素有待提升 第六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 6.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基础 6.1.1 地块单元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对象 6.1.2 数据分析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6.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内容 6.2.1 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 6.2.2 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 6.2.3 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 6.2.4 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 6.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结论 6.3.1 公共空间质量整体合理而局部差异 6.3.2 功能形态分布重点突出且适度集中 6.3.3 商务空间边界东西分明而核心明显 6.3.4 城市形态发展活力减弱且速度降低 第七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 7.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基础 7.1.1 发展过程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背景 7.1.2 过程跟踪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7.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内容 7.2.1 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 7.2.2 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 7.2.3 从控制策略到建设实践过程之间的问题 7.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研究的结论 7.3.1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宏观上取决于开发主体的执行能力 7.3.2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中观上取决于技术文件的实践效用 7.3.3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微观上取决于量化指标的客观合理 第八章 广州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与应对建议 8.1 广州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 8.1.1 在建城市中心区的持续优化 8.1.2 新建城市中心区的科学规划 8.1.3 建立宏观的城市中心区体系 8.2 广州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 8.2.1 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8.2.2 中观形态控制建议 8 2.3 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第九章 结论 9.1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 9.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