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飞向太空港(全新修订版)/初中语文配套阅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鸣生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飞向太空港》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作品纵横捭阖,张弛有度,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傲人成果,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李鸣生,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航天七部曲”等长篇纪实文学20余部,出版有《李鸣生文集》(16卷),另有中篇小说、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多部。代表作有《飞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发射将军》《震中在人心》。其历时20年写就的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堪称中国航天文学通史,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曾获三届鲁迅文学奖、三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军文学作品特等奖等20余项奖项。
目录
序章本文参考消息
第一章 通向字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第二章 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四、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五、举起火箭的大旗
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七、天时·地利·人和
八、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九、轨道大转移
十、面对世界的挑战
十一、外交场上的风云
十二、布什: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
第三章 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
十三、起飞,波音747
十四、护送升降平台
十五、健力宝与《上甘岭》
十六、美国“新娘”,人了中国“洞房”
第四章 火箭,另一个伟大的文明
十七、欧亚大陆怪圈
十八、起飞,在新的地平线上
十九、“长征三号”和它的伙伴
二十、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
第五章 我们都是地球人
二十一、同一世界。两种活法
二十二、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
二十三、有车不坐要骑车
二十四、回归自然
二十五、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二十六、“国际标准”与“家传秘方”
二十七、英语:沟通世界的桥梁
二十八、从要走,到再来
二十九、西装·领带·先生和小姐
三十、打赌:一只烤鸭
三十一、“老外”采访备忘录
第六章 跨越国界的飞行
三十二、人与上帝的较量
三十三、发射日,一个留给明天的问号
三十四、紧急气象会
三十五、加注!加注
三十六、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
三十七、推迟打开发射窗
三十八、壮怀激烈
三十九、升起了,二十五亿人的卫星
四十、月光下的宴会
尾声走向新大陆
走向太空文明路——《飞向太空港》引读
序言
我要说的,是天空。
先做一个假想:假如有
一天,天空突然坍塌,世界
将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假如
有一天,天空突然消失,人
类又会是怎样的惊慌?
也许,人类真的有过天
空坍塌的日子,不然怎么会
有“女娲补天”的神话?也许
,世界真的有过没有天空的
岁月,要不怎么会有“盘古
开天地”的传说?
没有天空的日子,人类
究竟熬过了多少世纪,而今
恐怕已经没人说得清了;但
没有天空的日子一定很悲惨
,我想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想想吧,莽莽苍苍,混混沌
沌,江河泛滥,群山倒立,
空间爆炸,时光倒流。没有
云彩,没有太阳,没有星星
,没有月亮,当然也没有足
够的空气。人类在黑暗中爬
行,在冷风中哭泣,在洪水
中挣扎,在地火中呼喊……
昏暗中一切的一切,没人看
见,无人知晓,甚至连上帝
也装聋扮瞎。于是可怜的人
类哟,从此落下了孤独、郁
闷、痛苦的病根。
好在后来有了天空。
有了天空,人,才从天
地间站了起来,伸直了腰,
抬起了头,睁开了眼,迈开
了步,从此得以顶天立地,
结束了如动物般爬行的历史

于是,因了天空和天空
到处乱窜的人,孤独的地球
才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
我第一次见到天空,是
三岁。
那是一个后来才知道叫“
漆黑”的夜晚。我想吃奶了
,便独自跑到路口,望着黑
色的远方苦苦盼望着母亲的
归来。后来我睡着了,再后
来又醒了。这才发现自己歪
倒在地上,小屁股下竟长出
一朵朵野花和一棵棵小草。
就在这时,我睁开眼睛,看
到了一个从未看到的世界:
迷迷茫茫的夜空,像个好大
好大的锅盖;一颗颗挂在上
面的星星,就像母亲的奶头

这是大自然赐予我的第
一个想象,也是我对星空刻
骨铭心的初恋。从此。我与
星空便有了不解之缘。所谓
“情结”这东西,便在我的心
底根深蒂固地埋藏了下来。
我的童年,便是在天空
的引诱下度过的。那时的我
,最喜欢看的便是天空;而
我能够和可以看到的。亦只
有天空。因为天空慷慨大方
,天空大公无私,天空看者
不拒。富人可以看,穷人也
可以看;大人可以看,小孩
也可以看。天空不讲特权,
不开后门,白天夜晚,人人
平等。而最关键、最划算的
是,看天空既不要门票,也
不查证件,还不掏一分钱。
这对我这个身无分文而又调
皮捣蛋的孩子来说,自然是
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儿时的天空在我的眼里
像本童话,一有空闲我就会
抓紧阅读。虽说这本“童话”
于我只是一种兴趣、一种依
恋,但感觉还是有的。比如
,早上的天空我读到的是清
新,中午的天空我读到的是
温暖,晚上的天空我读到的
则是梦幻。至于天空那些变
幻莫测的传奇、‘稀奇古怪
的故事,我就怎么也读不出
来了。
许是上帝的意思,我刚
刚告别少年,便穿上军装,
神使鬼差地闯进了而今闻名
天下的中国卫星城——西昌
卫星发射基地!
天空,离我似乎一下近
了。
但。那时的西昌发射场
还是一片原始的荒凉。我年
轻的生命在那原始的荒凉中
熬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在
那十五个孤独苦闷、苦不堪
言的春夏秋冬里,有足够的
理由让我坚持活下去的。便
是天空。
记不清了,不知有多少
个失眠的夜晚,我或坐在树
下,或靠在岩壁,或躺在草
丛,或站在发射场——通向
宇宙的门前,望着星空,久
久犯傻:悠悠时空,人类从
何而来?茫茫宇宙,人类又
将何往?这天,这地,还有
这人,究竟他妈的是怎么回
事啊?
后来,随着日子的流逝
,火箭的升腾,天空在我眼
里不再是一本童话,而像一
册厚重的历史,一本自然的
原著,一部神秘的天书。渐
渐地,我开始读出点内容来
了。
我曾无数次注视高山、
草原、森林、大海,然而诸
如此类的任何一次注视,都
远不如仰望天空来得痛快,
来得复杂。在我的感觉中,
天空如同一个迷宫,锁藏着
不可传说的故事;天空像一
座大坟,埋葬着永不外露的
神秘。天空让我感到无比亲
切,又不可把握。她既复杂
,又简单,简单得就像一个
大O。而大。就是大无,大
无就是大有。——这是怎样
一种大哲学和大境界哟!
于是,每当我伫立于星
空之下,仿佛不是在看天,
而是在与上帝对话,在和外
星人约会,在对宇宙审美。
天空宏阔辽远,天空意象沉
雄。天空深情而伟大,天空
高贵而富有。望着天空,我
仿佛能触摸到生命的宽广、
人生的悠长;能感受到时空
的流逝、万物的生长:还能
听到大自然的箫声从远古的
岸边徐徐荡来,久久在耳边
回响。天空既让我体悟到一
种男人的博大精深,又让我
享受到一种女人的万种风情
。只要一望着她,我就感到
好像自由没有限制,美丽没
有边缘,人生没有死亡。于
是浑身战栗,血液奔流,恨
不得一头栽进她的怀里,甚
至连灵魂亦忍不住要为她下
跪。
不信你瞧,天空就那么
大大方方地挂在那儿,任你
观望,任你玩味,任你探究
,任你欣赏。面对天空,你
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喊,
可以叫。总之,无论你怎样
,天空都会宽容地接纳你的
一切——哪怕是粗暴的爱乃
导语
《飞向太空港》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
后记
相信大家都读过郭沫若
先生的《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
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
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
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每次仰望星空,看着那
北斗七星布下的星阵,像一
条丝带横穿天际的银河,在
天际划出短暂绚烂的流星,
以及浩渺无垠的苍穹,总会
激起我们无数的想象,遥想
那缥渺的空中,有怎样的美
丽街市,想着我们是否能够
飞到空中去,亲眼去看看那
“美丽的街市”,让我们心中
的那份好奇心得到满足。
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是人类探究世
界的最强大动力。为了探寻
太空中那“美丽的街市”的真
实面貌,很久以前的人们就
有了飞天的梦想。在敦煌西
魏时代的壁画中,就有了飞
天的艺术形象,那动感十足
的男飞天,其双臂、双腿奋
力大张,跳向空中,身披的
长巾高高扬起,充满着阳刚
之气。唐代诗人李贺写道: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
水杯中泻。”他想象自己腾
空飞上九霄后。遥看地面和
大海的情景,就如真的乘坐
过宇宙飞船、从太空观赏过
地球似的。据有关资料记载
,中国明代学者万虎,在研
究火箭推动物体上升能力的
基础上,制作了一把椅子,
在座椅背后安装了当时最大
的47支火箭,同时把自己捆
在座椅的前面,两手各拿一
个大风筝,想要借助火箭向
前的推力和风筝上升的力量
飞向空中……人们不仅对浩
瀚的宇宙充满了想象,也通
过各种途径来探索和尝试如
何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
巡天遥看一千河”。直到60
年前的1957年,苏联用一
枚大型运载火箭,将人类第
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人
类的太空梦想终于迈出了突
破性的一步。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开始,人类对浩渺太空的好
奇心被极大地激发了起来,
研制更大推力的火箭、研发
独特性能的卫星和航天器成
了美国、苏联、欧洲空间局
等国家和联合体着力攻关的
方向。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
,航天飞机可以将很多货物
以及卫星直接送到太空之中
。苏联的国际空间站成了太
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而
相关国’家和机构发射的地
球同步通信卫星,彻底改变
了世界各地通讯交流的方式
,也为人类的太空之旅奠定
了扎实的基础。
发射同步通信卫星,让
其能定点在地球静止轨道上
,取决于运载火箭所能提供
的能量以及发射地点的选择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赤道附
近发射,所消耗的能量最少
。但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这样
理想的地理条件,在地球同
步卫星的发射上难度也会高
出不少。选择西昌作为卫星
发射中心,就是考虑到了这
里的低维度特征、交通的便
利性以及发射窗口的可期待
性等多方面的原因。而我国
于20世纪80年代独立研制
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其
强大的推动力可以将1400
公斤重的卫星送入远地点为
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
上。
能将自己的同步通信卫
星送到太空中去,是否也能
用“长征三号”来发射其他国
家的同步通信卫星?这看上
去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要真正去实施,就会发现
其中有无数的难题和障碍。
其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
象。但中国航天人不信这个
邪,坚信可以通过开放的胸
怀、跨国的合作和严谨的科
学精神来闯出一条新路来。
李鸣生先生所著的《飞向太
空港》,讲述的就是中国航
天人第一次和国外科学家合
作,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把“亚洲一号”同步通信卫星
送入预定轨道过程中所发生
的台前幕后的故事。虽然这
是20多年前的故事,但因为
李鸣生先生精彩的讲述,就
如昨天发生的那样。给人以
身临其境之感。
故事的内容我不再重复
,但故事背后所揭示的几个
方面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
思考。
一是要善于把握发展的
机遇。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
备的头脑。一方面,中国航
天人长期以来持之以恒地不
断追求和努力,研制出长征
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将同
步通信卫星送上地球静止轨
道的实力;另一方面。当我
们具备了发射地球同步卫星
的基础和条件之后,没有固
步自封,而是主动探索新的
发展的可能性。正是因为自
身不懈的努力和拓展,才让
大家逐渐注意到了中国的运
载火箭,明白“长征三号”火
箭所具备的实力;再一方面
,在美国和欧洲空间局的航
天飞机、运载火箭频繁出现
事故、我们自己面临千载难
逢的发展机遇时,中国航天
人善于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
资源,竭尽全力去争取,努
力把可能变成现实。万物同
理,“长征三号”走向世界如
此。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
也要善于把握机遇。
二是要注重协调和沟通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跨
国、跨界共同来推进一项工
作的情况。相互之间的协调
和沟通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的基础。做好协调和沟通工
作,首先要用好语言这一工
具,避免在发出指令时出现
南辕北辙的窘态,学好外语
的意义就在于此;其次要相
互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的人们,有着各不相同的
文化和生活习俗,大家在一
起工作和生活,难免会产生
书评(媒体评论)
《飞向太空港》较之李
鸣生过往的作品,无疑是一
次新的飞跃。作品以“亚洲
一号”为织梭,牵引着干经
万纬,流贯而出;不刻意于
结构,却把一幅长卷的布局
处理得自然顺畅,从容舒展
,疏密相间,张弛有致。这
充分表露了李鸣生吞吐与消
化大吨位题材的气魄与潜能

——朱向前(评论家 解放
军艺术学院副院长)
《飞向太空港》是对人
类航天和中国航天悲壮历程
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人
生内容的一次顿悟,是将文
学从一向表现人类自身的关
系向同时表现人类与宇宙的
关系迈进的一次文学远征。
——冯立三(评论家《小
说选刊》主编)
精彩页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一踏上西昌的土地,便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
卫星、卫星、卫星。车站上,公路边,饭馆里,小摊旁,人们都神神秘秘地谈论着卫星、卫星、卫星。
一对青年夫妇,领着一个大约五岁的小女孩,急匆匆地朝我走来。
“同志,请问去卫星发射基地咋走?”
“问这干什么?”
“听说要发射美国的卫星,孩子和我们都想来看看。”
“你们从哪儿来?”
“遵义。”
“是国防工厂的吗?”
“不是,我们是个……个体户。”
“叔叔,”小女孩突然拉住了我的手,“发射卫星,能让小孩看吗?”
“能,肯定能。”我忙蹲下去,双手捧起小女孩的脸,在她的额头轻轻留下一吻。
西昌,我的第二故乡。
十六年前,当命运的列车轻轻一颠,便将我抛在了这块荒凉的土地上时,我的心远比严冬的大凉山还要凉。我仿佛一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爱情,甚至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一个人应该得到的一切。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片被上帝遗弃的土地上,日后还会升起什么“亚洲一号”卫星。
然而今天,当我踏上这片亲切而又陌生的土地时,一下子便深切地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冲动和热能,有一种大树的根须抓住了泥土样的恋情,在反复折磨着我的心。眼前沸沸腾腾的情景,似乎在向苍天昭示着什么。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这次发射是幸运还是倒霉,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我却分明看见,过去的一切正在逝去。在原始与现代、文明与愚昧、东方与西方美好而残酷的碰撞中,一个红扑扑的如同朝阳般的希望正在悄然跃起。我仿佛不是回来采访,而是回来寻找——寻找我的青春曾经留下的脚印,寻找我的日子曾经苦恋过的梦想,寻找我的热情曾经燃烧过的希冀,寻找我的生命曾经拥有过的月亮和太阳!
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扼成都昆明两大旅游区之要冲。北上成都五百七十七公里,南下昆明五百四十三公里。从成都搭乘去昆明或金江的列车,十二小时便可到达;若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只需四十五分钟。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为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全年日照时间长达三百二十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九点四摄氏度;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二十二点五摄氏度;而年平均气温。则只有十七摄氏度。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小春城”之美称。而且这儿空气透明度特别好,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月亮。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夜,当静静地置身于星空之下时。便会看到一轮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更为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西昌又被称为美丽的“月亮城”。
西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除汉族外,这儿还有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傣族、傈僳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十余个民族。彝族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待人热忱,十分好客。假如你有机会走进彝家山寨,主人定会十分高兴地留你做客,并为你奉上颇具彝家风味的“坛坛酒”和“坨坨肉”。
“坛坛酒”是用玉米、高粱和荞麦等杂粮为原料,再配以十余种草药装进瓦罐里酿制而成。这种酒喝起来香甜爽口,却并不醉人。“坨坨肉”一般是用一种叫“仔猪”的肉烹制而成。由于这种猪长年敞放于山坡野林之中,活动自由,觅食丰富,能长就一身紧肉,故吃起来细嫩糯软,香而不腻。待你吃饱道别时,主人还会将一条猪腿或半个猪脸送你带走,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两年前,我曾陪同北京一位老作家钻进深山老林,在一个彝家山寨的草地上美美地吃了一顿“坨坨肉”,喝了一罐“坛坛酒”。尽管“坨坨肉”和“坛坛酒”把我的肚子早已撑了个饱,离去时我却依然恋恋不舍。我听说,这次有几位参加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美国人刚到不几天,就吵嚷着要去彝家吃“坨坨肉”,喝“坛坛酒”。
彝族的重大节日是火把节。西昌的彝族火把节被称为“彝乡眼睛的节日”,远在汉、唐时代便有文献记载。火把节除了在白天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马和姑娘舞蹈、小伙摔跤等活动外,晚上村民们还要成群结队,手持火把,遍游于山冈丛林之间。点点灯火,闪烁四野,如天女散花,似繁星落地,其景象奇特而又壮观。更有意思的是,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姑娘选美活动。男女双双,可以随便谈情说爱。倘若你是一位未婚而又有艳福的男子。躲在伞下的彝家姑娘,也许还会为你张开爱的风帆。
西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便开始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据载。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曾涉足此地,譬如:司马迁“西征巴蜀”,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南征会理,杨升庵“夜宿泸山”,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蒋介石坐镇“西康”,等等。
西昌是西方学者和旅行家探险的乐园。1275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来到西昌,成为到西昌的第一个外国人。此后,从1868年至1909年四十一年间,法国旅行家安邺、英国旅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