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小说系列》共4本,本册《岁月向暖》所选作家是赖和、杨逵等13位名家,所选篇目都是重量级作家的代表作、成名作。
这是百年名家经历岁月洗礼的深刻感悟,这是小说经典形象在字里行间的展演。
特别邀请著名大学导师为每一篇作品撰写详细、全面、有深度的导读文章。
在风格多样的文字中,与作者、人物一起,于时代洪流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艰辛与流离异乡的孤独。
给每一个决定不再漫无目的读书的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岁月向暖(名师导读版)/为什么读小说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赖和//杨逵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为什么读小说系列》共4本,本册《岁月向暖》所选作家是赖和、杨逵等13位名家,所选篇目都是重量级作家的代表作、成名作。 这是百年名家经历岁月洗礼的深刻感悟,这是小说经典形象在字里行间的展演。 特别邀请著名大学导师为每一篇作品撰写详细、全面、有深度的导读文章。 在风格多样的文字中,与作者、人物一起,于时代洪流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艰辛与流离异乡的孤独。 给每一个决定不再漫无目的读书的人。 作者简介 杨逵,本名杨贵。台湾文学成熟时期的重要作家。为台湾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翻译出版中、日文对照的《中国文艺丛书》,并将鲁迅的《阿Q正传》翻译成日文到台湾出版。曾获吴三莲文艺奖,台湾新文学特别推崇奖。着有《鹅妈妈出嫁》《灵签》《难产》《压不扁的玫瑰花》等。 杨逵一生抗日爱国,历经政治迫害,被捕入狱十余次,“在冰山下活过70年”,仍坚持用质朴的笔,写出社会底层的心声。1949年因发表《和平宣言》,呼吁和平解决国共内战,杨逵被台湾当局判刑,关押在绿岛12年。书中的家书就是杨逵在此期间,写给家人却未能寄出的信稿。 如今我们在信稿看到的只有一个从不怨天尤人的父亲,他把对一个经历了重大变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担心深深埋在文字中。用温暖的絮絮叨叨流露出父亲的关切。 这些狱中家书,原本写在一个25开的笔记本上,直到杨逵过世一年后,才被送交到他的家人手中。这些未能寄发的信稿,是沉埋了数十年的一位父亲的心事与爱…… 目录 第一章 我们与悲剧的距离 一杆“称仔” 赖和 这一幕悲剧,看过好久,每欲描写出来,但一经回忆,总被悲哀填满了脑袋,不能着笔 先生妈 吴浊流 历史的力量会冲走一切,你一个人超然观望着也落寞吧? 瑞生 杨守愚 永远的流浪者 送报夫 杨逵 著·胡风 译 向着光亮那方 第二章 岁月向暖,人间温柔 秋信 朱点人 那些火车载来的东西 植有木瓜树的小镇 龙瑛宗 著·张良泽 译 悲哀的浪漫与无望的追问 奔流 王昶雄 著/校订·林钟隆 译 岁月同时载着悲伤的记忆和愉快的记忆流逝 第三章 女性汇流时 爱的结晶 叶陶 著·向阳 译 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天亮前的恋爱故事 翁闹 著·魏廷朝 译 向往青春热情、如野兽般原始生命力的“我”自此消失 花开时节 杨千鹤 著·林智美 译 她们仨的笑声如花灿开 第四章 时间可以用来歌诵 阉鸡 张文环 著·钟肇政 译 想象那个时代的那个人 牛车 吕赫若 著·胡风 译 传统行业纷纷献祭于时间历程当中 首与体 巫永福 著·李鸳英 译 两只动物合而为一,在不明底细的躯干两端各接着狮子头跟羊头 导语 一套书,带你4周读完华语百年经典。 每次阅读5分钟,2000字一篇权威导读入门。 全部为华语百年文学巅峰之作,20世纪文学史绕不过去的名家经典全收录。 独家特有26位著名大学中文导师倾力挑选、权威导读。 50位名家成名代表作,每个作家都自带流量和读者。 给每一个决定不再漫无目的读书的人。 读小说,就是在别人的世界里读自己的生活。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我们诚意地向生活致敬,我们耐心阅读你的人生。 精彩页 镇南威丽村里住的人家,大都是勤俭、耐苦、平和、顺从的农民。村中除了包办官业的几家势豪,从事公职的几家下级官吏,其余穷苦的占多数。 村中,秦得参一家,尤其穷困得惨痛,当他生下的时候,他父亲早就死了。父亲在世,虽会得几亩田地耕作,他死了后,只剩下可怜的妻儿。若能得到业主的恩恤,田地继续给他们,雇用工人替他们种作,犹可得稍少利头,以维持生计。但是富家人,谁肯让自己的利益,给人家享。若然就不能成为富户了。所以业主为多得几斗租谷,就转给别人。他父亲在世,汗血换来的钱,亦被他带到地下去。他母子俩的生路,怕要绝了。 邻右看他母子俩的孤苦,多为之伤心,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替他们设法,因为饿死已经不是小事了。结局因邻人做媒,他母亲就招赘一个夫婿进来,本来做后父的人,就很少能体恤前夫的儿子。他后父,把他母亲亦只视作一种机器,所以得参,不仅不能得到幸福,反而还多挨些打骂,他母亲因此和后夫就不十分和睦。 幸他母亲,耐劳苦,会打算,自己织草鞋、畜鸡鸭、养猪,辛辛苦苦,始能度那近于似人的生活。好不容易,到得参九岁的那一年,他母亲就遣他去替人家看牛、做长工。这时候,他后父已不大顾到家内,但他们母子俩靠自己的劳力,已经可免冻馁的威胁。 得参十六岁的时候,他母亲叫他辞去了长工,回家里来,想几亩田耕作,可是这时候,田就不容易了。因为糖的利益大,农民们受到制糖会社苛亏、剥夺,不愿意种蔗,会社就加“租声”向业主争,业主们若自己有利益,哪管到农民的痛苦,田地就多被会社去了。有几家说是有良心的业主,肯给农民,亦要同会社一样的“租声”,得参就不到田地。若做会社的劳工呢,同牛马一样,他母亲又不肯,只能在家里,等着做些散工。因他的力气大,做事勤敏,就每天有人唤他工作,比较他做长工的时候,劳力轻省,得钱又多。得参又得他母亲的克俭,渐积下些钱来。光阴似矢,容易地又过了三年。到得参十八岁的时候,她母亲唯一未了的心事,就是为得参娶妻。经她艰难勤苦积下的钱,已够娶妻之用,就在村中,娶了一个种田的女儿。幸得过门以后,和得参还协力,到田里工作,不让一个男人,又值年成好,他一家生计,暂不觉得困难。 得参二十一岁那一年,得了一个男孩子,此后得参的母亲脸上已见时现着笑容,可是她亦已衰老了。她心里的欣慰,使她责任心亦渐放下,因为做母亲的义务,已经克尽了。但她有限的肉体,再不能支持。亦因责任观念已弛,精神失了紧张,病魔遂乘虚侵入,病卧几天,她面上现着十分满足、快乐的样子归到天国去了。这时得参的后父,和他只存了名义上的关系,况他母亲已死,就各不相干了。 可怜的得参,他的幸福,已和他慈爱的母亲,一并失去。 翌年,得参的妻子又生下一个女孩子。家里头因失去了母亲,须他妻子自己照管,并且有了儿子的拖累,不能和他出外工作,进款就减少一半,所以得参自己不能不加倍工作。这样辛苦着,过了四年,他的身体,就因过劳,伏下病根,在旱季收获的时候,他患着疟疾,病了四五天,才诊过一次西医,花去两块多钱,虽则轻快些,手脚尚觉乏力,在这繁忙的时候,而又是勤勉的得参,就不敢闲着在家里,耐着苦到田里去。到晚上回家,他就觉得有点不好过,睡到夜半,寒热再发起来,翌天也不能离床,这回他不敢再请西医诊治了,他心里想,三天的工作,还不够吃一服药,哪得那么些钱花?但亦不能放他病着,就煎些不用钱的青草,或不多花钱的汉药服食。虽非全部无效,但隔两三天,总发一回寒热,经过好几个月,才不再发作。但腹已很胀满。有人说,他是吃过多的青草所致,有人说,那就叫脾肿,是吃过西药所致。得参总不介意,只碍不能工作,是他最烦恼的所在。 当得参病的时候,他妻子不能不出门去工作,只有让孩子们在家里啼哭,和得参呻吟声相和着,一天或两餐或一餐,虽不致饿死,一家人多陷入营养不良,尤其是孩子们,犹幸他妻子不再生育…… 一直到年末,得参自己才能做些轻的工作,看看“尾牙”到了,尚找不到相应的工作,若一至新春,万事停办了,更没有做工的机会,所以须积蓄些新春半个月的食粮,得参的心里,因此就分外烦恼而恐慌了。 未了,听说镇上生菜的贩路很好。他就想做这项生意,无奈缺少本钱,又因心地坦白,不敢向人家告借,没有法子,只得教他妻到外家走一遭。 一个小农民的妻子,哪有阔的外家,得不到多大帮助,本是情理中的事,总难得她嫂子,待她还好,把自己唯一的装饰品——一根金花——借给她,教她去当铺里,押几块钱,暂作资本。这法子,在她当得带了几分危险,其外又别无法子,只得从权了。 一天早上,得参买一担生菜回来,想吃过早饭,就到镇上去,这时候,他妻子才觉到缺少一杆“称仔”。“怎么好?”得参想,“要买一杆,可是官厅的专利品,不是便宜的东西,哪儿来的钱?”他妻子赶快到隔邻去借一杆回来,幸邻家的好意,把一杆尚觉新新的借来。因为巡警们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