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中、小学及各类民间演奏团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尤其是管乐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这三大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培养乐队指挥满足校园及社会合奏团队的需要几乎是刻不容缓的关键所在。
《合奏与指挥》是以合奏指挥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为基点,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初学者或已担任指挥但基本功和经验仍然欠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也适用于社会各界爱好者)为对象。
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指挥的基本功,提高专业指挥技能,达到培养合格指挥人才的目的,以适应社会需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合奏与指挥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朴东生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及各类民间演奏团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尤其是管乐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这三大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培养乐队指挥满足校园及社会合奏团队的需要几乎是刻不容缓的关键所在。 《合奏与指挥》是以合奏指挥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为基点,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初学者或已担任指挥但基本功和经验仍然欠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也适用于社会各界爱好者)为对象。 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指挥的基本功,提高专业指挥技能,达到培养合格指挥人才的目的,以适应社会需要。 目录 前言 导言 合奏篇 第一章 管乐 第一节 沿革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管乐团队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 第二章 民族管弦乐 第一节 沿革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民乐团队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 第三章 交响乐 第一节 沿革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小型交响乐团的基本编制、座位图与主要乐器音域表 第四章 乐团初建后的工作流程 第一节 训练 第二节 排练 第三节 演出 第五章 其他乐器组合 指挥篇 第一章 指挥的基本条件 第二章 指挥的基本常识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指挥棒的拿法及其用途 第三节 指挥动作的活动范围 第三章 指挥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 基本图式 第二节 基本动作 第三节 预备动作 第四节 收束动作 第四章 指挥动作的变化 第一节 渐快、渐慢与突快、突慢 第二节 渐强、渐弱与突强、突弱 第三节 主动拍与被动拍 第四节 拍子的省略与细分 第五节 双手的分工与配合 第五章 暗示性动作 第一节 前臂动作的暗示 第二节 腕部动作的暗示 第三节 手指动作的暗示 第四节 中断性的暗示动作 第六章 指挥的基本手段 第一节 动作 第二节 眼神 第三节 语言 合奏与指挥篇 第一章 管乐与指挥 第一节 熟悉管乐器性能 第二节 了解管乐的创作规律 第三节 了解挥拍技法的异同 第二章 民乐与指挥 第一节 熟悉民乐声部的特点 第二节 排练与磨合 第三节 总谱与分谱 第三章 交响乐与指挥 第一节 熟悉作品 第二节 熟悉作曲家 第三节 排练 第四章 总谱的准备 第一节 分析作品 第二节 关注细节 第三节 总谱的阅读 助学篇 第一章 克服常见的毛病 第二章 学习与提高 第三章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节拍点的处理 第二节 分句与呼吸 第三节 演奏规格与默契配合 第四节 音乐上的推动力与演奏上的惯性力 第五节 演奏上的艺术性与炫技性 第四章 “专用语”或“谚语”解析 精彩书摘 《合奏与指挥》: 交响乐指挥与民乐指挥的培训有很大的差异,学习交响乐指挥除学懂基本指挥技术之外其显著的特征是以交响乐经典作品为教材。通过指挥作品提高指挥技术水平,依据指挥技术水平和音乐素养选择不同程度的作品。 学做交响乐指挥的首要任务是熟悉作品,通过作品熟悉交响乐队音响的特征以及各声部和各种乐器的性能或音色。学习乐器法、配器法,进一步验证对乐器性能的感性认识。通过交响乐作品进一步认识交响乐作曲大师、指挥大师和著名交响乐团队。通过古典或现代交响乐作品学习,了解交响乐的历史和现状。这些学习内容有大量的文献图书和有声读物可资借鉴,多读、多听、多看,更为有益。 通过自学将会对交响乐艺术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由专业老师点拨、传授、指导并结合校园交响乐团的实际状态进行排练实践,将会激发初学者更加迫切或浓厚的学习热情。如果有条件到音乐院校系统学习、进修或参加定期、短期培训将会取得更好的业务成果。 交响乐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乐器制作科学化、乐队编制规范化、交响乐作品经典化或是器乐艺术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等,使交响乐艺术得到完善并被世界各国认同。这些客观条件为学习交响乐指挥带来许多方便,但在学术修养方面又为学习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学习交响乐指挥不可低估其难度,但也不必望而生畏不敢问津,应当刻苦钻研知难而进,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无论在起步阶段或后续阶段,熟悉作品、学习作品是不能中断的。 学习、熟悉交响乐作品或排练选择交响乐作品有几种方式: 一、小品类。通俗易懂,好奏耐听的作品。如奥地利作曲大师,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大量的圆舞曲作品,以及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如李焕之的《春节组曲》中的序曲、贺绿汀的《晚会》、辛沪光的《嘎达梅林》、吕其明的《红旗颂》、郑路、马洪业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等的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瞿维执笔的交响组曲《白毛女》选段、朱践耳的多部交响乐作品、鲍元恺的交响乐套曲《炎黄风情》选段等。 二、专题类。如把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的专题作品,以及丁善德、朱践耳、鲍元恺、王西麟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列为专题,集中解读其中一位作曲家的作品。 三、流派类。如古典乐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等。可适当集中解读某一流派的作品,亦可按历史沿革选择代表性作品,或集中研究、解读当代中国交响乐作曲家的新作品等。 四、民族乐派类。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俄罗斯的格林卡及强力集团等,也创作了许多动听感人的经典作品。 五、戏剧类。歌剧、舞剧、音乐剧序曲及选段等,这类交响乐作品更为丰富并具有较好的可听性。 总之,交响乐作品异常丰富,由浅人深地熟悉这些作品,学习这些作品,这对于学习交响乐指挥的学子来说是格外重要的基础课。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