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
前言
章 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节 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地理科学实验特征
第三节 地理科学实验的主要内容框架
第四节 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的总体要求
第二章 地球概论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天球仪演示实验
实验一 天球仪的结构与使用校正
实验二 天球仪演示太阳升落
第三节 地球运动演示实验
实验三 地球运动演示
实验四 天文四季演示
实验五 测定子午线和太阳高度
实验六 月面观测
实验七 辨认北极星,用简易方法测定地理纬度
实验八 日食和月食观测
实验九 测定地方时,计算地理经度(选做)
第三章 地质学基础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地球的物质组成实验
实验一 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认识
实验二 造岩矿物鉴定
实验三 岩浆岩
实验四 沉积岩
实验五 变质岩
实验六 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
第三节 地质构造认识
实验七 地质构造实验
第四节 阅读地质图
实验八 地质图的判读
第五节 基础地质室内综合实践
实验九 参观地质陈列馆
第四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气象学实验
实验一 气象观测场的建立
实验二 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观测
实验三 地温的观测
实验四 云的观测
实验五 气压的观测
实验六 风的观测
实验七 降水和天气现象的观测
第三节 天气学实验
实验八 天气图的认读
第四节 气候学实验
实验九 温度与降水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第五章 水文学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河流水情要素实验
实验一 水位水深测量
实验二 流速测量
实验三 水位流量关系研究
实验四 河道水位、流量数据处理
第三节 地下水水文学实验
实验五 达西定律实验
第四节 水质测定基础实验
实验六 水中酸度和碱度的测定
第六章 土壤地理学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制备
实验二 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三 土壤水分的测定
实验四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激光粒度仪测定法)
实验五 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测定
实验六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测定
第三节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实验七 土壤pH的测定
实验八 土壤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实验九 土壤全氮测定――凯氏定氮法
实验十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实验十一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实验十二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第七章 植物地理学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植物形态观察基础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二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观察
实验三 低等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 高等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观察(一)
实验五 高等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观察(二)
第三节 植物分类基础
实验六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实验七 植物的多样性与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实验八 植物类群和校园植物观察
第四节 植物与环境
实验九 植物组织细胞渗透势的测定
实验十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第八章 地图学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地图基础理论实验
实验一 用几何投影法绘制正轴方位投影
实验二 墨卡托投影图上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的绘制
第三节 地图分析与应用
实验三 地形图量测(坐标、长度、坡度量测)
实验四 地形图量算(面积量测)
实验五 地形图阅读
实验六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第四节 地图制图
实验七 中国人口密度图、世界时区图绘制(手绘)
实验八 中国人口密度图绘制(电子)
第九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数据输入与处理实验
实验一 创建地理数据库
实验二 地理配准
实验三 空间矢量化
第三节 空间分析
实验四 叠加缓冲分析
实验五 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
实验六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
实验七 地形特征点的提取
第四节 综合应用
实验八 基于Model Builder的度假山庄选址
第十章 遥感原理与软件应用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图像裁剪
实验一 规则裁剪与不规则裁剪
第三节 图像增强
实验二 图像空间域、频域增强
第四节 图像分类
实验三 监督分类
实验四 非监督分类
实验五 决策树分类
实验六 面向对象分类
第十一章 地理计量分析实验
节 概述
第二节 地理要素计量
实验一 数据预处理
实验二 参数检验
实验三 相关分析
第三节 地理过程计量
实验四 时间序列分析
实验五 M-K检验
实验六 马尔可夫分析
实验七 方差分析
第四节 地理现象计量
实验八 分形理论
实验九 小波理论
实验十 聚类分析
第五节 地理预测计量
实验十一 人工神经网络
实验十二 回归分析
实验十三 因子分析
第六节 地理决策计量
实验十四 线性规划
实验十五 AHP决策分析
参考文献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