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及其意义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赵伟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赵伟,男,1982年生,汉族,河北张家口人。201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博士后出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至今,已在《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江汉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绪论\t1
一、选题的意义\t2
二、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t4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t18
第一章 拉康欲望理论:齐泽克的阐释对象\t23
第一节 拉康欲望理论的思想来源\t25
一、弗洛伊德的欲望理论\t25
二、科耶夫的欲望和历史的辩证法理论\t26
三、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t29
第二节 拉康欲望理论的内涵\t32
一、欲望的产生机制\t32
二、欲望的他者性\t33
三、欲望的原因\t35
四、欲望的幻象\t36
五、欲望的裂口\t40
第三节 拉康欲望理论对相关理论成果的继承与超越\t42
一、拉康欲望理论对弗洛伊德欲望理论的继承与超越\t42
二、拉康欲望理论对科耶夫欲望和历史的辩证法理论的继承与超越\t43
三、拉康欲望理论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继承与超越\t45
第二章 幻象诱惑与至死抗争:齐泽克理论转向前的阐释\t48
第一节 齐泽克阐释拉康欲望理论的意识形态理论背景\t48
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t49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t50
三、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接合”理论与“激进民主”策略\t55
第二节 欲望理论的意识形态幻象“解”\t59
一、意识形态幻象的界定\t59
二、意识形态幻象的两重功能\t72
三、意识形态幻象是对拉康欲望幻象的社会历史化阐释\t88
四、穿越意识形态幻象\t92
第三节 欲望理论的激进政治行动“解”\t96
一、激进政治行动的独特内涵\t97
二、《历史哲学论纲》论域下的激进政治行动\t98
三、激进政治行动是对作为欲望之裂口的“死亡驱力”的阐释\t101
第三章 疏离策略与最小差异:齐泽克阐释的理论转向\t110
第一节 遭遇实在界: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的精神分析学重构\t111
一、对拉康欲望之“三界”理论的新探索\t111
二、“想象的实在界”:遭遇欲望之实在界的重要方式\t114
三、重构拉康欲望思想的理论后果\t122
第二节 从“诱惑”到“疏离”:意识形态幻象的新策略\t123
一、“遮蔽”抑或“呈现”:意识形态幻象的两张面孔\t123
二、对意识形态幻象的经典范例——“拜物教”的新释\t126
三、“疏离”策略:意识形态幻象对拉康欲望幻象理论的新解读\t136
第三节 从“重复抗争”到“最小差异”:激进政治行动的“真实”维度\t139
一、激进政治行动的新内涵\t139
二、激进政治行动与阿兰?巴迪欧的“真理—事件”理论\t143
三、无产阶级和阶级斗争:激进政治行动的主体与策略\t155
四、激进政治行动对死亡驱力的新阐释\t163
第四章 同一与互文:齐泽克阐释转向的核心和阐释方法\t172
第一节 同一性: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之理论转向的核心\t173
一、坚持欲望与意识形态幻象的“有限性距离”\t173
二、揭示激进政治行动的生命力在于其恒定的动态性在场\t176
三、强调意识形态幻象与激进政治行动之间的同一性关系\t183
第二节 现实语境的嬗变: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之阐释发生转变的
原因\t184
一、齐泽克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挑战的自觉回应\t185
二、齐泽克对各种理论诘难的积极应答\t187
第三节 互文性:齐泽克阐释拉康欲望理论的方法\t188
一、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t188
二、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互文性方法\t192
三、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之互文性阐释的得与失\t198
第五章 齐泽克阐释转向的意义与局限性\t201
第一节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之理论转向的意义\t201
一、揭示了人之欲望所内嵌的三重矛盾\t202
二、超越了后现代主义对人之欲望的虚无主义诠释\t206
第二节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之理论转向的局限性\t209
一、忽视实践和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t210
二、否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t211
三、在“妥协”与“激进”之间徘徊的政治立场\t213
结语\t215
参考文献\t218
后记\t235
导语
本书采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勾勒出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逻辑架构和转向历程。
序言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i?ek,1949—)是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后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从当代
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广泛汲取马克思主义、德国古
典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营养,对拉康的精神分析
学,特别是其欲望理论进行了极富深刻性和创造性的阐
释。如果说,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构成了齐泽克思想的理
论基础,那么拉康的欲望理论便是齐泽克构建其理论框
架的逻辑起点。从1989年出版代表作《意识形态的崇高
客体》至今,已然过去了整整30年。在这30年间,齐泽
克的思想变得日益成熟,同时也愈发激进,这种变化鲜
明地体现在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的阐释中。
本书采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勾勒
出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逻辑架构和转向历程。
从历时性上看,齐泽克在理论转向前对拉康欲望理论的
阐释以《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为代表,之后他的观点
开始逐渐发生变化,这一转向在《幻想的瘟疫》《敏感
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论信仰——思考
行动》等作品中基本形成,并最终在《因为他们不知道
他们所做的——政治因素的享乐》的第二版前言里得到
了完整的表述,但互文性的阐释方法却是一以贯之的。
从共时性上讲,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的阐释主要表现
在意识形态幻象理论和激进政治行动理论两个方面,二
者紧密相关,彼此作用,互相转化。而且,这种辩证统
一的关系在理论转向前后具有颇为不同的理论风貌。
检视和剖析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
问题,不仅有益于进一步推进对齐泽克思想的研究,而
且对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的欲望问题,抵制和批判后现代
主义对欲望的虚无主义诠释,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尤其
是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内容推荐
齐泽克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后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广泛汲取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营养,对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特别是其欲望理论进行了极富深刻性和创造性的阐释。本书采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意识形态和激进政治行动这两个紧密相关的维度勾勒出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逻辑架构和转向历程。检视和剖析齐泽克阐释的理论转向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4: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