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袁世硕,1929年生,山东兖州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首席专家。 目录 上册 绪论 章 中国文学的源头 节 文学的起源 第二节 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 第三节 书面作品的雏形 第二章 《诗经》 节 《诗经》的结集与流传 第二节 《风》《雅》《颂》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 第三章 《左传》《庄子》与先秦散文 节 先秦散文的兴起 第二节 《左传》和《战国策》 第三节 《论语》和《孟子》 第四节 《庄子》 第五节 《苟子》和《韩非子》 第四章 屈原与楚辞 节 楚辞的产生 第二节 屈原 第三节 《离骚》 第四节 《九章》《九歌》及其他 第五节 宋玉辞赋 第五章 秦与汉初文学 节 秦文学与李斯 第二节 汉初文学 第三节 贾谊及其散文 第四节 晁错及其散文 第六章 汉赋 节 赋体文学的起源与演变 第二节 枚乘和《七发》 第三节 司马相如和汉大赋 第四节 抒情小赋和其他赋作 第七章 汉代诗歌 节 承前启后的汉代诗歌创作 第二节 乐府诗中的汉代社会 第三节 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特征 第四节 《焦仲卿妻》 第五节 汉代文人五言诗和《古诗十九首》 第八章 史传文学 节 从历史散文到史传文学 第二节 司马迁和《史记》的创作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特征和价值 第四节 班固和《汉书》 第五节 史传文学的流风余韵 第九章 建安诗歌和正始诗歌 节 曹操和曹丕 第二节 曹植 第三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 第四节 阮籍、嵇康和正始诗歌 第十章 两晋诗歌 节 陆机、潘岳和太康诗歌 第二节 左思、刘琨和郭璞 第三节 玄言诗和佛理诗 第十一章 陶渊明 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精神世界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诗文 第三节 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渊源与影响 第十二章 南北朝诗歌 节 谢灵运和鲍照 第二节 沈约、谢胱和永明体 第三节 江淹与模拟诗 第四节 庾信及北朝文人诗 第五节 梁陈诗歌和宫体诗 第六节 南北朝民歌 第十三章 魏晋南北朝骈文、辞赋和散文 节 魏晋南北朝骈文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十四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节 小说的起源 第二节 《搜神记》和志怪小说 第三节 《世说新语》和志人小说 第十五章 初唐诗歌 节 从上官仪到沈俭期、宋之问 第二节 四杰、刘希夷、张若虚 第三节 王绩与陈子昂 第十六章 盛唐诗歌 节 开元、天宝诗坛群星 第二节 王维、孟浩然 第三节 高适、岑参 第四节 王昌龄、李颀 第十七章 李白 节 李白的生平与个性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诗、歌行与绝句 第三节 李白诗的主观性与清雄奔放的风格 第十八章 杜甫 节 杜甫的生平与性格 第二节 杜甫的新题乐府诗与律诗 第三节 杜诗“诗史”性质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第十九章 中唐诗歌 节 刘长卿、韦应物 第二节 孟郊、韩愈 第三节 李贺 第四节 白居易、元稹与新乐府诗 第五节 刘禹锡、柳宗元 第二十章 晚唐诗歌 节 杜牧 第二节 李商隐 第三节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一章 唐代的散新 节 韩、柳之前的文体文风变革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第四节 晚唐的小品文 第二十二章 唐代的传奇与变文 节 唐传奇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中唐时期的爱情传奇 第三节 唐代的变文 第二十三章 晚唐五代词 节 词的音乐背景与早期形态 第二节 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 第三节 李煜与南唐词 …… 下册 内容推荐 以文学史为线索,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凸显各个时期的主流文体和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作品,附论非主流文体和一般的作家作品。述评主要文体、作品内容、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源流、因革关系。 |